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麗卿
摘?要:小學是學生培養(yǎng)閱讀習慣、發(fā)展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因此教師應不斷探索閱讀教學的方法與策略,以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益的提高。群文閱讀教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教師和學生要圍繞一個確定的主題,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對多篇與主題相關的文本資料進行閱讀與分析,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量,還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得到發(fā)展。可見群文閱讀教學,對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與閱讀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它不同于整體文章的閱讀,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量,還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中培養(yǎng)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掌握正確的選文策略,使學生在群文掌握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同時,教師應在開展群文閱讀時,以課文為核心,為學生拓展課外閱讀資料,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與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互動,使他們能夠跟隨課堂教學思路,促進自身思辨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從以上三方面展開論述,探索基于思辨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語文教學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內(nèi)容,它能夠促進學生通過閱讀獲取信息、構建邏輯思維的能力的提高,同時還在提高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與文學品味等方面,發(fā)揮著較大的作用。語文群文閱讀是新型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之一,它與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與其他形式的閱讀教學相比,群文閱讀教學的效率更高。語文教師可以圍繞同一主題,引導學生品味不同文章中的寫作特色,使學生能夠?qū)Ρ扰c分析文章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信息分析能力。使小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的閱讀技巧運用于不同文本的閱讀過程中,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新課標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明確提到:“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的閱讀感受與閱讀體驗,并結合學生的閱讀水平與閱讀興趣,為其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比何拈喿x能夠有效擴充小學生的閱讀資源,為學生的語文閱讀材料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使語文閱讀教學內(nèi)容更加豐富。因此,探索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刻不容緩。那么,教師在實際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應如何去做呢?下面,筆者將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與各位同仁分享,以期對教師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語文教學
一、?采用科學的選文方法,豐富群文閱讀教學資源
閱讀文本的寫作內(nèi)容,是教師開展群文閱讀的切入點之一。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教育專家精心挑選出的,不僅符合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在教育教學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意義。但由于語文教材在字數(shù)上的限制,很多課文都是經(jīng)典文章的節(jié)選,學生如果對寫作背景不熟悉,在理解起來就會十分困難。因此,教師在教授教材中的課文時,應該根據(jù)課文的寫作內(nèi)容或?qū)懽鞅尘斑M行拓展,幫助學生對相關語文知識進行全面的了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消化與吸收。譬如,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從王昌齡的《出塞》到王翰的《涼州詞》,這些古代詩歌在主旨內(nèi)容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兩篇文章都是描寫戍邊戰(zhàn)士的邊塞詩歌。據(jù)此,教師就可以把“邊塞”這一內(nèi)容作為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線索,帶領學生體會詩歌在內(nèi)容與情感表達等方面的異同,從而使學生的語文知識實現(xiàn)縱向擴充。群文閱讀教學不僅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還可以使學生通過分類歸納,掌握知識的靈活運用技巧,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再比如,在學生學過《雪梅》這首古詩后,教師可以將“梅花”作為開展群文閱讀的線索,為學生擴展描寫梅花的詩歌或詩句,比如王安石的著名詩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钡鹊?。這些內(nèi)容即是對語文教材內(nèi)容的補充,又能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從而促進小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
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按文章的體裁,對群文閱讀的文本資料進行篩選。在小學階段,學生接觸到的文章體裁有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散文、小說等。不同體裁的文章在寫作方面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將同一個體裁的文章進行整理和歸類,通過帶領學生比較與分析這些文章,使他們通過群文閱讀課堂學習,系統(tǒng)掌握每一種寫作體裁的特征和寫法,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比如在教授《盤古開天辟地》《普羅米修斯》時,教師就可以將課文中的神話故事,作為開展群文閱讀的主題,另為學生拓展幾篇古今中外的著名神話篇章,使學生感受神話故事的寫作特點。通過這樣歸類閱讀的方式,達到開闊學生視野的目的,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二、?以課文為核心拓展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因為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有很多難以理解的問題教師都無法一一解答。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將在群文閱讀時中遇到的難題,放到課外去解決,指導學生通過獨立查閱圖書,上網(wǎng)搜索等方式,對心中的疑問展開探究式閱讀,逐步向課外閱讀方向延伸。讓學生能夠圍繞一個問題,展開課外閱讀,使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目的更加清晰和明確。無論群文閱讀涉及多少篇文章,還是延伸至課外。它始終是圍繞一個話題來展開閱讀的,不能夠?qū)⑴c本話題無關的文章直接拿來閱讀。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以語文課本上的知識為核心,以此為學生確定群文閱讀的主題,引導學生開展與主題有關的閱讀。在進行授課之前,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文本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去閱讀相關的文章,等到教師實際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談談自己關于課文在課下閱讀了哪些相關的內(nèi)容,這樣一來,就能夠使學生對教師課上所要教授的知識形成初步認識,促進學生課前預習效率的提升,從而為學生課上的聽講奠基。
例如在教授《麻雀》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學生的興趣或愛好,作為群文閱讀教學主題的選擇依據(jù)。通過課下與學生的交流,筆者發(fā)現(xiàn)小學生都很愛看童話故事,據(jù)此將“母愛”作為群文閱讀教學開展的主題,并為學生選擇了與主題相關的生動童話故事進行閱讀,譬如《母親的故事》。這兩篇文章雖然都以記敘的形式,歌頌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但在描寫時的側重點和角度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兩篇文章的異同之處,使學生在比對閱讀中形成認知沖突,豐富學生對“母愛”這一主題的多角度理解。這樣一來,才能夠充分發(fā)揮群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勢,達到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目的,促進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