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丹
(綏中縣醫(yī)院,遼寧 葫蘆島 125200)
闌尾炎是常見的消化道炎癥,分為急性與慢性,慢性闌尾炎可采用保守治療,能得到較好效果。但是急性闌尾炎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臨床典型癥狀為體溫升高、中性粒細胞增多、右下腹部疼痛以及嘔吐等,患者生活質量被嚴重影響,必須及時采用手術進行治療。關于急性闌尾炎的手術發(fā)展成熟,治療效果極好,但是在術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仍然會出現(xiàn)并發(fā)癥、術后恢復慢等情況,為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方式予以配合[1]。本文就舒適護理干預在闌尾炎術后的應用效果展開探究,研究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128例在綏中縣醫(yī)院接受治療的闌尾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時間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n=64)和試驗組(n=64)。其中試驗組6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38∶26,年齡最小18歲,最大27歲,平均年齡(24.24±6.2)歲。對照組64患者例,男、女比例為39∶25,年齡最小17歲,最大28歲,平均年齡(24.15±5.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入組標準:①符號闌尾炎相關診斷標準;②知情并同意本次試驗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凝血功能異常者;②并腸道腫瘤者;③并心、肺功能不全者;④合并腸梗阻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包括術后常規(guī)體征監(jiān)測、用藥指導、并發(fā)癥預防等。
1.2.2 試驗組 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舒適護理進行干預,內容如下。
1.2.2.1 建立舒適小組 成立舒適干預小組,首先對患者進行有效健康檔案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齡、文化水平、健康知識程度、經濟情況、社會關系情況、既往病史、飲食習慣等。隨后結合當前診斷病情與健康檔案內容進行循證分析,探討可能影響術后恢復的相關因素,結合院內外相關護理知識進行護理內容制定。
1.2.2.2 舒適護理干預小組培訓 按照危機評估表中的項目,結合本組護理人員綜合水平,對薄弱的工作項目進行加強培訓,同時有效的確定護理人員職責,將安全意識貫徹到各項工作中。確保護理人員工作素質達到護理工作要求、擁有良好的語言技巧和自我克制能力,如有必要可以利用以往發(fā)生的護理糾紛為例子,采用循證方式,找出原因,加以強化。
1.2.2.3 病房護理 為提高患者舒適度,首先需要對病房環(huán)境進行護理,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提高病房休息安靜度,嚴格分班次進行巡查,去除不必要的進房打擾,同時減少儀器發(fā)出的噪聲。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的時候,動作、語言等均保持輕柔,控制室內保持通風透氣,溫度適宜,保證室內光源充足。定時展開消毒工作,及時更換床被,必要時為患者加墊床單,采用合適的力度為患者翻身,降低患者疼痛情況。
1.2.2.4 心理護理 闌尾炎手術后疼痛感仍然較為強烈,在恢復期內患者仍然存在一系列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進行主動交流,拉近醫(yī)患距離,了解患者的負面情緒種類之后分析原因,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引導。在引導交流過程中,需要注意語言技巧,盡量保證溫柔親切,話語具有安慰性與鼓勵性。由于闌尾炎的發(fā)患者者多為青年,可以采用現(xiàn)有的游戲、社交平臺、多媒體、音樂等與患者搭建溝通渠道,拉近距離的同時實現(xiàn)轉移患者注意力、緩解負面情緒的目的。
1.2.2.5 切口感染護理 嚴密觀察術后切口情況,若患者體溫在術后2~3 d出現(xiàn)升高后下降又再次升高或持續(xù)升高,且患者主訴切口有脹痛現(xiàn)象,可能發(fā)生了切口感染;若切口出現(xiàn)紅腫,應立即剪開切口縫線并清除里面的膿液及異物,必要時給予患者引流處理;同時還需要給予患者足夠的營養(yǎng)支持,增強患者的機體免疫能力。
1.2.2.6 腸粘連護理 很多患者在術后疼痛感十分強烈,以至于不愿意下床進行活動,長時間臥床休息會導致闌尾周圍膿液聚集、腸道得不到活動而出現(xiàn)腸粘連。在臥床休息時候,護理人員需要引導患者進行定時翻身以及舒適體位躺臥,同時指導患者進行適當?shù)母共堪茨\動,增加腸胃活動。當患者能夠下床活動時候,及時引導患者進行慢走、站立等簡單運動已達到腸胃快速回復的目的。
