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云
摘要:國家頒布的《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明確提出,培智教育課程設置要將教育與康復相結合,針對學生智力殘疾的成因,以及各個功能障礙,設定了培智生的生活適應課?,F實生活中智力低下的兒童生活的能力比較低。在日常生活中,生活質量也不高等實際問題,如何讓智障兒童立足社會,為了讓智力低下的學生立足于社會,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如何能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現在已經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我們根據學生的情況,自身的言語障礙,學生殘疾的情況進行研究,摸索和生活適應相結合,慢慢的融入生活適應課中,并合理的進行教學。才能培養(yǎng)學生必要的生活適應技能,矯正和改善他們的語言缺陷,發(fā)展健康的個性品質。
關鍵詞:培智;生活適應;實踐;語言訓練;朗讀練習;合作學習
為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針對現實生活中智障兒童生活適應能力低下,生活質量普遍不高等實際問題,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重視言語表達,將學生生活適應與培養(yǎng)語言能力相結合
智力殘疾的學生本來就有智力上就有的缺陷,現在人們都要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與人溝通交往來認識這個世界,用語言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所有智力兒童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語言缺陷,他們有的是想說但表達不清楚,語法錯亂,詞不達意,也有的學生是構音困難,他說不清楚也有口吃等情況。但是語言是人們用來進行思維的武器,一切掌握了語言的人都是用語言來思考問題。這些智力缺陷兒童被堵住了嘴巴,在學生的思維和智力發(fā)展情感表達上面套上一個新的枷鎖。語言是人類相互認識、交流思想的工具和橋梁。因此,培智教學中應該重視智障學生的語言表達訓練。
二、在生活適應課培養(yǎng)培智生語感,建立口語表達
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生活適應是人類賴以生存最基本的技能,培養(yǎng)智力低下兒童的勞動意識,和家適應家庭社會生活的能力但是我們特教工作者要達成的目標,學校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學校的特點和環(huán)境,來開發(fā)學生的潛力,需要設計一套可供學生學習的課程?!罢Z言訓練”課程就是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發(fā)展需求,結合學生個別化教育計劃的制定,有針對性地進行各種康復訓練輔導。也注重語言訓練融合到生活適應課當中,課程力求使學生的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復,受損器官和組織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所以語言訓練在日常生活適應課中是不可缺少的。
由于學生自身的智力缺陷,成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兒,要是它們真正的,融入主流,自謀出路,殘而不廢,自食其力,使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認識自己的價值,找到生命的意義,加強語言練習,將學生語言訓練與品讀課文內容相結合。智力低下的學生語言訓練的最佳手段就是讀書,而朗讀是學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因為智力低下的兒童大腦受損,所以他們的語言認知,語言表達都比正常的兒童發(fā)生的晚一些,慢一些。他們的表達能力理解能力也弱一些。而讀書是一種眼、口、耳、腦協同作用的創(chuàng)造性閱讀活動。
三、將學生的生活適應和語言訓練與完成學習任務相結合,提倡學生合作學習
生活適應課的教學內容任務都應該是他們力所能及的,這樣才能利于他們完成任務,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產生自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悅,形成獨立做事的能力。針對智障學生的學習水平,培智的教材盡可能校本化。設定一些適用于智力低下兒童閱讀方法,閱讀的內容有很多,《三字經》、《弟子規(guī)》等國學內容,古詩、童謠等富于音韻、富有情趣的兒童作品,還有那些朗朗上口的優(yōu)秀篇章等。前者可以聽說結合,說做結合。教師先說,或者放錄音,一句一句說,然后再讓智障學生學說。能完整說下來之后,適當加一些動作,如拍手說、跺腳說,兩人照鏡子說,接龍說,在游戲中說,這樣可以讓智障學生更好地學習語言。后者通過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自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選擇自己覺得合適的語氣、語調和語速來朗讀,讓智障學生更好地品讀課文內容,矯正發(fā)音,培養(yǎng)語感,陶冶情操。對于接受能力強的,要求高一些,讓他多做一些,教師給予指導;對能力差的、手腳不方便的、理解慢的,要求低一些,少做一些,教師多幫助一些。智障學生由于接受能力的局限性,學習任何一項技能都很困難。所以在教學上應采取一步一步地進行教學,每一步都做到準確無誤后,再把相鄰的環(huán)節(jié)結合起來,最后才能把所有的步驟綜合起來。據國內外專家合作學習理論與實踐的結果表明: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明顯地表現出優(yōu)勢:一是師生在合作性群體活動中,個體具有較強的工作和學習動機,能夠主動地相互激勵,相互體諒。二是個體間的信息交流機會多且比較通暢。以完成任務為目標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智障學生間構建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使智障學生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充分發(fā)揮智障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悅感,提高智障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使每一個智障學生不僅自己要主動學習,還有責任幫助其他同學學習,以全組每一個學生都完成學習任務為目標。教師則可以根據合作小組的表現進行獎勵,使教室里的學習充滿樂趣,可以用“比一比”、“賽一賽”的形式讓組與組之間展開競賽,營造全班學生為完成學習任務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結語:
智障學生由于長期生活在封閉的小圈子中,缺乏與人交往的經歷,缺少成功的體驗,往往產生自卑心理,形成不與他人交往的封閉自我的不良習慣。特別在人際交往中,智障生“說”的能力嚴重不足。
因此語言訓練對培智生在生活適應這能培養(yǎng)他們將來踏上社會后與各種人溝通交流的能力。有效的合作學習,能夠喚醒智障學生沉睡的潛能,開啟幽閉的心智。從事培智教育的教師在新的課程環(huán)境下,必須重新審視合作學習的價值,積極營造適合智障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真正為培養(yǎng)智障學生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服務,真正為他們今后在社會生活中適應競爭、學會生存奠定基石。
在實踐過程中,教師不但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而且還讓學生把做的過程說出來,達到二者的有機統一。要求教育者事先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用準確而明了的語言說清楚,使學生聽得懂、記得住,不僅有利于學生對勞動技能的掌握,而且還有助于矯正他們的言語障礙,促進他們心智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輝.培智學校生活適應課的實踐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