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鶴 董正梁 娜迪拉·阿布力孜 如克亞木·阿不都沙拉木
(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胸科醫(yī)院結核一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胸科醫(yī)院ICU,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繼發(fā)性肺結核在原發(fā)性感染后的任何年齡均可能發(fā)生,是成人肺結核疾病中的常見慢性消耗性傳染病類型[1],主要分為內源性復發(fā)和外源性重染兩種。繼發(fā)性肺結核患者大多合并有發(fā)熱、咳嗽、咳痰等并發(fā)癥,患者在長期慢性消耗的影響下極有可能出現營養(yǎng)不良、貧血從而誘發(fā)其他嚴重并發(fā)癥[2]。治療周期一般較長,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臨床治療肺結核以化療藥物為主,但長期治療會對患者肝臟功能造成損傷。維生素C是一種較強的抗氧化劑,可清除機體內多余的羥基自由基,因此肺結核患者使用維生素C可有效減少肺部脂質過氧化,保護細胞膜防止過氧化損傷,從而保護患者肺組織細胞.本研究對60例繼發(fā)性肺結核患者(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間收治)輔助維生素C治療取得了顯著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選取60例繼發(fā)性肺結核?。?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隨機分組,對照組(n=30)與觀察組(n=30)。其中,觀察組:男女比率為32∶18;年齡29~54(40.3±2.9)歲。對照組:男女比率為31∶19;年齡28~55(41.5±2.8)歲。納入標準[3-4]:①臨床癥狀表現為持續(xù)性咳嗽、食欲差、少量咳血、低熱乏力等肺結核癥狀;②臨床檢測結果顯示為繼發(fā)性肺結核;③經細菌學檢測顯示為陽性者;④患者及家屬對本次實驗內容、目的知曉,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排除合并惡性腫瘤疾病患者;②排除嚴重心肺疾病患者或代謝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③患有精神意識障礙疾病無法積極配合治療者;④存在禁忌證或對本研究治療藥物過敏者;兩組基線資料行SPSS13.0數據分析,差異P>0.05,具客觀研究對比價值。
1.2 方法:對照組:抗結核治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不加用維生素C(1 g)。具體如下:強化期予以患者每日用1次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持續(xù)藥物治療1個月。觀察組患者予以抗結核治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同時加用維生素C注射液1.0 g(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1次/天,維生素C使用時間在1個月2周,起始劑量1 g每日,使用滿1個月后,500 mg使用1周,250 mg使用1周后停藥。治療期間,尤其要注意不可維生素C長期大量應用突然停藥,否則極易導致患者出現壞血病癥狀,因此應逐漸減量停藥。
1.3 觀察指標:觀察并記錄不同方案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者的痰菌轉陰情況及肺部病灶吸收情況等。對兩組療效展開對比。
1.4 療效判定:①細菌學陰轉:連續(xù)2月痰菌陰性,且不再復陽。②影像學評價指標:①病灶:顯吸:病灶吸收≥1/2原病灶;吸收:病灶吸收<1/2原病灶;不變:病灶無明顯變化;惡化:病灶擴大或播散。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據SPSS13.0進行本次研究數據解析,計數相關資料采納%(率)與n(例數)表述,χ2檢驗;計量相關資料采納(±s)表述,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痰菌轉陰率對比:不同藥物方案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痰菌/培養(yǎng)陰轉患者25例,未轉陰患者5例,轉陰率為83.33%(25/30);對照組患者痰菌/培養(yǎng)陰轉16例,未轉陰患者14例,轉陰率為53.33%(16/30);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痰菌轉陰率對比[n(%)]
2.2 兩組患者痰菌轉陰情況及肺部病灶吸收情況:治療1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痰菌轉陰時間及肺部病灶吸收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痰菌轉陰情況及肺部病灶吸收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痰菌轉陰情況及肺部病灶吸收情況(±s)
維生素C是一種高抗氧化劑,可釋放出殺菌物質殺滅結核分枝桿菌從而降低菌載量,用于肺結核患者治療可減少肺部脂質過氧化,對細胞膜及肺組織細胞可起到保護作用,常規(guī)治療輔助維生素C治療繼發(fā)性肺結核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維生素C也是一種輔酶,在機體各種免疫機制中均有所參與。受到人們烹飪習慣影響,加上營養(yǎng)學認知程度具有一定差異性,導致其維生素C攝人量較少[5]。本研究中,對觀察組30例繼發(fā)性肺結核患者在常規(guī)抗結核藥物治療基礎上輔助維生素C治療。本研究結果證實,予以繼發(fā)性肺結核患者補充高劑量的維生素C對于快速減輕其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降低肺結核復發(fā)率具有重要作用[6-7]。
有研究治療,通過飲食補充維生素C外,在確保不引起維生素中毒的前提下,予以肺結核患者最高耐受基礎上加用大劑量服維生素C補充治療可顯著提升臨床療效[8]。此外,部分患者雖自覺肺結核臨床癥狀消失,但個別檢查結果仍顯示為陽性,因此未列為轉陰例數中。即使臨床檢查結果全為陰性也無法證明機體內感染的結核分枝桿菌均全部清除,X線是患者病情的宏觀反映,TSPOT結果也可能會出現漏診情況,細菌學檢查也會受標本取材及菌載量等因素限制[9-10]。因此,本研究隨訪觀察兩組患者治療1個月后的轉陰率,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1個月痰菌轉陰時間及肺部病灶吸收時間,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1個月后轉陰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1個月痰菌轉陰時間及肺部病灶吸收時間較對照組均明顯較短(P<0.05)。由此可見,輔助維生素C治療相比常規(guī)抗結核藥物治療可有效縮短繼發(fā)性肺結核患者痰菌轉陰時間及肺部病灶吸收時間。降低痰菌轉陰時間,提升臨床療效。綜上所述,在繼發(fā)性肺結核臨床治療中輔助維生素C治療可有效降低肺結核患者痰菌轉陰時間,縮短患者肺部病變吸收時間,從而顯著提升臨床治療效果,臨床應用價值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