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勇林
【摘 要】足球運動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和極強的競爭性,不僅是體能的運動,還是非常能開發(fā)智力的一種運動。由于諸多客觀的原因,我國的足球教學還不是十分普及。但是,參與式體育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培養(yǎng)學生對于足球運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吸引廣大小學生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我們廣大體育教師在運用參與式教學理論指導體育教學時,特別需要注意,即使是參與式的教學,學生也應該是“自愿接受”而不是“被動灌輸”。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足球游戲;心態(tài);技能;興趣
足球運動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和極強的競爭性,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愛。但在我國,相對于籃球運動,喜愛足球的人總體上明顯偏少。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足球的場地、器材相對于籃球運動較少,難以常態(tài)化地開展足球運動,另一方面可能是足球方面的專業(yè)教師缺乏,即使有,也主要是讓學生“踢”,基本還是放羊式,很少注重技術的提高;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毋庸諱言,就是我國過于強調文化學習,體育讓位于應試;不少學校也擔心安全問題,足球課能少上就少上,能不上就不上,家長高興,學校無憂,足不足球,無甚緊要。
其實,足球不僅是體能的運動,還是非常能開發(fā)智力的一種運動,把足球運動和文化學習對立起來是不正確的。我們廣大體育教師要充分理解小學體育課中開展足球教學的重要意義,在有限的條件下,把小學足球教學搞好。在多年的小學足球教學經歷中,我感覺參與式體育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對于足球運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吸引廣大小學生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使他們具有健康的體魄、敏捷的思維,良好的合作意識等,將來成長為具有高素質、高智商以及高情商的國家公民;同時,對推動全面健身運動,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具有極大的意義。
一、參與式教學理論的關鍵點
體育課中的參與式教學,是指在體育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通過組織、設計“游戲”的形式,應用多樣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促使學生對教學的內容有深刻的領會和有效的掌握。它能營造民主、和諧、熱烈的教學氛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合作或協(xié)作中享有平等的學習機會,都有所收獲,有所成長。
雖然,參與式教學法嚴格來講必須是正規(guī)的參與教學法,但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因為學生心智的特殊性,我一般采用的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加入參與式教學法的元素,用傳統(tǒng)教學輔助參與式教學,兩者兼顧,突出參與式教學,避免一放就亂,一抓就死的教學氛圍。
參與式教學法是目前國際上普遍倡導的一種教學、培訓和研討的方法,我們小學生能夠在明確的教學目標指導下,在民主、寬容的課堂環(huán)境中,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獲取知識并發(fā)展能力,同時也推進、生成課堂教學。
二、參與式教學在足球游戲中的實踐
體育,就是身體方面的培育,首先通過身體的接觸、參與,進而影響精神,促進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體”就要體驗,參與。體育教學不能單純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說教式”的教學方法,必須身體力行,想通過簡單的聽、說、識記來學習、掌握體育知識,發(fā)展體育技能,促進身心健康,簡直是癡人說夢。體育教學需要學生的親身體驗,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對于小學生而言,開展游戲活動,是最容易吸引學生參與,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途徑。那么,如何在足球游戲中貫徹參與式的教學理念呢?
1.在參與中調整心態(tài)
小學體育課上,作為老師的我如果說,這節(jié)課自由活動。結果發(fā)現(xiàn),在玩籃球的男生遠遠多于玩足球的男生。我問玩籃球的同學為什么不玩足球呢,結果他們說,足球單調,太慢了,踢了好久還進不了一個球,不過癮,而且那么大的場地,人少了玩不起來;籃球好玩,一會就能進球,而且兩個人都可以打。如何矯正學生對足球運動的偏見呢?
