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劉
(霍邱縣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安徽霍邱 237200)
荃優(yōu)絲苗是安徽荃高科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育的荃9311A與五山絲苗組配而成的秈型雜交稻,該品種具有高產、抗病、優(yōu)質等優(yōu)點。2016年通過長江中下游審定(國審稻2016028),通過安徽審定(皖稻2016020),通過江西審定(贛審稻 2016013);2017 年通過廣西審定(桂稻2017051號);2018年通過長江上游審定(國審稻20180012)。荃優(yōu)絲苗是荃銀高科主售品種之一,年推廣面積在6.7萬hm2以上。該研究設置3種不同的栽插密度和施肥水平,研究大田生產中不同栽插密度與施肥水平對荃優(yōu)絲苗產量的影響,旨在探索荃優(yōu)絲苗高產栽培技術,為其推廣提供技術參考。
該試驗材料為秈型雜交水稻品種荃優(yōu)絲苗。
采用二因子完全隨機區(qū)組設計法,選取栽插密度和施肥水平2個因子進行研究,每個因子設計3個水平,即栽插密度:22.5萬、25.5萬、30.0萬穴/hm2,每穴栽1粒谷苗;施肥(純 N)水平:150.0、187.5、225.0 kg/hm2。3次重復,區(qū)組內各處理隨機排列。小區(qū)長6.67 m,寬2 m,小區(qū)面積13.34 m2。區(qū)間隔埂全部用地膜包裹隔離,防止肥水相互滲透,各小區(qū)單獨排灌。
本田施肥按設計要求分小區(qū)分次施用,N、P2O5、K2O用量比例為1∶0.6∶1。氮肥按5∶2∶2∶1的比例作基肥、分蘗肥、促花肥和?;ǚ适┯?,磷肥和70%的鉀肥作基肥施用,30%的鉀肥作?;ǚ适┯茫倩ǚ屎捅;ǚ史謩e在二次枝梗及穎花原基分化期和花粉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期后施用。
移栽時選擇生長一致的10棵秧苗作為觀察記載株,并定株編號,定時記載莖蘗數(shù)。以記載株的總有效穗10%見穗為始穗標準,70%~80%抽穗為齊穗標準。成熟時各處理取代表性植株10穴進行室內考種,收獲時各小區(qū)單收、單脫、單曬、分別稱量計產。
不同栽插密度與施肥水平對產量的影響結果見表1。從表中可以看出,3種栽插密度的平均產量間差異均不顯著,但是以25.5萬穴/hm2的處理產量最高,達9 764.5 kg/hm2,相比其他2個栽插密度的處理,分別增產6.9%和5.6%。在肥力水平較低的情況下,栽插密度為30.0萬穴/hm2的處理水稻產量比栽插密度為22.5萬穴/hm2的處理高,而在肥力水平較高的條件下,栽插密度為30.0萬穴/hm2的處理水稻產量比栽插密度為22.5萬穴/hm2的處理低。
由此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圍的施肥水平下,秈型雜交水稻品種荃優(yōu)絲苗作中稻栽培,適宜的栽插密度約為25.5萬穴/hm2,過稀或過密均不利于高產。
表1 不同栽插密度與施肥水平對產量的影響
由表1還可以看出,不同施肥水平對產量的影響較大。氮肥施用量為225.0 kg/hm2的處理產量最高,達10 069.0 kg/hm2,比氮肥施用量為150.0 kg/hm2的處理增產17.6%,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施純氮150.0 kg/hm2和187.5 kg/hm2的2個處理間達顯著水平,而施純氮225.0 kg/hm2和1 87.5 kg/hm2的2個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從產量的趨勢看,栽插密度為22.5萬、25.5萬穴/hm2時,隨著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產量有增加趨勢,但栽插密度為30.0萬穴/hm2時,產量隨著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減趨勢。這說明荃優(yōu)絲苗較高密度栽培時,氮肥施用水平不能過高,否則會降低產量。由此也說明荃優(yōu)絲苗作為中稻栽培,目標產量在10 500 kg/hm2左右時,如果栽插密度控制在22.5萬~25.5萬穴/hm2的水平,則適宜的氮肥施用水平為225.0 kg/hm2,氮肥施肥過多或過少均不利于產量的提高。當然,從試驗結果的趨勢上發(fā)現(xiàn),如栽插密度再稀,通過增施一定量的肥料,仍可達到增產效果,這也和超稀栽培的肥水管理相一致。
秈型雜交水稻品種荃優(yōu)絲苗不同栽插密度間產量均存在差異,但差異不顯著。在一定施肥水平范圍內,適宜的栽插密度為25.5萬穴/hm2左右,過稀或過密均不利于高產。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其產量差異也較大。較稀密度下,隨著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產量呈增加趨勢;高密度栽培時,氮肥施用量不能過多,否則會降低產量。綜上,荃優(yōu)絲苗作中稻栽培,目標產量在10 500 kg/hm2左右時,栽培密度應控制在25.5萬穴/hm2以內,則適宜的施肥水平為施純氮225.0 kg/hm2左右,過多或過少均不利于產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