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運西
不久前,廣東省衛(wèi)生健康委、廣東省文明辦、廣東省中醫(yī)藥局公布了第三屆尋找“廣東好醫(yī)生”活動推選結果。經過嚴格、規(guī)范的評選,共有10人獲得“廣東好醫(yī)生”稱號。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心內一科主任廖新學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從醫(yī)29年來,廖新學堅持以患者為中心,視病人如親人,全身心投入到各類心血管疾病的救治和預防工作中。多年來,他堅持用最短的時間制訂最優(yōu)的治療方案,幫助近百位瀕臨死亡的心血管病患者重獲新生。更難得的是,他堅持連續(xù)17年帶頭下鄉(xiāng)義診,是老百姓心目中名副其實的好醫(yī)生。
?
在廖新學看來,患者就像是“落水者”,而醫(yī)生是打撈“落水者”的人。而從根本上來說,如何預防有人“落水”,才是每位醫(yī)生的神圣使命。廖新學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
15年前的一天,廣東省惠東縣的楊笑(化名)突然出現(xiàn)劇烈胸痛,面色蒼白,額頭上大汗淋漓,瀕死感讓他恐懼不已……家人立即撥打120,將他送到當?shù)蒯t(yī)院緊急救治。
當時的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室性心律失常、泵功能衰竭,但由于錯過了最佳溶栓時機,當?shù)蒯t(yī)院稱條件不足,無法實施進一步的治療。
患者病情復雜、危重,首診醫(yī)生緊急求助于近200公里外的廖新學教授。廖新學了解患者的情況后,馬上驅車趕到當?shù)貐f(xié)助搶救。經過整整一天緊張的救治,患者終于轉危為安。疲憊不堪的廖新學返程前,不忘叮囑當?shù)蒯t(yī)生,待楊笑病情穩(wěn)定后,再轉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接受全面的診治。
楊笑康復后,時時感念廖新學教授的救命之恩。這15年來,每隔一個月,他必定要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找廖教授復診。他說:“看見廖教授,我心里就踏實了?!庇H朋好友、街坊鄰里誰有不舒服,楊笑都會介紹他們去看廖教授的門診。
最近一次楊笑來復診,他發(fā)現(xiàn)廖教授身邊多了個年輕面孔。一打聽,原來是跟著廖教授出診學習的新醫(yī)生。楊笑誠懇地對他說:“我是廖教授15年的老病人了,幸虧有你們老師救我一命。這些年來,我看著廖教授身邊的學生都換了幾十輪了。你跟著廖教授好好學習啊,將來造福更多像我這樣的病患!”
楊笑并不是個特例。對待每一位病人,廖新學都是這么認真、細致。他的雙手就像一臺精密儀器,在幾分鐘內基本鎖定病因;他堅持因病施治,不開高價藥,抽血化驗都要盡量少;他凡事總要“多問一句”,為患者精打細算。他著作等身,身兼多職,已在國內外專業(yè)雜志發(fā)表學術論文200多篇,SCI論文40余篇。近10年來,他更以患者需求為導向,重點研究代謝性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發(fā)展機制,為預防與治療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有價值的新思路。
廖新學身邊有太多像楊笑這樣的“鐵桿粉絲”,其中很多都是疑難病例。面對慕名而來的他們,廖新學總不忍拒絕,每單元的門診號少則100個,多則120個。為了不辜負患者,廖新學一年到頭忙忙碌碌,年均門診量已經達到1萬人次~1.5萬人次。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因為醫(yī)術醫(yī)德名聲太響,一些婦科、兒科的病患或家屬也會來找他。每當廖新學出門診的時候,他的診室外就像一個大型“追星現(xiàn)場”。想要一睹他的真容,你得先穿過里三層外三層的患者及家屬。他們有的拿著檢查報告單想要進一步咨詢;有的提著大包小包,還沒弄清楚怎么加號……
撥開人群,只見戴著聽診器的廖新學教授,問病史、量血壓、做體檢、寫病歷。哪怕身處的環(huán)境異常糟雜,他仍然十分耐心、細致。
