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物理學科隸屬于理科,而理科學科是能夠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一類科目,因此,在學生們剛開始接觸物理的時候,老師們就有責任將培養(yǎng)學生立體形象思維能力作為自己的教學目標。但是由于物理科目的概念比較復雜難懂,剛開始接觸物理的學習者都不能深刻理解這些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知識內容,容易局限于一個思維障礙圈當中,所以,在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進行用心的指導,讓學生們學會突破自己的思維局限,構建立體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思維障礙;培養(yǎng)能力
當下的物理教學中,有的老師在上課時會容易忽略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個問題,造成學生參與課堂的思考時間較少,教學方式固化,大多都是按照傳統(tǒng)教學的方式以單方面的傳授知識為教學方法,從而導致了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初中生在實際應用之時會出現(xiàn)一定的思維障礙,已經(jīng)明顯影響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只有采用適當?shù)慕逃绞讲拍軌蛱岣邔W生的知識理解能力、應用能力等,最重要的一點是還可以幫助學習者們突破他們的思維障礙。不斷完善教學策略,在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為之后的物理學習過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設置情境,培養(yǎng)邏輯能力
物理是一門涉及各種生活知識的科目,很多內容我們都可以應用于實際當中,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案例。所以,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些接近真實的情景,幫助學習者理解和應用物理知識。例如,在學習光學這一單元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情境,“大家在平常生活中,有觀察到哪些色散現(xiàn)象呢?當今城市中所謂的光污染是什么樣的呢?可以舉個例子嗎?”類似于這樣的問題情境設計,可以引起學習者對知識內容的情感共鳴,引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可以更加用心、更主動。
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就要明確告訴學習者怎么分別虛、實像,通過教師的講課讓初次接觸物理的初中生們能仔細把控這些知識點,在知道凹凸透鏡的基礎之上,了解小孔成像,以及蠟燭變化引發(fā)的成像變化及規(guī)律等。與此同時,更要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們對不同焦距成像變化進行觀察,最終老師再對實驗成果和原理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們理解現(xiàn)象背后的實質原因。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學生對實驗的現(xiàn)象進行了多次細致的觀察,并且還對實驗結果及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了對比分析,在老師直接往學生頭腦里灌輸知識之前,就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思考,根據(jù)書本上的抽象知識和自己對實際實驗的認識,對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進行了一定的總結。即使不如書本上總結的那樣完整、完善,但是最重要的是實踐與思考的這個過程。如此以來,可以極大地增加學生們對于學習的興趣以及學習知識的欲望,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讓他們養(yǎng)成觀察事物的習慣,擁有探索新現(xiàn)象、新事物的好奇心,使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洞察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讓物理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進實際,讓學生們真正理解到所有的知識都應該基于實際,不被書本中的抽象知識局限。而且也更有利于學生多角度思考、看待問題的能力,不局限于一個視角,久而久之,自然就有助于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培養(yǎng)突破思維局限的能力。
二、應用實驗
在初中物理課堂中,書本中很多知識都會涉及實驗,并且要求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向學生們展示,不得不說,實驗的演示對學生們理解知識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能幫助他們消除固定思維。有的可以論證抽象的知識,有的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與聯(lián)想,形式雖然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實驗教學的本質。實驗往往能夠調動學生的上課激情,備受青睞。因為實驗是有趣的,非常符合青少年的獵奇心理與求真心態(tài),他們愿意集中精力去觀察一個實驗,并從這些“神奇”的現(xiàn)象中獲取知識,擁有對科學原理的好奇心,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采用實驗教學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能讓初中生們在實驗的過程當中快速突破自身固化的思維,在掌握書本內容的基礎之上靈活地應用,并在這種積極的狀態(tài)中培養(yǎng)出自身獨特合理的邏輯思維。
三、學生動手
一般情況下,實驗都是由老師示范的,很多時候學生們并沒有親自動手實驗的條件,但是,自己親手實驗這一環(huán)節(jié)對于建立立體思維能力和突破學生思維障礙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很多事情只有自己親眼目睹才會相信,而物理概念與實驗只有學生們親自動手實驗了才會印象深刻,并且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問題,一些只是看而無法明白的問題。與此同時,實驗可以讓他們對那些抽象復雜的物理問題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從而更加明確加這些理論存在的原因。經(jīng)過親自動手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把初中生們對這門學科的積極性很好地調動起來,高度集中精力。
“百聞不如一見”親自動手所留下的印象會十分深刻,因為不論老師講解多少次,都比不上自己親自做一次的效果好,至少在認知層面會呈現(xiàn)出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加入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的方式來讓他們近距離地觀察并感受實驗,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成果的最終目的,幫助初中生們突破思維障礙。
物理學科是學生們初中階段的必修科目,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可能會充滿難度,想要學好這門課,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老師要把問題情境教學合理地融入到課堂當中,讓學生在老師的專業(yè)指導之下親自動手解決問題,讓他們能克服思維障礙,并為他們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上課氛圍,調動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與積極主動性。
參考文獻:
[1]荊寶生.以解決問題為目標提高物理總復習教學效率[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2).
[2]陳金泉.高中學生物理問題解決中思維障礙分析及轉化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