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果戈理告訴我們:寫作的人像畫家不應該停止畫筆一樣,也是不應該停止筆頭的。隨便他寫什么,必須每天寫,要緊的是叫手學會完全服從思想。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寫作的技巧和關鍵在哪里。但是從目前初中學生寫作現(xiàn)狀來看,大部分學生苦于“無話可說”“無言可寫”的狀態(tài)之中。作為語文教師,看不到一篇優(yōu)秀作文,讀不到一篇優(yōu)美文章,這就是當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所在。本文筆者就結(jié)合自身工作經(jīng)驗,細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重點解析困境的突破口。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教學對策
一、?前言
寫作是語言輸出環(huán)節(jié),是檢測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途徑之一,也是語文中考重要考點之一,在整個中考中占比將近三分之一。如果從語言應用的角度而言,可以說寫作就是語文的“半壁江山”。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寫作就是一塊“硬骨頭”,無從下口。但其實寫作也并非我們想象那般難,關鍵在于能否掌握寫作的訣竅;能否持之以恒的積累寫作所需素材;能否對寫作這件事懷有一顆積極的心態(tài);能否做一個善于觀察、體驗生活的人。接下來筆者就重點圍繞此觀點展開論述。
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困境
(一)學生缺乏積極的寫作態(tài)度
語文與其他學科相比較而言,學習內(nèi)容并沒有那么嚴謹和精準化,看似簡單,但實則是學習難度較大的一門學科,為什么同樣一百五十分的考試題,好學生數(shù)學就能有滿分,但是從未聽說過語文得滿分。這就是因為閱讀和表達。閱讀和表達是一個考查學生思維、個性、知識積累以及運用的項目,這需要學生大量的積累才能學好。但是當前對大多數(shù)初中學生而言,閱讀和寫作就是老大難問題。閱讀和寫作更多依賴于學生日常積累,提分是一個成效慢的過程,所以有的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提高理化學科成績上了,作文的提高難免被忽略。加上當下初中作文太多都是限制性題目,缺乏開放性和個性,導致學生寫作態(tài)度缺乏積極性,這種狀況下的寫作不僅質(zhì)量差,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學生喪失寫作興趣,產(chǎn)生排斥心理,最終寫作能力也無法得到提升。
(二)學生缺少閱讀積累及生活感悟
初中學生閱歷尚淺,很多認知都是來源于書籍和周邊環(huán)境之中,真實深入生活實踐得到的體驗并不多。如果不愛讀書、不善讀書,素材自然空乏,加上不善于觀察生活,不喜歡思考,如此一來,缺乏真實素材的支撐,寫出來的文章自然是空洞乏味,沒有真情實感。
(三)學生缺乏寫作的真情實感
文章空無一物,空無情感,貧乏空洞是當前大部分學生寫作的現(xiàn)狀。我們一直在強調(diào),寫作是語言的輸出,是情感的吐露,更是精神的傳遞,但是學生往往“不當一回事”,仿佛也不能理解這一精髓,寫文章經(jīng)常是胡編亂造,隨意發(fā)揮,脫離生活,自然也就毫無情感而言。沒有感情這個品質(zhì),任何筆調(diào)也不可能打動人心。一篇文章在學生不主動、不自愿的情況下構(gòu)思,加上缺乏素材和情感,也就能夠稱之為文字的記錄,而非文本的創(chuàng)作了。所以我們語文教師一直都在思索,如何轉(zhuǎn)變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積累素材,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情感。
(四)文章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
文章千篇一律,素材套搬、語言俗套,這些都是初中階段學生作文常見現(xiàn)象。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不懂得如何寫出一篇精彩、別具一格的文章。而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客觀原因筆者認為一方面是學生從小學生過渡到初中階段,學習任務突然變得繁重,大部分學生還沒有適應這一變化,面對他們認為最難攻克的寫作,就更不愿意耗費時間和精力去精心完成了。對待作文都是敷衍了事,往往不重視文章結(jié)構(gòu)、素材、語言,甚至會去其他課外書籍照搬,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文,這些都讓學生作文落入俗套。另一方面是教師教學方式是缺乏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xiàn)在設計寫作要求上。比如有的教師要求學生以《一段美好的回憶》為題寫作。這類作文題目,相對來說比較基礎,跟小學的語文作文教學題目非常相似。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寫作的內(nèi)容就會和以前寫過的雷同。文章自然沒有新意。
除此之外,筆者認為影響初中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還有一個,也就是初中語文教材中沒有作文指導性要求,大多都是泛泛而談,缺乏系統(tǒng)的寫作方法指導,這也成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之一。
三、?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困境突破口
(一)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寫作積極性
之所以學生寫作態(tài)度不端正,積極性不高,一方面源于寫作本身是一件比較枯燥的事情,另一方面源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單一性,讓寫作教學活動喪失了對學生的吸引力。鑒于此,我們教師就可以讓寫作成為學生喜歡的事情,從根本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機,激活學生寫作興趣。比如采用激勵式教學法,鼓勵學生大膽寫作,利用“放大鏡”原理去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中好的內(nèi)容,學會賞識學生的文章,避免打擊和挫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再比如構(gòu)建榜樣示范力量,每一次寫作后都甄選優(yōu)秀作文,加以表揚,在班級中設定“作文小能手”,每月評比一次,讓學生收獲寫作的快樂,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
(二)以閱讀為路徑積累寫作素材,突破“無話可寫”的困境