“每天都這樣,廖教授就算不出門診,身邊也總是圍繞著前來求診的患者?!绷涡聦W的博士研究生劉夢輝說,老師心地善良,從未見他拒絕過患者的問診需求。病友找他,他總是有求必應,盡力而為。
“早一點上班,晚一點下班,多接觸病人?!睅е@樣的工作理念,廖新學現(xiàn)在還是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出教授門診,周四上午出特需門診,其余時間基本都在病房、辦公室診治病患,或是跟同行研討棘手疑難雜癥的救治問題。
為什么廖新學這么受歡迎?“技在于高更在于德,術在于巧更在于仁?!睆尼t(yī)之初,廖新學就曾以此自勉。從醫(yī)這么多年,他每天都在切實地踐行“視患者如親人”的理念。工作日,他在高強度的臨床工作中游刃有余;節(jié)假日,他也毫不放松,隨時待命。
多年前,羅峰(化名)突發(fā)急性心衰,病情危重,被送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急診。收治到心內科后,廖新學作為主診教授,為其展開診斷、治療,并密切觀察他的病情。經過及時診斷和盡早治療,羅峰的病情平穩(wěn)了,不久即可出院。
然而有一天,廖新學在查房時看見羅峰在病房里來回踱步,還面露愁苦之情。眼看就要出院了,他按理應該高興啊?帶著疑惑,廖新學上前詢問情況。羅峰沉默許久之后才說,他家境不好,這次本是到廣州出差,沒想到突然出了狀況?,F(xiàn)在治療這么多天,命是救回來了,但他身上已經分文不剩,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了。
廖新學聽完,立刻自掏腰包將車票錢給了羅峰,還囑咐他一定要吃完飯再坐車,平時也要多注意身體。羅峰不好意思收下,說:“廖教授,您已經救了我的命,我哪還有拿您錢的道理?”廖新學回答:“沒關系,你安心出院,安心回家,見到自己的家人最重要!”
患者的口碑就是這樣來的,羅峰后來也成為“鐵桿粉絲團”的一員。由于每天等候的患者太多,廖新學不得不在個人辦公室外另設兩排導診椅。被患者圍得水泄不通的教授辦公室,成為醫(yī)院新大樓的一大景觀,也是詮釋和諧醫(yī)患關系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患者劉平(化名)被診斷為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在某三甲醫(yī)院住院診治,當?shù)蒯t(yī)生建議他安裝心臟起搏器。手術前,劉平的家屬不太放心,通過醫(yī)院請廖新學教授會診。在認真詢問病史和一系列體格檢查之后,廖新學考慮這位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加重心衰,可以先做治療。經抗感染治療及調整用藥后,患者轉危為安,康復出院,沒有安裝心臟起搏器。
還有一名反復胸痛兩年的患者,在多家大型醫(yī)院被診斷為冠心病,但治療后效果不佳,找到了廖新學這里。“他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抽煙史,平時上樓也無明顯不舒服的表現(xiàn)。但我發(fā)現(xiàn),他只要轉動身體,就會有胸痛感。于是,我懷疑他是惡性腫瘤骨轉移?!惫徊怀隽涡聦W所料,隨后針對性的檢查證實,患者就是前列腺癌骨轉移。由于較早明確了診斷,患者及時接受了干預和治療,最后康復出院。
追尋病因,是患者的基本需求,也是醫(yī)學的一大發(fā)展動因。這些年來,很多患者在廖新學這里尋得了答案。廖新學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豐滿羽翼,在高血壓、冠心病、心衰、心肌梗死等疑難危重的心血管疾病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救治經驗。
“多問患者,問清病史,嚴格體格檢查,行必要檢查,診斷才能嚴謹、準確?!绷涡聦W說,正確診斷是基礎,能救命;診斷不準,會害命。他記起兩年前的那位心力衰竭患者,一開始單純當肺炎治療,效果欠佳。廖新學接診后,循著蛛絲馬跡,發(fā)現(xiàn)肺炎只是誘因,根本還在于慢性心衰急性加重,如不及時治療心衰,性命可能不保。
