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多群
摘要:物理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初中教學階段,學生的邏輯力還不是很強,需要很好的培養(yǎng)。而電學在中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由于電學的邏輯性較強,概念、公式、規(guī)律較多,并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再加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得不多,所以,很多學生對這部分題目會感到束手無策。因此,要提高初中物理電學的復習效率,需要有一個詳細的計劃、系統(tǒng)的復習,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本文從分類歸納基本概念、分析電路總結其重難點、重視公式和規(guī)律的熟練使用、重視電學實驗、加強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給廣大初中教師和初中學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電學復習;基本電路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0153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基本概念、規(guī)律、公式等有相似的地方,容易混淆,讓學生識記和運用感到困難,給學生帶來一定的阻礙。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正在一步步慢慢的培養(yǎng)中,雖然之前已經(jīng)學習過,但是,在最后復習的過程中難免會感到吃力。因此,掌握好的復習方法,對于學生電學的復習效率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一、當前初中物理電路教學存在的問題
由于電路知識點的抽象以及難以理解,許多學生在面對電路習題時常常不知所措,根本找不到解題的切入點。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首要原因是初中生正處于思維意識尚未完全形成的階段,因此面對過于復雜抽象的概念往往無法理解。例如,學生在面對電路的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電流與電壓時,經(jīng)常分不清楚二者之間的區(qū)別,因此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做題的過程中都十分容易混淆。其次,學生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常常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經(jīng)常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進行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殊不知由于物理知識的抽象性,不僅知識點繁多,題目類型也隨之千變?nèi)f化,所以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根本不適用于物理學習活動。尤其是面對復雜多變的電路圖,哪怕學生腦海中記住了各種各樣的類型圖,但由于沒有對知識進行實際的消化與理解,即使在電路圖中多接一個電阻,學生也會茫然無措地不知道從何入手解題。最后,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桎梏,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時,往往過于注重對教材理論知識的講授,忽略了學習物理知識。然而最需要的就是學生能夠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并且在不斷的實踐中完成對知識的理解與吸收。所以,教師需要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尋找多種途徑幫助學生正確掌握電路分析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在對知識的融會貫通中不再死記硬背,從而在激發(fā)其學習物理知識積極性的同時,完成對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的雙重提升。
二、分析電路,總結重難點
學好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對于學習電學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不能正確地識別電路圖,分不清楚電路圖中各電流表、電壓表、燈泡等的連接方式,對于題目中要求求解的電流、電壓、電阻、電功率等也無法進行計算。
識別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外部電流的流向方式,如果外部電流是從電源的正極一路暢通流到電源的負極則是串聯(lián)電路。若電流在中途有分成兩路或者兩路以上就說明是并聯(lián)電路。在做題的過程中只要分析出電路的類型,對于解題就成功了一半,然后再結合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學生對題目也就理解得差不多了。
例如兩個不同的電路圖,結合題目中的數(shù)據(jù),需要求圖中的電流、電壓、電阻等。首先,需要對兩個電路圖進行分析。在初中物理電學中,我們一般認為電壓表的電阻無限大,因此,電壓表可以視為開路;電流表的電阻為零,可以把電流表當做導線。因此,圖1從電源正極出發(fā),到達A點分成兩條路,一條通過R1到達B點和D點,另一條到達C點后分開兩路,通過R2和R3到達D點,然后兩條線路匯合,到達電源的負極形成一個匯合電路,因此,圖1是并聯(lián)電路。圖2去掉電壓表,可以清晰地看見R1、R2、R3三個電阻串聯(lián)起來,因此,圖2是串聯(lián)電路。分析清楚了兩個電路的類型,對于接下來解題就會容易很多。所以,掌握電路圖,很好地分析電路圖是必須掌握的技能。另外,在分析之后,應當把易錯點和重難點總結下來,加深印象。(圖1,圖2略)
三、熟練掌握基本電學儀器的使用
九年級學生在物理電學的復習中,由于時間的過渡,對于一些電學的實驗儀器記不清,就需要學生主動翻閱物理課本,了解實驗的基本儀器。電學的基本儀器有電流表、電壓表、電能表以及各種變阻器,這些常見的儀器在中考考試中是考點之一。了解常見電學儀器的名稱后,還需要學會看電表儀器的數(shù)據(jù)。例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使用以及讀數(shù)的方法是什么,滑動變阻器的電阻箱的區(qū)別是什么等,這些都是學生物理電學復習中需要知道的。學生可以根據(jù)儀器的名稱以及使用方法和功能、結構等方面整合知識,比較儀器的異同點,加強記憶。
四、“新做”教材中的學生實驗,增加學生體驗
所謂“新做”,是指在電學實驗復習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與接受能力,依托“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制定更貼合于學生實際情況的復習策略。在課堂實踐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jù)實驗目的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儀器進行實驗,顯化學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鍛煉學生對基本儀器的操作能力;開展小組協(xié)作的實驗方式,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開展啟發(fā)式教學,如拋出“同樣的實驗目的有沒有其他的方案”“你們覺得其他小組的方案是否合理”等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和評價能力,同時通過對爭議問題的解決,規(guī)范實驗操作,加深對物理規(guī)律的理解。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可采用截圖、同屏等信息化手段將整體教學目標進行細致化劃分,并在學生完成目標后進行及時、積極的教學評價,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在不斷實驗操作中感受到來自于學習的成就感。
初中物理電學部分對于學生來說,確實有不小的難度,但是,只要是知識點就有其攻克的地方,對于比較困難的點、學生不容易掌握的地方,教師應該傾注更多的關注在其中,讓學生從教師那里得到幫助和攻克弱點的鼓勵,學生也通過自己的努力積極主動地學習。復習和新知識的學習不一樣,復習更多注重的是查缺補漏,是總結經(jīng)驗和規(guī)律。因此,只有做好總結,分類計劃復習,再加之教師的幫助與鼓勵,復習的效率才會大大提高。
(作者單位:安徽省鳳陽縣西泉中學23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