繆金軒
合上《西游記》才知道:我們都是取經人。既然不能幸免,唯有執(zhí)著前行……
小時候,我經常向父母吵著要看電視劇《西游記》。
爸爸問我:“你為什么喜歡看《西游記》???”
“里面有孫悟空,本領特別大!”
“哦,你喜歡孫悟空?”
我點點頭。
“孫悟空怎么會有那么大的本領呢?”
“跟他師傅學的。”
“對了,咱閨女不能只看電視,也要跟著老師學本領啊!”
雖有不滿,但我還是點點頭算是答應了。
后來,我讀完《西游記》這本書了,那時我最大的心愿就想去花果山看看孫悟空的老家。
爸爸告訴我,孫悟空是神話人物,沒有現實中的老家,我不信。
爸爸只好帶我們全家去了一次連云港的花果山。
那天爬到半山腰時,我已經氣喘吁吁地直不起腰,再也不想走了。
爸爸問我:“豬八戒曾經有過幾次放棄取經的想法?”
我知道爸爸的用意,噘著嘴說:“我可不是豬八戒??!”
“那你是誰啊?”
“沒功沒神力,就是唐僧吧?!?/p>
“為什么呀?”
“因為唐僧沒有放棄過!”
“唐僧是西游記里最沒本事的普通人??!”
“但他帶著徒弟完成了取經大業(yè)!”
這話讓我吃了一驚。其實我最看不起唐僧了。
爸爸向我豎起了大拇指。
爸爸、媽媽卻由此打開了話匣子,他們一路和我說著《西游記》里唐僧師徒的糗事,一邊笑著。
我倒是不時為唐僧做些辯解,哪個普通人沒有笑點呢?
期間我們遇過水溝、陡坡、窄道,不過也沒什么,我們一起攙扶著,一小時后終于登上了江蘇第一高峰——玉女峰。
那一刻,我激動萬分:我們登頂了!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偌大的城市,盡收眼底,我從未體驗過如此美妙的感覺,真是應了那句“無限風光在險峰”??!
回去的路上,爸爸問我感受如何。
“我們戰(zhàn)勝了困難??!”
“如果《西游記》是寫我們克服登山這樣的困難會怎么樣?”
“那多無聊!”
“《西游記》的精彩究竟在哪里?”
“唐僧師徒不僅有行路的困難,還有妖魔鬼怪帶來的生命磨難?!?/p>
“他們進入生死攸關的困境了,只有走出困境才能活命啊,《西游記》最精彩之處是他們獲得活命的艱難過程?!?/p>
是啊,像今天登上山頂這樣的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唐僧師徒風餐露宿,歷經磨難走了三萬六千里路又算得了什么,那重重生死攸關的困境最為牽動人心,那沖破困境的勇敢、執(zhí)著、智慧最感動人心,這是生命的力量,所到之處,無堅不摧!
取經表達的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更是一種生命修行,所有的困境只是對生命的一種考驗,一種詮釋。
其實大到國家社會,小到家庭個人,又有誰不是在取經。
我們國家從近代鴉片戰(zhàn)爭起,受盡了苦難欺凌,而共產黨人用取經的精神讓我們國家走出困境,走向了和平;通過改革開放,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走向了繁榮富強,這是在取一部波瀾壯闊、聲勢浩大的國家強盛經!
我們家也經歷過窮苦和失敗,但爸爸、媽媽始終不離不棄,同甘共苦,才帶來生活上的改觀,這是在取家庭幸福經!
我自己呢,現在讀高三,每天的學習任務繁重,考試壓力特別大,每一次成績的波動都牽動我的神經。為了美好明天,我要用取經的心態(tài)接納這一切。我知道,現在的每一份努力和辛苦,都在為日后的美麗綻放做準備,九九八十一難后唐僧師徒的脫胎換骨,便是最好的證明。
合上《西游記》才知道:我們都是取經人。既然不能幸免,唯有執(zhí)著前行……
(指導教師? 胡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