患者也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廖教授的喜愛。例如,對于感染的患者,廖新學常常選用有效而便宜的青霉素。對于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是盡量選用有效而便宜的防治藥物。很多患者多處求治之后,才發(fā)現(xiàn)廖教授的良苦用心。他們不知道該怎么準確表達對廖新學的這種仰慕和感恩,“青霉素醫(yī)生”這個樸素的尊稱,就這樣在患者中間不脛而走?;颊呖诳谙鄠?,竟致有患者為見“青霉素醫(yī)生”一面,不惜通過各種關系找到醫(yī)院。得到廖新學面診后,便心滿意足回家。
“有良心的醫(yī)生,絕不給病人做不必要的檢查,用不必要的藥物。確實有必要,才進行手術治療?!绷涡聦W堅持道。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門口,“醫(yī)病醫(yī)身醫(yī)心,救人救國救世”的院訓很是醒目。廖新學每每提及,總說這是做到規(guī)范診斷和治療的根本。
39歲的周先生,被診斷為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及高尿酸血癥,有醫(yī)生建議他安裝心臟永久起搏器。2019年8月7日他找廖新學復診時,廖教授在他的病歷上寫下“無癥狀,暫時沒有安裝永久起搏器指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復查”的醫(yī)囑,并對他說:“你無須服藥,關鍵要避免勞累,注意休息,平時盡量低脂肪、低嘌呤飲食……”
臨床工作中,他發(fā)現(xiàn)很多患者起病的根源都在于生活方式,而心血管健康知識的缺乏,會讓他們的病情進一步惡化。為改變這種狀況,廖新學熱情地投身到健康知識普及工作中來。在廣州市越秀區(qū),他的團隊通過科普宣教與疾病篩查,已經完成了4次共2000余人次的心血管疾病篩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住院部,近兩年來廖新學團隊每周開展兩次心血管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講座,約有4000人通過這種方式學習了心血管慢病管理的醫(yī)療常識。
除了院內科普工作,廖新學還在醫(yī)院的組織下走出去,參加“健康進社區(qū)”講座和義診活動,義診步伐遍及廣州市區(qū)到梅州等周邊偏遠地區(qū)及村鎮(zhèn)??梢哉f,“義診醫(yī)生”是廖新學另一張獨特的名片。
連續(xù)17年,廖新學堅持每年組織中山大學各附屬醫(yī)院100多名醫(yī)護人員,到梅州市五華縣開展大型義診。連續(xù)4年,他每月一次組團式幫扶興寧市鴻惠醫(yī)院。連續(xù)兩年,他每月一次自發(fā)組團式到五華縣龍村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義診,把省城大醫(yī)院的醫(yī)學專家?guī)У交颊摺凹议T口”。據當?shù)佚埓彐?zhèn)中心衛(wèi)生院統(tǒng)計,義診活動共接診患者近8000人,約50%是急重疑難患者。“幫扶基層,服務百姓,永遠在路上?!绷涡聦W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有一天,上午的義診結束后,一名老伯神情焦急地出現(xiàn)在當?shù)蒯t(yī)院門口。原來,因為家住得比較遠,老伯趕來時已經沒有號了,急得差點哭了出來。廖新學見狀,悄悄打開了診室的窗戶,開始為老伯看病。而這時,廖新學已經在一上午的時間看完了100個號。
還有一次,五華縣的古老伯在騎摩托車時突然暈倒,到當?shù)啬橙揍t(yī)院查出冠心病,但手術難度太大,只能采取保守治療。之后,古老伯的癥狀逐漸加重,暈倒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經人介紹,他到廣州找廖新學求治。在廖教授的幫助下,古老伯成功置入了3枚心臟支架,胸悶、暈厥等癥狀都消失了,生活質量也有了很大提升。更令古老伯驚喜的是,廖教授的門診竟然開到了自家門口,“以后看病再也不用走好遠的路到省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