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茜 王志茹
摘? 要:歐·亨利是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他曾經(jīng)為報社撰稿,后來在得克薩斯州當銀行出納,因挪用公款被判入獄,在獄中,他以“歐·亨利”為筆名開始寫文章。出獄后,歐·亨利遷居紐約,在他的小說里,經(jīng)常會用浪漫的筆調描寫普通的地方和小人物的生活,故事的結局常常出人意料。他的代表作主要包括《麥琪的禮物》、《愛的犧牲》、《最后一片常春藤》、《帶家具的房子》、《警察與贊美詩》、《財神與愛神》等。本文將舉例分析歐·亨利作品中的人物個性化象征意義,并提出個人見解。
關鍵詞:歐·亨利;作品;人物;個性化象征意義
作者簡介:尹茜(1991.7-),女,漢族,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生,長春光華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英語語言學;王志茹(1981.7-),女,漢族,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生,長春光華學院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二語習得。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5--02
在美國作家歐·亨利的作品中,故事情節(jié)安排極為巧妙,結局具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色,人物個性化象征意義極為鮮明,在他的筆下,有樂觀堅強又善良的小人物,有因受社會壓迫而思想畸形的弱勢群體,有冷酷無情的小資產(chǎn)階級和大資產(chǎn)階級?!尔滅鞯亩Y物》和《愛的犧牲》歌頌了純潔的愛情,作品中的小夫妻他們雖然貧窮卻非常恩愛、樂觀和堅強?!毒炫c贊美詩》塑造了索比這一底層人物形象,他是弱者,卻因生活的磨難而思想畸形?!犊Х瑞^里的世界公民》揭露了爾虞我詐、利欲熏心的上流人物,《帶家具的房子》刻畫了珀迪太太這一小資產(chǎn)階級冷酷無情的形象。本文將簡單論述歐·亨利小說的語言特色,并舉例淺談歐·亨利作品中的人物個性化象征意義。
一、歐·亨利小說的語言特色
美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歐·亨利的小說大多是描寫在美國大城市里艱難生存的小人物,作品內容構思新穎,情節(jié)組合完整,語言生動凝練,詼諧幽默,結尾大多出人意料,因此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尾”。歐·亨利出身貧苦,他深感生活艱辛,非常同情窮苦勞動人民,對盲目追求享樂的小職員和拜金主義者,他在作品中給予了辛辣的諷刺。在他的短篇小說中,貧富矛盾極為突出,他在《愛的犧牲》中寫道:“可是沒多久,藝術動搖了。即使沒有人去搖動它,有時它自己也會動搖的。俗語說得好,坐吃山空,應該付給馬杰斯脫和羅森斯托克兩位先生的學費也沒著落了?!比绻麊毯偷蔓愌胚@對藝術知音出身富裕,有錢繼續(xù)學習,就可以“深造”,然而,貧窮使他們不得不放棄藝術,這對相濡以沫小夫妻卻互相體貼,肯為對方做出犧牲。在《財神與愛神》中,已經(jīng)退休的制造商安東尼·羅克韋爾卻能夠用金錢制造一起交通擁堵事件,幫助兒子理查德在堵車期間成功向蘭特里小姐求婚。在小說里,財神戰(zhàn)勝了愛神,金錢能夠換取愛情。
