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松,高曉剛,肖明飛,申露露,任敏敏,王遠霞,徐 娥?
(1.貴州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動物營養(yǎng)與飼料科學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25; 2.貴陽三聯(lián)乳業(yè)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1400)
農作物秸稈是農業(yè)生產中最豐富的副產品,全世界秸稈年產量約29 億t,其中稻草占19%[1]。 我國稻草資源豐富,利用稻草開發(fā)飼料資源發(fā)展草食家畜是解決飼料資源緊缺、優(yōu)化畜牧業(yè)結構的重要途徑,具有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 長期以來,由于稻草適口性差,營養(yǎng)價值較低,畜禽利用率很低,導致該飼料資源被大大浪費。 因此,改善稻草的適口性、提高其營養(yǎng)價值是大力發(fā)展節(jié)糧型草食畜禽養(yǎng)殖的需要,也是畜牧業(yè)結構高效、優(yōu)質、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稻草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組成,酶解和微生物發(fā)酵可將纖維素和半纖維素轉化為葡萄糖單體、酒精、糠醛、動物飼料、能源和其他化學原料有效利用[2,3]。 采取氨化、微生物處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解稻草的纖維素,破壞其木質素結構,從而提高稻草的營養(yǎng)價值[4,5]。 通過對秸稈的氨化、青貯和微貯等處理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秸稈資源[6]。 通過秸稈微貯和青貯、EM 菌的有效結合,用于飼喂奶??梢蕴岣弋a奶量[7~9]。 目前稻草微貯的研究多集中在對奶牛產奶量的影響上,而對奶品質的影響研究較少。 本試驗通過稻草微貯處理后飼喂奶牛,研究其對產奶量和奶品質的影響,為開發(fā)稻草飼料資源提供參考。
1.1 稻草及菌種試驗在貴州省三聯(lián)乳業(yè)公司開陽奶牛場進行,所用干稻草購自牛場附近農戶。 所用菌種主要由乳酸菌和纖維素酶組成,由浙江大學飼料科學研究所提供。
1.2 試驗動物選擇體重、年齡、泌乳期基本相近的娟姍奶牛16 頭,隨機分為2 組,每組8 頭,稱重分組后先進行15 d 預飼。
1.3 微貯稻草的制備
1.3.1 菌種復活用燒開的無菌水2 kg 融化紅糖1 kg,冷卻至30~40 ℃,再把菌種 30 g 倒進裝紅糖水的容器內,用玻璃棒攪拌均勻,密封發(fā)酵1 ~2 d,測pH 值在3.5~6 范圍內,即復活成功,作為母液。
1.3.2 菌液的配制在母液中加入1.0%食鹽水1 000 kg 成為菌液。
1.3.3 稻草微貯制作將稻草秸稈原料切碎至3 ~5 cm,逐層裝入微貯窖內,每鋪25 ~35 cm 稻草噴灑1 層菌液,每層均勻壓實,裝滿后高出窖口約35 cm,用塑料布密封,保證微貯窖內形成厭氧狀態(tài)。 在距窖四周1~2 m 處挖出1 條排水溝,便于積水排出,并且要經常檢查微貯窖不能漏氣[9]。
1.4 奶牛的飼養(yǎng)微貯稻草飼料在發(fā)酵30 d 后按18.18%日糧質量比例(每日10 kg)添加飼喂試驗組奶牛,對照組奶牛按常規(guī)方法飼喂等量的稻草秸稈(不發(fā)酵),每天分早、晚2 次飼喂,飼養(yǎng)時間均為30 d。 奶牛日糧組成見表1。
表1 試驗奶牛日糧組成 kg
1.5 奶樣采集試驗牛每天采用機械擠奶3 次(早、中、晚各1 次),采集時選取相同的乳房位置,每次采集250 mL。 把采集的奶樣裝入潔凈的瓶中,混合均勻,制成 250 mL 奶樣 3 份。 同時記錄每頭牛每日每次產奶量。 用丹麥牛奶自動分析儀分析牛奶成分,測定指標包括:乳蛋白、乳脂、乳糖含量。
1.6 數據處理試驗數據采用 Excel 2010 軟件處理,SPSS 17.0(T-test)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1 微貯稻草對產奶量的影響從表2 可見:經過30 d 的飼養(yǎng)實驗,試驗組總產奶量比對照組增加352.1 kg;日均產奶量比對照組增加1.46 kg,提高6.9%,差異顯著(P<0.05)。 表明奶牛飼料中添加微貯稻草可顯著提高產奶量。
表2 產奶量統(tǒng)計 kg
2.2 微貯稻草對乳品質的影響
2.2.1 對乳脂率的影響從表3 可見:對照組和試驗組乳脂率在實驗前后均無顯著變化,表明使用微貯稻草對乳中脂肪含量沒有影響。
表3 乳脂率統(tǒng)計
2.2.2 對乳蛋白含量的影響從表4 可見:試驗前,試驗組和對照組乳蛋白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后,試驗組比對照組提高7%,差異顯著(P<0.05)。 表明奶牛飼料中添加微貯稻草可顯著提高乳中蛋白質的含量。
表4 乳蛋白含量統(tǒng)計
2.2.3對乳糖含量的影響 從表5 可見:試驗前,試驗組和對照組乳糖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后,試驗組比對照組提高6.8%,差異顯著(P<0.05)。 表明在奶牛飼料中添加微貯稻草可提高牛乳中乳糖含量。
表5 乳糖含量統(tǒng)計
3.1 微貯稻草對奶牛產奶量的影響本試驗飼喂稻草微貯飼料的奶牛比飼喂稻草秸稈的奶牛頭日均產奶量提高 1.46 kg(P<0.05),與馬冬[8]、尚勇[9]、陳錫玲[11]等研究結果相似。 稻草秸稈微貯處理要求的條件并不嚴格,外界溫度在15 ℃以上即可進行制作,流程簡單,成本低,養(yǎng)殖戶也易接受。 因此,建議在水稻產區(qū)大力推廣應用稻草微貯飼料技術,以保證奶牛粗飼料的數量和質量。
3.2 微貯稻草對奶牛乳品質的影響牛乳化學成分有100 多種,主要由水分、脂肪、蛋白質、乳糖、鹽類、維生素和酶類等組成,其中脂肪占3%~5%,乳糖占4.5%~5%,蛋白質占2.7%~3.7%[12]。 本試驗結果乳糖含量在8.65%~9.28%之間,分析原因可能與試驗所用微生物制劑有關,因其本身含有大量蛋白質,發(fā)酵后分解出大量的糖和乳酸。 本試驗飼喂微貯稻對牛奶的乳蛋白和乳糖均有所提高,因此對牛乳品質也有所提升。 乳中脂肪是由瘤胃中飼料和其他含纖維素飼料發(fā)酵生成的脂肪酸乙酸酯和丁酸合成。 飼料中精料含量升高時,乙酸和丁酸的含量下降,丙酸的含量上升,繼而瘤胃pH 值下降,纖維素降解活性下降,使奶牛干物質采食量下降[13]。 本試驗中對照組與試驗組的精料是相同的,因而對照組乳中脂肪與試驗組無顯著差異。
本試驗表明,微貯稻草作為奶牛粗飼料優(yōu)于未處理的稻草秸稈,在奶牛日糧中按18.18%質量比例添加微貯稻草(每日10 kg),日產奶量提高6.9%;同時可改善乳品質,乳蛋白含量提高7%,乳糖含量提高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