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小明
[摘? ? ? ? ? ?要]? 隨著現代教育信息技術不斷向智能化發(fā)展,遠程教育的質量保障問題一直廣受關注,通過對中國知網有關“遠程教育質量保障”的文章進行分析可知:2001至2019年間文章總體數量較少,關注度比較低;研究內容主要包括遠程教育質量保障的構建要素、建設策略、案例與微觀要素分析三個方面的內容。因此,“遠程教育質量保障”有關研究內容應拓寬視野,加強對廣播電視大學(開放大學)的研究;研究方法應注重社會調查式的個案研究;研究重點應加強探討第三方教育評估和遠程教育學習者對遠程質量保障的作用。
[關? ? 鍵? ?詞]? 遠程教育;遠程教育質量保障;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24?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2(2020)40-0234-03
高等教育質量是高等院校改革與發(fā)展的永恒主題,是新時代推動我國高等教育走內涵式發(fā)展道路的必然追求,它在構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和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何保障其教育質量一直是一個重點與焦點問題。本文以遠程教育質量保障為研究對象,分析以往研究成果的內容與特點,旨在進一步把握有關遠程教育質量保障的研究與實施現狀,以期對遠程教育質量的改革與提高有所啟迪。
一、“遠程教育質量保障”有關研究的基本概況
本文選取中國知網(CNKI)有關“遠程教育質量保障”的文章作為研究對象。2020年6月16日檢索到相關學術期刊和碩博論文若干,共計81篇,從文獻數量的角度來判斷,“遠程教育質量保障”其實是一個冷門議題。具體文獻數量如下圖所示:
有關“遠程教育質量保障”的文章數量總體上沒有明顯的高峰期,說明研究趨勢波動性不大。要說有趨勢或高點,那就是在2008年,此年度世界開放與遠程教育論壇和亞洲開放大學協(xié)會年會均在中國召開,同時,中國也召開了國際遠程教育大會,基于這樣的時機,發(fā)文數量的增長可能和此關注度有聯系,同時這也說明遠程教育質量保障問題引起了遠程教育界或繼續(xù)教育界人士的重視。另一個是2016年,教育部印發(fā)《教育部關于辦好開放大學的意見》,指出要到2020年初步建成中國特色開放大學體系,教育政策的引導使面向社會成員開展遠程開放教育的開放大學成為社會和教育界關注的焦點。2019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發(fā)布了《關于服務全民終身學習 促進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網絡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有關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廳〔2019〕8號),預計今后涉及遠程教育質量保障和網絡教育質量的文章數量會有所增加。
在搜索到的81篇文獻中,有些文章不切合本研究的主題,只是提到“遠程”“職業(yè)教育”等字眼,這類文章共計11篇,因此按本研究問題的需要對此類文獻進行了排除,目的在于獲取本研究所需要的高質量文獻資料,具體文獻類型及數量如下表所示。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發(fā)表在核心期刊和CSSCI的文章比較少,這可能與研究者的興趣和問題的難度以及其學術價值和社會現狀有一些聯系,我們從側面也可以看出“遠程教育質量保障”的問題受重視程度還是不夠,這也或許映射了網絡遠程教育質量提升的復雜性。
二、有關“遠程教育質量保障”研究內容的分析
“遠程教育質量保障”問題比較寬泛,也比較復雜,因此論文研究的目的以及關注的重點勢必有所不同,基于此,根據審閱各文獻的主題和核心觀點按本研究問題的需要可將已有研究的主要內容分為以下三類。
(一)構建要素研究
從文獻數量來看,探討遠程教育質量保障要素的文章比較少,構成要素的研究主要著眼點是在于梳理遠程教育質量保障的內容,以及對各內容的相互關系、邏輯層次進行解讀,進而生成評價質量的指標,總的來說,主要聚焦于從事遠程教育機構的辦學要素、辦學條件與環(huán)境等宏觀方面,比如通過分析教師、學生、課程設計、教學內容、師資與教學設備等軟硬件條件對學校辦學的價值來構建遠程教育質量保障的要素。從保障要素的區(qū)域界限來說,沒有過多地區(qū)分校內或者校外保障因素,而是囊括與教育質量相關的所有因素或者條件,這與研究者對質量內涵的理解以及如何保障質量的思維有關,有的研究者認為質量應該包含辦學的各方面,所以在保障要素的選擇時就表現出集中點不突出,有點籠而統(tǒng)之的意味。比如李平[1]和沈欣憶[2]均在文章闡述過遠程教育質量保障的要素,從內容來看都包含辦學機構教學全過程涉及的軟硬件條件,涉及師資、政府、社會、基礎設施、課程設計與開發(fā)、組織管理制度、學習支持服務等等方面,其實這類要素的構建大都是瞄準形成一個保障體系,形成系統(tǒng)性的理論內容與框架。
(二)建設策略研究
根據本文研究的有效文獻數量統(tǒng)計情況,對遠程教育質量保障策略或者實現途徑研究的文章相對較多,而從內容分析來看,保障策略提出的角度主要是從宏觀層面進行描述。而保障策略提出的起點可粗略分為兩種。
1.研究者通過分析具體情境中遠程教育質量保障出現的問題或現象,從而尋求解決之道。這些問題或弊端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質量保障標準缺乏,思想觀念局限,評價與監(jiān)督制度不健全,教育支持服務能力不足,有效教育資源缺乏,師資力量不足等等,基于此,研究者以問題為導向提出遠程教育質量保障策略。如傅雷鳴等人認為現代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存在保障意識薄弱、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對此他提出通過完善遠程教育管理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yōu)化學習支持服務等三方面來構建現代遠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3]。程守艷認為遠程開放教育存在資源整合度不夠,教學質量低、專業(yè)及課程特色不足等問題,對此,她聚焦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主張從教育質量觀、教學環(huán)節(jié)、課程資源、學習支持服務、師資隊伍和教學督導等方面來保障遠程教育質量[4]。此類保障策略研究文獻基本上都是按照問題解決的理論邏輯來布局寫作的,即發(fā)現存在問題,進而分析,接著提出相應策略,這其中往往帶有一種主觀理想性,從實踐應用價值角度來講這些對策與建議發(fā)揮的效果應該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