另外,在歐·亨利的筆下,人性的善與惡有時沒有非常明顯的界限,很多作品人物的優(yōu)點和缺點極為鮮明,在《證券經(jīng)紀人的浪漫故事》中,哈維·馬克斯韋爾是一家證券所經(jīng)紀人,他象征著美國資產(chǎn)階級,只專注于生意,繁忙的工作讓他變得像一架機器,人也變得近乎冷漠無情,以至于忘記了昨天已經(jīng)和愛人結婚了。然而,他并不是一個毫無感情的人,處理完繁忙的工作后,愛人身上的香味讓他想起了她,他對她說:“我只能呆一小會兒,趁這個時候給你說件事。你愿意做我的妻子嗎?我沒時間以常人的方式向你求愛,但我確確實實愛你。”他還是深愛她的,卻因為忙于工作而忘記前一天已經(jīng)舉行了婚禮,在小說結尾,萊絲麗小姐說“是這生意讓你忘記了一切。剛才我還嚇了一大跳。哈維,不記得了嗎?昨天晚上八點,我們已經(jīng)在街上拐角處的小教堂結過婚了。”這極具諷刺意味,萊斯利小姐溫柔賢惠而坦率,她沒有因為丈夫的冷漠無情和健忘而生氣,當他第二次向她求婚時,她起初是驚愕萬分,接著,淚水又涌出她迷惘的眼睛,然后,淚眼又發(fā)出歡笑的光芒,最后,她又柔情地對他說自己懂了,她的溫柔體貼和哈維·馬克斯韋爾的冷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二、歐·亨利作品中的人物個性化象征意義
(一)《麥琪的禮物》——德拉和吉姆的形象
《麥琪的禮物》中描寫了在圣誕節(jié)前夕,德拉和吉姆這對貧窮的小夫妻想互贈圣誕禮物,德拉為了給丈夫買一條白金表鏈賣掉了自己一頭秀發(fā),她想用白金表鏈來相配丈夫的祖?zhèn)鹘鸨?,吉姆為了給妻子買一套精美的發(fā)梳將金表賣了,珍貴的禮物都變得毫無用處,卻鑒證了他們的無價愛情。他們雖然貧窮,卻滿懷真情,象征著樂觀、堅強的美國公民精神。德拉將那套發(fā)梳抱在胸前,含淚微笑著說:“我的頭發(fā)長得快的要命!”在小說的結尾,歐·亨利稱贊他們說:“由于他們是聰明人,毫無疑問,他們的禮物也是聰明的禮物,如果碰上兩樣東西完全一樣,可能還具有交換的權利。在這兒,我已經(jīng)笨拙地給你們介紹了住公寓套間的兩個傻孩子不足為奇的平淡故事,他們極不明智地為了對方而犧牲了他們家最最寶貴的東西。不過,讓我們對現(xiàn)今的聰明人說最后一句話,在一切饋贈禮品的人當中,那兩個人是最聰明的。在一切饋贈又接收禮品的人當中,像他們兩個這樣的人也是最聰明的。無論在任何地方,他們都是最聰明的人?!?/p>
(二)《愛的犧牲》——喬和德麗雅的形象
《愛的犧牲》描寫了喬和德麗雅這對小夫妻互相為愛犧牲的故事,他們和德拉、吉姆一樣貧窮而相愛,喬喜歡繪畫,6歲就顯露出他的天賦,20歲的他背井離鄉(xiāng)來到紐約這座大城市獨自闖蕩,實現(xiàn)藝術理想。德麗雅生長在南方農(nóng)村,她有音樂天賦,親戚們?yōu)樗郎惲艘还P數(shù)目很小的錢,讓她來大城市深造。喬和德麗雅在一家畫室相遇后同樣的藝術愛好使他們很快結為夫妻,他們白天去上課,晚上互相交流藝術,共用晚餐,這樣的生活非常幸福??墒牵痪盟麄兊腻X用完了,德麗雅為了丈夫能夠繼續(xù)學習美術,聲稱自己去教授音樂,她編織了一個美麗溫馨的謊言,說自己給將軍的女兒做鋼琴老師,實際上,她是在一家洗衣房當女工,每天她都會疲憊不堪地回到家把當天的工錢給丈夫,樂觀地鼓勵丈夫繼續(xù)學習。喬說自己可以去公園賣畫,每天也會拿出一點錢,對妻子說他有庇奧利亞來的主顧,實際上他在同一家洗衣房燒鍋爐。直到有一天,德麗雅的手被洗衣房一個姑娘用熨斗燙傷了,喬把機器間的油和廢紗頭送給樓上“一個給熨斗燙了手的姑娘”包扎傷口。在回來的路上,德麗雅還在用心編織善意的謊言,回來對丈夫說自己的手被將軍的女兒不小心用牛奶燙傷了,喬看到妻子包扎傷口的廢紗頭,明白了妻子在說謊,問明真相后,他也坦白了自己的工作。他們處于社會底層,德麗雅無法像預想中那樣收到學生,喬的畫也賣不出去,德麗雅對丈夫說:“我找不到學生”,“我又不忍眼看你放棄你的課程,所以在第二十四街那家大洗衣房里找了一個燙襯衣的活兒。我以為我把品克奈將軍和克蕾門蒂娜兩個人編造得很好呢”。喬對妻子說:“我的庇奧利亞來的主顧和品克奈將軍都是同一藝術的產(chǎn)物——只是你不會管那門藝術叫做繪畫或音樂罷了。”說完,兩個人都笑了,喬說:“當你愛好你的藝術時,就覺得沒有什么犧牲是——”德麗雅沒有讓他再說下去,她對他說:“只消說‘當你愛的時候'?!边@對小夫妻的形象和德拉、吉姆一樣樂觀、堅強、善良、體貼,故事內容很溫馨,卻也透露出了底層小人物生活的艱難,因此被稱為“含淚的微笑”。
