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云
【摘 要】目的:探討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方法:選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進行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癥狀的變化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PaCO2、PaO2指標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的效果理想,能改善血氣分析,減少不良反應,增強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關鍵詞】低分子肝素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劑量;療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2
慢性阻塞性肺炎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慢性疾病,發(fā)病周期較長,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隨病情進一步發(fā)展可出現(xiàn)漸進性加重的呼吸困難、胸悶、氣促等,嚴重者甚至誘發(fā)心力衰竭導致死亡。目前臨床針對該病主要采用藥物治療。低分子肝素鈣為普通肝素裂解后所形成的片段,在合理劑量下具有副作用少、出血風險小的優(yōu)點[1]。本次研究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應用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F(xiàn)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納入標準:①經過醫(yī)生診斷且經過肺功能檢查和X線、CT檢查后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②符合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診斷標準,肺功能檢查均出現(xiàn)異常;③患者知情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近期內曾有其它影響呼吸的疾病的患者;②除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臨床癥狀和并發(fā)癥外,患有其他影響病情判斷的相同癥狀疾病者;③病情穩(wěn)定期或原本治療已經進入尾聲,即將恢復的患者。其中對照組中男20例,女14例;年齡41-78歲,平均年齡(54.8±1.6)歲;病程1-18年,平均病程(4.4±0.8)年。觀察組中男21例,女13例;年齡43-77歲,平均年齡(54.6±1.7)歲;病程1-19年,平均病程(4.2±0.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應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化痰止咳、吸痰、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等,同時還要注意預防并發(fā)癥、穩(wěn)定體征。觀察組則此基礎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鈣4000U皮下注射,2次/d,每次間隔12h,持續(xù)治療10d。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變化、動脈血氣與不良反應情況等。
1.3 觀察指標 療效判定標準[2]:顯效:咳嗽、心悸等臨床癥狀消失,未發(fā)現(xiàn)肺部干濕啰音,心功能改善2級;有效:咳嗽、心悸等臨床癥狀明顯緩解,心功能改善1級;無效:咳嗽、心悸等臨床癥狀、肺部干濕啰音以及心功能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血氣分析指標: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均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以X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治療前和治療后PaCO2和PaO2 分別為(60.0±11.0)mmHg、(43.5±13.2)mmHg、(60.5±9.4)mmHg、(90.6±10.5)mmHg;對照組治療前和治療后PaCO2和PaO2 分別為(60.5±10.6)mmHg、(51.6±12.7)mmHg、(60.0±9.2)mmHg、(71.5±11.5)mmHg。治療后觀察組動脈血氣改善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88.24%,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67.65%,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5.88%,顯著低于對照組23.53%,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fā)病誘因較多,較為常見的有病毒感染、環(huán)境污染、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見臨床癥狀包括氣促、咳嗽、食欲減退等,早期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一旦病情進展,可能會導致心力衰竭,增加病死率。以往,臨床上多采用常規(guī)方法進行治療,包括抗生素、吸氧、血管活性藥物、支氣管擴張劑等,但其在治療加重期效果不理想。這就需要在發(fā)病早期,實施有效的抗凝及抗血栓治療。低分子肝素鈣是常用抗凝血酶Ⅲ依賴性抗血栓形成藥,抗凝血因子 Xa 活性較為顯著,能對血栓形成進行抑制。此外,低分子肝素鈣還能對內皮細胞進行刺激,促使其大量釋放組織因子,且不會給血小板功能帶來不利影響[3]。此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低分子肝素鈣在臨床上的應用,能促使脂蛋白酯酶釋放,充分發(fā)揮降脂作用,且能抑制炎癥介質活性及炎癥細胞。而且,多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會出現(xiàn)阻塞現(xiàn)象,臨床表現(xiàn)出肺部匯集血紅細胞等癥狀。此外,肺部呼吸極易受病菌感染,導致病情加重。低分子肝素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能對內皮素效用進行控制,減少血管收縮,使得血液黏度降低,從而對臨床癥狀進行改善。而且,低分子肝素鈣在臨床上的應用,不會結合血漿蛋白,且劑量較為穩(wěn)定,能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PaCO2、PaO2指標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的效果理想,能改善血氣分析,減少不良反應,增強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趙強英. 慢性阻塞性肺炎采用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的效果探究[J]. 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7,17(10):18-19.
王桂茹. 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12):185-186.
魏鐵壘. 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觀察[J]. 北方藥學,2017,14(1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