百聞不如一見,百猜不如一驗。我組織大家參與足球游戲活動,首先,看看是用手運球快,還是用腳運球快。大家在游戲中感受到,用手運球,球有個上下的垂直運動,耗費時間,而且每運一下,人要跟上,不是球等人,就是人等球;而用腳運球時,球基本是水平運動,人總體上是在追球,相比籃球而言,足球比籃球快。其次,把學生分成六組,1、2組的同一序號的同學互相對抗,展開比賽,3、4組,5、6組也如此。同學們在參與足球游戲之后發(fā)現(xiàn),人少了,足球同樣可以玩,甚至兩人在足球中的拼搶比在籃球中的拼搶更激烈,更過癮。
事實勝于雄辯。學生們在親自參與足球游戲活動中感受到足球的魅力,雖然足球水平和籃球水平的有限,可能影響了對足球與籃球差距的真正認識,但至少在這個年齡階段、這個成長階段,糾正了對足球游戲的偏見,調整了參與足球游戲的心態(tài),為下一階段的足球學習開了好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在參與中掌握技能
小學生的足球游戲要開展得有質量,必須要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足球技巧,使他們具備一定的足球基本功,比如傳球、停球、運球、顛球。這些技巧講解、示范當然必要,但如果沒有學生的參與、感受、領悟,是難形成有效的良好習慣的,是難以使學生形成真正能力的。足球游戲,必須參與,必須體驗。
比如傳球,我先讓學生看一段足球比賽的視頻,讓他們觀察,球場上運動員的傳球特點,然后請他們圍繞“他們是怎樣傳球的”暢所欲言。接著我作補充,足球比賽中,球有時候是從地面上滾過來的,有時候是從空中飛過來的。你們是喜歡使用地面?zhèn)髑颍€是偏愛空中傳球?回答之前,我讓同學們分別捉對嘗試地面?zhèn)髑蚝涂罩袀髑?,不久,他們就得到共識:地面?zhèn)髑蛴糜诰嚯x近的情況,容易傳到位;空中傳球用于距離比較遠的情況,誤差比較多,且容易被對手搶斷。我非常認同,并毫不吝惜地給予贊賞。之后,我介紹地面?zhèn)髑虻娜N基本技術——推傳球、腳外側傳球和腳底傳球。學生們躍躍欲試,早已按捺不住,我乘機讓他們進場,參與傳球游戲的體驗。同時我也聲明,怎樣傳球需要根據當時情況以及球要滾動的距離來作出決定,傳球不排除一些“絕技”,但首先要熟悉這三種基本技巧,然后才會有急中生智、恰到好處的精妙傳球,不要操之過急。學生想玩“花”、吸引別人注意,在同學中顯擺的情況明顯就減少了。
同樣,停球、運球、顛球的基本技術,也是先參與、感受,然后講解、提醒,接著再參與、體驗,從而在兩次參與中對比,感受到理論指導的重要性和實踐檢驗真理的科學性。
3.在參與中激發(fā)對足球游戲的興趣
小學生之所以喜歡上體育課,主要的目的就是“玩”“放松”,如果他們體育課上的參與式教學都以探索知識、鍛煉技能為目標,他們會厭倦的。所以在功利性的參與式教學之外,我們不妨也偶爾來些放羊式的參與式教學,以激發(fā)他們對體育課,對足球運動的興趣,不作過多的技術要求,讓他們去“實戰(zhàn)”,去摸索。
比如運球教學時,讓他們參與開展“推球進洞”的游戲,看誰推的越快,進的越多?;蛘唛_展“踢蜈蚣”的游戲,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排成“一字長蛇陣”,陣尾的同學用腳運球到陣前,再傳給新的陣尾的同學,如此循環(huán),看哪一組的陣型移動最快。這樣,既有個人的游戲競賽,又有小集體的比拼,學生積極參與,互相不服輸,體育課上得精彩、激烈,以至于后來上體育課大家站隊時總有同學問:“老師,今天有什么游戲比賽活動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濃厚的參與興趣,我們體育老師還擔心教學任務完不成嗎,完成得不好嗎?!
三、結束語
小學體育課的參與式教學,既要為知識、為技能,但又不能只為知識、為技能,興趣是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巨大推動力。小學生的足球游戲需要參與式教學,小學生的其他體育教學也需要如此,只是,我們教師要注意,別把參與式教學弄成灌輸式教學的變形,直奔主題地參與,有時看似“無用之用”的參與式教學,也許更能調動學生積極探求知識、培養(yǎng)技能。簡言之,即使是參與式的教學,學生也應該是“自愿接受”而不是“被動灌輸”。
(江蘇省南通市五山小學,江蘇 南通 22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