(三)《警察與贊美詩》——索比的形象
在《警察與贊美詩》中,索比是一位無業(yè)游民,他的身上沒有分明的善惡界限,冬天來了,在外流浪的日子不好過了,他想去監(jiān)獄呆三個月,于是故意去餐館吃飯不給錢,讓店員找警察來抓他,店員只是把他趕出餐館。他故意搶了別人的傘,讓傘的主人叫警察來,傘的主人因為是撿到的傘,也沒有叫警察。他看到警察走過來,故意做出異樣的舉動,警察以為他喝醉了。當他聽到教堂里唱贊美詩,他的內心的善念被喚醒了,他想到自己還年輕,應該找一份工作養(yǎng)活自己。然而,這時候警察逮捕了他。索比是資本主義時代的受害者,社會風氣讓他染上了游手好閑的惡習,然而,他并不是毫無人性,當他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卻被判決要在監(jiān)獄服刑三個月,這體現(xiàn)了資本主義社會對小人物的壓迫。
(四)《二十年后》——鮑勃的形象
《二十年后》描述了吉米和鮑勃這對好友二十年后重逢的故事,在二十年前,這對好友在紐約的一家餐館用餐,約定二十年后在此地相見,然后,鮑勃就去美國西部謀生。二十年后,吉米當了警察,鮑勃卻成為通緝犯,吉米認出好友以后不愿意親自逮捕他,讓另一位便衣民警來執(zhí)行任務。鮑勃冒著被捕的危險來赴約,可見他也是非常重視承諾,并非十惡不赦之人。歐·亨利在他身上寄托了善惡并存的形象,小說中寫道“然而,20年的時間卻有可能使一個好人變成壞人?!滨U勃為什么會變成通緝犯,小說沒有指明,卻暗中指出是因為生活所迫。在鮑勃被捕的那一刻,便衣警察將吉米寫的紙條給了他,上面寫著:“鮑勃,剛才我準時趕到了我們的約會地點。當你劃著火柴點煙時,我發(fā)現(xiàn)你正是那個芝加哥警方所通緝的人。不知怎么,我不忍自己親自逮捕你,只得找了個便衣警察來做這件事?!眱晌慌笥讯己芸粗爻兄Z和友情,然而,吉米也會恪守職業(yè)道德,堅持原則。
(五)《帶家具的房子》——珀迪太太的形象
在《帶家具的房子》中,珀迪太太是一個小資產(chǎn)階級形象,她冷漠無情,思維腐朽,麻木不仁,為了賺取房租,她向年輕的男租客隱瞞了他要尋找的愛人已經(jīng)在她那所謂“帶家具的房子”里自殺了,她的模樣使男租客“一只討厭的、吃得過多的蛆蟲。它已經(jīng)把果仁吃得只??諝ぃF(xiàn)在正想尋找可以充饑的房客來填充空間。”珀迪太太就如同歐·亨利筆下貪得無厭的蛆蟲,最后,男租客嗅到了愛人的氣息,發(fā)現(xiàn)了愛人遺留的東西,他和愛人一樣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年輕的生命。珀迪太太處于剝削階級底層,其冷酷的心腸卻不比大資產(chǎn)階級仁慈,她的剝削手段更直接、更陰冷。
結束語:
綜上所述,歐·亨利的小說語言精練,故事情節(jié)組合完整,構思新穎,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的作品在歌頌真善美的同時諷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無情、腐朽與墮落,表達了對底層人民的同情。
參考文獻:
[1]李學.人性向善的光芒——簡析歐·亨利小說[J].新西部(下半月),2010(6):100.
[2]李玉潔.試析歐·亨利筆下小人物形象的創(chuàng)設技巧[J].作家雜志,2013(4):65-66.
[3]王霞.《警察與贊美詩》的功能語言學分析[J].山東外語教學,2005(1):109-112.
[4]徐碩海.中學語文教材 中 的 歐·亨利作品研究 以《二十年后》為討論對象[D].上海師范大學,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