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娥
【摘 要】 漢語拼音是小學生初入學階段語文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漢語拼音是抽象的符號,既不表音也不表意,再加上一年級學生年齡小,不易識記。如何使?jié)h語拼音教學富有趣味,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呢?在課堂實踐中,教師感受到,兒歌以其兒童化的語言、朗朗上口的節(jié)奏感能迅速被孩子們接受,在拼音教學中營造有趣的課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 拼音教學;兒歌;興趣
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幫助學生識字、正音,還會影響學生的閱讀、寫話。但漢語拼音是一種表音符號,這些符號是抽象的,因而比較難記,也容易混淆。而一年級的孩子才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年齡小,有些學生以前從未接觸過拼音,卻要在一個半月時間里學會漢語拼音,難度可真不小。如何使?jié)h語拼音教學富有趣味,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呢?在課堂實踐中我感受到,兒歌以其兒童化的語言、朗朗上口的節(jié)奏感能迅速被孩子們接受,在拼音教學中營造有趣的課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用兒歌來讀準音
“張大嘴巴a a a,圓圓嘴巴o o o,扁扁嘴巴e e e”,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拼音入門兒歌。孩子們學完后,我發(fā)現o的讀音出現了不一樣,有的小朋友讀“喔”,也有小朋友讀“屋,歐”,怎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一問,原來有的小朋友在家里學過了,有的小朋友肯定地說:“爸爸媽媽就是這么教的?!边@時候兒歌就派上了用場。我們知道單韻母o的發(fā)音特點是嘴唇攏圓,自始至終口型不變,舌位不移,所以結合口語發(fā)“喔”是對的,而“歐,屋”的音節(jié)分別是“ou,wu”。我給學生做示范,讓孩子們觀察嘴形,發(fā)o時是不變的,而發(fā)“ou,wu”時嘴形在變化。我問大家:剛 剛哪個音是圓圓嘴巴呢?孩子們看清以后都笑了,都說是“喔”,我再次強調“圓圓嘴巴o o o”,孩子們努力聚攏起圓圓的小嘴巴和我開心地讀著。我還讓他們把讀音兒歌告訴教錯了的爸爸媽媽,給爸爸媽媽當一回小老師,孩子的積極性可高了。
在拼讀音節(jié)時,一開始我給孩子講方法、做示范,讓孩子觀察我的口形是如何從聲母變化到韻母的,孩子是跟著我學一個讀一個,比較機械,費時又費力。后來我給了孩子一個兒歌“聲母輕,韻母重,兩音相連猛的一碰”,讓孩子用這個方法自己拼讀音節(jié),雖然孩子有拼錯的,但是他們根據兒歌指導的方法不斷嘗試拼讀,越拼越正確,越拼越熟練,越拼越帶勁,真正讓我感受到兒歌在拼音教學中的魅力。
二、用兒歌來寫好字母
正確規(guī)范的書寫拼音字母從“a”開始,最初在指導的時候,我苦口婆心地反復強調:“a,兩筆寫成,占中格。先寫左半圓,再寫豎右彎。整個字母要占滿格。”之后范寫,讓學生描紅、臨寫,結果仍是出現了千奇百怪的“a”,胖的,瘦的,扁的,圓的,歪的,斜的……正確工整地書寫拼音字母,記住筆畫、筆順和字母在四線格里的位置,對于剛入學不久的孩子來說實在不是一件易事。后來我用這樣的兒歌講清要點:“拼音樓,有三層,胖子都住第二層。”胖子,指的是拼音字母中的半圓部分,書寫時,a,b,d,p,q,g的半圓都占中格。這句兒童化的語言逗笑了孩子,也教給了大家字母的占格規(guī)律。再指導“a”時,一邊范寫一邊說:“左半圓,有禮貌,先和二線碰個面,再和三線打招呼?!痹趦焊璧囊I下,孩子們寫得更有方法,更有自信了,經過練習,孩子們的“a”果然變得飽滿起來。
三、用兒歌來學標調
在學習聲調時,我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就是“a,o,e,i,u,ü”到商店里買帽子,四頂帽子不同樣,戴上帽子會變魔術,于是我讓孩子們聽聽戴上帽子后讀音的變化,孩子們紛紛找出不同,最后我給大家總結一首兒歌“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孩子們一邊讀,一邊動手畫一畫帽子的標志,興趣高漲。在學到復韻母時,“聲調小帽該戴在誰的頭上?”這個問題我也給孩子們一個兒歌:“有a找a,沒a找o e,i u都有標后面?!弊x完兒歌后,我就讓孩子們想一想:小帽戴在誰頭上?孩子們一下就能找到。有了兒歌,標調變得特別簡單。
四、用兒歌來認準ü
小ü的兩點在拼讀音節(jié)時有時候會沒有,和u產生混淆。那么什么時候有點,什么時候沒點呢?我選擇用兒歌來幫助孩子。如在初學整體認讀音節(jié)“yi wu yu”時,我講了一個故事:放學了,三個小朋友i、u、ü在校門口等家長來接。u的媽媽大w來了,牽著她的手回家了(出示整體認讀音節(jié)wu)。不一會兒,i的媽媽大y也來了,正準備牽手回家(出示yi),這時,ü嗚嗚地哭了起來。大y看見了,急忙走過去,安慰道:“不哭不哭,阿姨先送你回家?!甭犃舜髖的話,ü急忙擦干眼淚,拉著大y的手高興地回家了(出示yu)。當時孩子們就表現得很感興趣,我乘勢就把這首兒歌講出來:“i u ü,齊步走,大y、大w來帶頭,大y帶小i,大w帶小u,小ü眼淚擦干凈,跟著大y一起走?!边@樣孩子不僅記住了故事,還易于接受,記得快、記得牢。同樣在“j,q,x,y”和“ü”的拼讀教學中,我除了給孩子講故事,也編了兒歌“j q x,小淘氣,見到魚眼就拿去。”“大寫的y,也淘氣,見到魚眼也拿去?!边@些朗朗上口的兒歌不僅教會了學生認出音節(jié)中的“ü”,還讓學生掌握牢固,即使隔了很久,忘記了,但只要一提起兒歌,就又立刻記起來了。
課堂實踐證明,在一年級的拼音教學中,利用兒歌教學能有效分散難點,使學生在玩轉兒歌中學會拼音,在輕松易學的環(huán)境中感受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參考文獻】
[1]魏學艷.在快樂中學習漢語拼音[J].科技視界,2015(13).
[2]李國琴.突破漢語拼音教學難點的有效方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