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華
桂林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重癥醫(yī)學科,廣西 桂林 541001
重癥肺炎形成的大量痰液阻塞呼吸道,導致呼吸困難并發(fā)感染,進展快、病死率高,傳統(tǒng)吸痰方式無法有效清除呼吸道濃稠黏液,抗生素治療也難以控制肺部感染[1]。纖維支氣管鏡在呼吸科治療肺部疾病中應用廣泛。本研究采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NAC)聯(lián)合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方案治療重癥肺炎患者,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本院ICU收治的重癥肺炎并行機械通氣患者進行觀察,診斷嚴格按照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臨床實踐指南標準[2]。將100例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齡(53.38±5.69)歲;觀察組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齡(55.67±4.5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機械通氣、抗感染、纖維支氣管鏡吸痰和肺泡灌洗,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NAC溶液局部注入,方法如下?;颊呔植柯樽砗髮lympus纖維支氣管鏡經(jīng)鼻腔或口腔人工氣道插入,用37 ℃生理鹽水10-20 mL依次灌洗各支氣管,80-120 mmHg負壓吸引出氣管內分泌物及痰痂送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反復灌洗4-6次,將300 mg NAC溶液加至0.9%氯化鈉溶液10 mL中2-3次注完,每次5 mL。操作中嚴密觀察有無并發(fā)癥出現(xiàn)。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治療效果,評價病程中各項指標。評價標準:顯效:治療后無發(fā)熱癥狀,偶爾咳嗽,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正常,肺部CT示肺部體征基本消失;有效:治療后仍有發(fā)熱癥狀,咳嗽較前好轉,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有所下降,CT示肺部體征部分消失;無效:治療后指標無改善或患者死亡。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分析,治療效果用(n,%)表示,并用χ2檢驗;病程評價用(Mean±SD)表示,并用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照組顯效24例,有效19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86.0%;觀察組顯效33例,有效1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0%(χ2=9.31,P=0.01)。觀察組療效高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病程評價 評價兩組患者各病程,對照組住ICU時間(16.63±4.27)d,機械通氣時間(12.16±3.65)d,抗生素使用時間(22.57±4.03)d,住院時間(27.87±3.16)d;觀察組住ICU時間(13.28±3.67)d(t=6.39,P=0.01),機械通氣時間(9.84±3.23)d(t=5.75,P=0.01),抗生素使用時間(17.29±3.96)d(t=6.92,P=0.02),住院時間(22.49±3.03)d(t=5.36,P=0.02)。觀察組病程均少于對照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有效清除氣道分泌物、維持氣道通暢和控制感染是治療重癥肺炎的重要措施。纖維支氣管鏡吸痰及肺泡灌洗可直視下清除氣道分泌物、痰痂、血痂等,清除病原菌及炎癥產(chǎn)物,改善通氣,促進肺炎快速好轉;NAC溶液能使痰液中糖蛋白二巰鍵斷裂,降低肺泡蛋白酶活性,裂解黏液蛋白迅速溶解濃稠分泌物,同時做為抗氧化劑能促進致炎因子釋放,升高抗感染相關抗體,減輕炎性反應和黏膜刺激,有利于控制感染[3]。機械通氣因呼吸管路長、生理死腔增大導致霧化吸入NAC溶液時無法有效到達局部獲得理想效果,纖維支氣管鏡局部注藥方式可將安全劑量的NAC有效作用于病變最明顯的地方,氣道黏膜刺激小且顯著增加血藥濃度,縮短吸收時間,使作用最大化,明顯提高療效且安全可靠;但有創(chuàng)治療可出現(xiàn)心律失常、出血、心臟驟停等并發(fā)癥,必須嚴格操作規(guī)范[4]。本次研究給予NAC溶液聯(lián)合治療,提高觀察組療效至96.0%;各病程均少于對照組,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NAC溶液聯(lián)合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能顯著提高重癥肺炎患者的治療效果,增強抗炎效果,減少癥狀時間,縮短住院日,改善病程,促進患者康復,值得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