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摘 ?要】 ?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深刻認識詞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重要地位,精心備課,認真上課,積極構建輕松愉悅的師生互動氛圍,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英語知識的星空中展翅翱翔。本文作者聯(lián)系自身的工作經(jīng)歷,簡要論述了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值得大家予以適度關注。
【關鍵詞】 ?規(guī)則意識;結合語境;聯(lián)想拓展;直觀教學;核心素養(yǎng)
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秉承“以生為本”的新理念,注重語音、詞匯、語法以及閱讀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為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其中,英語詞匯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環(huán)節(jié),但目前使用的譯林版牛津初中英語詞匯量遠比舊教材的多,這既是學生提高核心素養(yǎng)的機遇,更是一種嚴峻的挑戰(zhàn),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為此,如何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一個熱門話題,筆者借此契機淺談相應的一些措施,期盼大家予以共同關注與研討。
一、樹立規(guī)則意識,提高拼讀能力
從某種角度而言,英語與漢語一樣都屬于拼音文字,即使英語字母在單詞中的名稱和讀音不同,也不可能體現(xiàn)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有比較固定的規(guī)律。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必須注重拼寫方面的點撥,讓學生懂得單詞的拼寫與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我們應加強讀音規(guī)則的輔導,讓學生主動按照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規(guī)律嘗試拼寫,一般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
第一,輔音轉化法:學生會讀單詞是學好英語的前提條件,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輔音轉化的點撥,讓學生通過輔音轉化后的替換訓練逐漸提高拼讀能力。例如:筆者在引導學生學習“iron”單詞時,先直接闡述“We have an iron at home.”這一句中擔當“熨斗”之義(名詞),但在“I do not know how to iron shirts”中應轉化為動詞“熨燙”的意思(動詞)。
第二,合理歸類法:一旦學生初步完成相應的探究任務以后,教師必須積極引導學生針對予以合理化的歸類,從而加強學生的記憶效應。例如:筆者往往按照字母A在單詞中不同的讀音進行歸納后分類:①學生讀/ei/音:What will happen to different characters with the same eraser? ②讀/a:/音:The nutrition of banana is very beneficial to human beings.
第三,觸類旁通法:這類方法發(fā)揮了復習類推的作用,以利學生學習新的單詞時提高拼讀的能力。例如:筆者在學生學習字母A 時,先列出late、lake、name、 take等詞匯,然后引導同學們進行拼讀訓練,從而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第四,溫故知新法:英語詞匯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新舊單詞之間往往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教師只有讓學生通過復習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前提下,才能獲取新的理論知識和解題能力。諸如筆者在執(zhí)教 take、late、 name、farm、lake和hard等詞匯時,先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復習car這一單詞,然后讓學生反復朗讀lark、hard和farm等單詞,從而全面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二、緊密結合語境,提升理解能力
學習英語不能離開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否則即使學生當時能夠理解與背誦一些新單詞,但結果完全違背了遺忘曲線規(guī)律,時隔一段時間,可能忘記得一干二凈。因此,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積極營造豐富多彩的語言情境,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喜人。
例如:筆者在執(zhí)教涉及交通工具方面的詞匯時,就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乘坐交通工具的情境,以學習小組的形式暢談家人乘坐交通工具外出的情境:(1) My mother drove a battery car to take me out for spring outing;(2) my father took my moth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and I to fishing port to watch the fishermen fishing scene, I was very happy;(3)my brother was studying in Nanjing, he went to school by bus.功夫不負有心人,同學們通過具體化的語言環(huán)境的學習,加深了對各種交通工具的認識。
三、通過聯(lián)想拓展,實現(xiàn)觸類旁通
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大膽的聯(lián)想豐富詞匯量,這是實施“聯(lián)想教學法”的宗旨,這個教學豐富的本質就是要求教師在詞匯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利用已經(jīng)掌握的單詞教學擴展性聯(lián)想,逐步實現(xiàn)觸類旁通的功效。例如:筆者在引導學生學習“cock”這個單詞時,要求學生進行大膽的聯(lián)想,有些學生在這個單詞的旁邊畫了一只公雞與一個水龍頭,從而比較形象地展示了新詞的內涵和外延,學會了翹起和聳立兩個動詞的使用方法;但是,讓學生通過同、反義詞的對比性聯(lián)想也是明智之舉。諸如在The teachers are friendly to the students和he teachers are nice to the students兩個句子中的friendly和nice是可以互換應用同義詞的;當然,利用反義詞開展聯(lián)想活動,也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例如:當學生基本上掌握了long 一詞之后再學short一詞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通過反義詞的聯(lián)想,從而輕松地理解 short 的詞義了。
四、通過直觀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直觀教學要求教師在詞匯教學中靈活應用相應的實物與圖片,從而彌補了抽象教學的弊端,激勵學生饒有興趣地參與學習新詞匯的活動。實踐證明:凡是表示具體事物的名詞、具體動作的動詞、情感的動詞以及形容詞等都比較適合直觀教學法。例如:筆者在執(zhí)教“apple”這個單詞時,先拿出一個紅富士蘋果后提出問題:“What kind of fruit is this?”同學們不假思索地會回答:“An apple?!比缓螅倌贸鰞蓚€蘋果后提問:“How many fruits are these?”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Two apples?”隨著師生簡單化地一問一答,除了輕松掌握apple這個單詞的詞性和單復數(shù)外,還在應用時不會出現(xiàn)錯誤現(xiàn)象;最后,我把兩只新鮮水果獎勵給表現(xiàn)最優(yōu)秀的學生,當時的課堂氣氛異?;钴S??梢?,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靈活應用實物、圖片等進行直觀教學有利于誘發(fā)學生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好奇,學習興趣倍增。
煙無常形,教無定法,貴在實效。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詞匯在牛津初中英語教學中重要地位,精心備課,認真上課,積極構建輕松愉悅的師生互動氛圍,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英語知識的星空中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