中學生受年齡限制,缺乏社會閱歷這是一個導致學生寫作素材匱乏的客觀因素,既然我們無法做到“行萬里路”,那么我們就必須“讀萬卷書”了。通過大量廣泛的閱讀,來為自己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這是寫作的必經(jīng)途徑,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要前提,沒有大量的閱讀,也就沒有語言知識的輸入環(huán)節(jié),心中無墨水,腦里無知識,文章也就沒有精華而言。所以,引導學生閱讀,提高學生閱讀量,加強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結(jié)合,拓展學生知識視野,這是我們當前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對此筆者有如下建議:
一是做好課內(nèi)外閱讀結(jié)合,比如由一篇文章到一系列書籍的閱讀。比如教學完“臺階”“老王”“賣油翁”等人物類型文章之后,我們可以推薦學生讀一讀《駱駝祥子》等經(jīng)典書籍,從而掌握動物、人物描寫的技巧,積累動物、人物寫作素材。又比如寫“成長的煩惱”,先讓學生閱讀《童年》,了解文本中主人公的生活經(jīng)歷,主人公對生活的態(tài)度、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的分析,然后,回顧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找一件自己最想表達的經(jīng)歷闡述。
二是推薦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提高閱讀面。比如國內(nèi)名著:冰心《繁星·春水》、郁秀《花季·雨季》、巴金《家》、錢鐘書《圍城》《魯迅作品精選》、茅盾《子夜》《中國古代四大名劇》《傅雷家書》國外作品:(英)J·K·羅琳《普希金詩選》《契訶夫短篇小說選》、(美)海明威《老人與?!贰ⅲ溃┠闷苼觥は枴冻晒χ贰?、(日)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讀大量書籍,讀不同類型的書籍,思想、信念和常識,比做題更重要,讀這些書,學生讀出的就是信念和常識,豐富的也就是知識面,積累的就是寫作的素材。
(三)讓學生熱愛生活,從生活中使自己的寫作熱情得到激發(fā)
知識來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只有走進生活,才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多的情感體驗。所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生活,感悟生活,體驗生活,從生活中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挖掘出更具有意義的生活素材,從而使作文內(nèi)容更具深意、更具靈性。那么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學生更貼近生活呢?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彼^“人情練達”就是生活。所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觀察能力,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又一保障。對此,筆者建議我們可以適當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走出課堂,走進生活,比如春季,可以出去春游,采采風;節(jié)假日可以做一些社會調(diào)查,像端午節(jié)紀念形式,中秋節(jié)人們的過節(jié)方式等等,都可以先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后再創(chuàng)作。只有讓學生回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去,去體驗生活、領悟自然后,學生的寫作才會真正基于生活、高于生活,變得有人情味。
(四)創(chuàng)新寫作題目和教學方式
寫作要求的千篇一律造就了一批千篇一律的文章。學生之所以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主要源于教師不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作文教學方式方法缺乏新意。所以,走出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還需要我們教師創(chuàng)新作文教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寫作興趣,調(diào)動學生寫作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語文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對此,筆者的建議是從作文題目著手,不斷創(chuàng)新作文題目,設計出更多新穎的作文題目,最好是以半命題為主,讓學生眼前一亮,然后在積極投入寫作熱情,不斷抒發(fā)情感意愿,如此寫出來的文章自然生動、有情有理。比如,請以“從此,我不再______”______“的背后”“風雨中,我______”“我想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這類半命題作文可以讓學生放飛思緒,自由暢想,寫出自己內(nèi)心深處相應表達的內(nèi)容和情感。
另外,我們教師還可以加強寫作技巧和方法指導,例如教會學生列提綱、如何架構(gòu)文章(思維導圖)如何寫開頭、結(jié)尾(遵循鳳頭豹尾原則),如何審題立意(題目就是中心原則)。從初一到初三有一個同文段學習一樣的目標性的可以由淺入深地教學,讓學生在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掌握寫作技巧和方法,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四、?小結(jié)
塞萬提斯說“筆乃心靈之舌?!睂懽魇乔楦械膫鬟f,需要學生對它感興趣,也需要學生用心,好的文章一定是學生用心感悟生活,帶著快樂的心主動創(chuàng)作出來的,所以,我們教師能夠做的就是激活學生寫作興趣,豐富學生寫作素材,讓學生的作文更真實、更有人情味。
參考文獻:
[1]宋勝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17(8):85-86.
[2]李凌嵐.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5,21(9):202.
[3]蘇建敏.關于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讀與寫,2015,19(8):182.
[4]何慧.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的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8).
[5]全順成.用真情之筆?抒發(fā)自然之情——淺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18).
作者簡介:謝木欽,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文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