1.2.2.7 飲食護理 手術后腸胃道的消化、排便、排氣等功能均受到明顯影響,患者在沒有出現(xiàn)排氣之前,禁止進食,可以采用靜脈滴注輸送一定量營養(yǎng)物質。在排氣后則可以給予患者一定食物,即可根據患者飲食習慣給予患者適量流質食物,隨后根據患者情況逐步恢復正常飲食,基本順序為流質—半流質—正常飲食。飲食基本要求保證熱量、蛋白質、糖分、維生素、易消化,禁止油膩、堅硬、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嚴格禁止抽煙飲酒。
1.3 觀察指標 ①負面情緒:采用SAS、SDS評分量表判斷患者焦慮、抑郁負面情緒,40分制,分值越高負面情緒越強烈。②護理效果:患者術后恢復良好,無并發(fā)癥、排氣時間短,相關癥狀消失為顯效;患者術后恢復較好,并發(fā)癥低發(fā)、排氣時間較短,相關癥狀改善為有效;術后各項恢復較差為無效。護理有效率=(顯著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③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腹部疼痛、腸粘連、切口感染發(fā)生例數(shù)占總例數(shù)的比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數(shù)據納入SPSS17.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負面情緒及護理有效率 試驗組患者在負面情緒、護理效果方面表現(xiàn)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試驗組更低(P<0.05)。見表2。
表1 負面情緒及護理有效率對比
表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情況比較[n(%)]
闌尾炎是多種因素造成闌尾的炎性改變,早診斷、早治療,多數(shù)患者在短時間內均可得到康復[2]。若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診療,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臨床中多采用手術進行治療,配合有效的護理方法,能進一步保證手術治療效果[3]。
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式之所以能夠沿用至今,除了其能夠針對患者疾病表現(xiàn)有效采取護理方案消除負面因素,保證患者病癥恢復正常之外,還與其長期的改善和健全有著較大的關聯(lián)[4]。但是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文主義精神不斷融入護理工作當中,常規(guī)護理方式漸漸顯露出存在的問題,即極易忽視患者本身可能影響病情恢復的因素,經大量臨床護理表明,患者主觀存在的因素同樣會對機體恢復造成巨大的影響,如心情、運動、護理依從性等[5]。
為有效提高手術后的恢復效果,以“患者”為工作中心的舒適護理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發(fā)展而來,該護理方式通過深度的護理研究,融入人文主義精神,充分分析患者相關可能影響疾病恢復的客觀因素,針對性的對客觀因素進行內容制定,以保證患者舒適性為基本原則,提供心理護理干預、飲食干預、病房護理、疾病對癥護理等內容[6]。其中心理護理主要以消除患者負面情緒為主要目的,因為長時間的負面情緒存在會改變患者的大腦皮質分泌,從而使患者血流指標、心跳呼吸等出現(xiàn)異常情況,導致治療效果極差[7]。心理護理就是使用多種心理引導方式消除異常情況,確?;颊咝那榻】担e極配合護理。而飲食護理是患者術后恢復重要的一環(huán),嚴格的飲食管理能夠避免食物對患者腸胃造成刺激,有效保證營養(yǎng)支持的同時逐步恢復患者正常飲食[8]。疾病對癥護理主要針對并發(fā)癥、傷口感染采取措施,通過及時的清理與藥物支持,有效減少并發(fā)癥和切口感染的影響,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9-12]。
在本研究中,經不同護理干預工作實施,試驗組患者在負面情緒、護理效果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方面表現(xiàn)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P<0.05)。
綜上所述,針對闌尾炎手術術后護理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應用舒適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改善護理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改善,且臨床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