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萊陽市第一中學,山東 萊陽 265200)
物理公式與物理圖像相結(jié)合是一種重要題型,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及熱點。在高中階段我們常見的運動學和動力學圖像有v-t、x-t、a-t、F-t、F-a圖像等。在2019年高考全國Ⅰ卷的第21題中,命題專家獨辟蹊徑,采用小球在豎直的輕彈簧上運動的常規(guī)模型,結(jié)合a-x圖像進行設問考查,難度較大,不少學生找不到切入口,導致做錯。
每一個具體的物理問題都會對應著一定的物理模型。對于某些情景比較復雜和生疏的問題,如果能夠根據(jù)具體的現(xiàn)象和過程,把它還原成一定的物理模型,這對于下一步能否正確求解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個合適的物理模型,就等于已經(jīng)揭開了掩蓋現(xiàn)象真相或過程本質(zhì)特征的面紗,找到了一把解題的“金鑰匙”。本文就本題涉及的基本模型及a-x圖像所含的規(guī)律、解題方法進行闡述,希望能給讀者一些啟示。
圖1
在星球M上將一輕彈簧豎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體P輕放在彈簧上端,P由靜止向下運動,物體的加速度a與彈簧的壓縮量x間的關(guān)系如圖1中實線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彈簧,改用物體Q完成同樣的過程,其a-x關(guān)系如圖1中虛線所示,假設兩星球均為質(zhì)量均勻分布的球體。已知星球M的半徑是星球N的3倍,則( )。
A.M與N的密度相等
B.Q的質(zhì)量是P的3倍
C.Q下落過程中的最大動能是P的4倍
D.Q下落過程中彈簧的最大壓縮量是P的4倍
本題涉及的模型是我們最常見的小球在豎直的輕彈簧上運動模型,彈簧的伸縮現(xiàn)象有多個銜接點和子過程,涉及小球與彈簧兩個物體,解答中有三個關(guān)鍵點:(1) 把握各個臨界性銜接點(原長點、平衡點、最大壓縮點等)的特點,能夠?qū)懗龊线m的瞬時性方程;(2) 把握各運動“子過程”的特點,能夠?qū)懗龊线m的過程性方程;(3) 盡量應用運動的“對稱性”,簡化分析過程。
下面以物體由高處自由下落、壓縮彈簧的情況為例,做簡要分析(如圖2)。
圖2
(1)A→B:物體在重力作用下做勻加速運動,速度增大,物體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最后以速度v接觸彈簧。
B→O:壓縮彈簧,彈力變大,但仍然小于mg,物體所受合力方向向下,加速度減小,速度增大,做變加速運動,物體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物體的動能和彈簧的彈性勢能。
平衡位置O:F彈=mg,a=0,速度為最大值vm。
O→D:壓縮彈簧,彈力繼續(xù)變大,且大于mg,物體所受合力方向向上,加速度增大,速度減小,物體的重力勢能與動能一并轉(zhuǎn)化為彈簧的彈性勢能。
最大壓縮點D:加速度最大,am>g,速度為0,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
之后物體向上返回,各物理量的特點對稱于下落過程。
(2) 以平衡位置O為中心的OB與OC段為對稱區(qū)域,對稱區(qū)域中的各對稱點對應的速度、合力、加速度、能量等大小均相等。其v-t圖像如圖3所示。
圖3
(4) 對于D選項:物體P和Q分別在彈簧上做簡諧運動,由在平衡位置a=0可知:物體P和Q振動的振幅A分別為x0和2x0,即物體P所在彈簧最大壓縮量為2x0,物體Q所在彈簧最大壓縮量為4x0,則Q下落過程中,彈簧最大壓縮量是P物體最大壓縮量的2倍,D選項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