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學倫理學批評視閾中的《雷雨》

      2020-03-01 01:37:17劉紅霞陳媛華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0年7期
      關鍵詞:倫理選擇悲劇性雷雨

      劉紅霞 陳媛華

      摘 要: 文學倫理學批評是一種從倫理視角閱讀、分析和闡釋文學的批評方法。它跳出道德批評范式,由孰對孰錯的評介,轉(zhuǎn)向?qū)惱磉x擇的闡釋,為文學批評提供了新的認知角度。本文便從文學倫理學批評視角對曹禺先生的經(jīng)典作品《雷雨》進行了新的審視,從門當戶對的倫理環(huán)境、母子亂倫的倫理選擇以及血親相戀的倫理悲劇三個層面對文本進行了分析和闡釋,為《雷雨》提供新式解讀的同時,凸顯了其道德教誨價值。

      關鍵詞:《雷雨》 倫理環(huán)境 亂倫禁忌 倫理選擇 悲劇性

      引 言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第一部話劇,它一經(jīng)問世,便震驚了整個文壇,被譽為“中國話劇現(xiàn)實主義的基石”,并不斷地被搬上舞臺和銀幕,成為經(jīng)典之作。《雷雨》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沉悶夏日的故事,魯四鳳的母親從濟南回家探親,被周公館的太太周蘩漪請來做客,卻與周家主人周樸園不期而遇。原來魯媽三十年前曾與周樸園相戀,并生下兩個兒子,即周萍與魯大海,然而周樸園在大年三十晚上將魯媽(侍萍)趕出了周家,魯媽只身帶著大海遠走他鄉(xiāng)。孰知,他們的這次相遇打破了周、魯兩家的安寧,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而魯媽與魯貴的女兒四鳳在周公館做幫傭,并與大少爺周萍相戀,周樸園與蘩漪的兒子周沖也對四鳳懷有好感,此外,周萍與蘩漪也有著不正當?shù)年P系。隨著真相的不斷暴露,所有矛盾終于在一個雷雨交加的晚上爆發(fā),最終導致了四鳳和周沖的觸電身亡、周萍的飲彈自盡、大海的離家出走、魯媽和蘩漪的精神失常,只剩下周樸園一人來承擔孤獨。

      關于《雷雨》的研究已有很多,包括文學方向的研究、語言學方向的研究、教育學方向的研究以及社會學方向的研究。文學方面有涉及《雷雨》神秘色彩的解讀、人物形象的研究、命運觀的分析以及亂倫角度的對比分析等。這些解讀與闡釋無疑具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它們不僅豐富了戲劇中的人物形象,拓展了作品的寬度與深度,而且為讀者提供了新的理解思路,這正是文學批評的重要價值所在。而從提供新的闡釋角度來講,《雷雨》中所呈現(xiàn)的明顯倫理道德傾向,使得借助文學倫理學批評分析文本具有了一定的意義和可能性。

      文學倫理學批評是由聶珍釗先生首先提出來的一種文學批評方法,它不是一種隨意的文學評價,而是有著自己的適用范圍和批評術(shù)語,例如文學倫理學批評與文學倫理學就屬于不同的概念?!段膶W倫理學批評導論》指出:“文學倫理學是一門運用倫理學知識解決文學道德問題的學科”a,屬于倫理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作家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的道德立場、讀者閱讀文學作品的道德情感以及文學批評的道德標準等問題。而“文學倫理學批評是一種從倫理視角閱讀、分析和闡釋文學的批評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和解釋文學作品”b。 此外,文學倫理學批評形成了道德教誨、倫理環(huán)境、倫理選擇、倫理兩難、人性因子、斯芬克斯因子等一系列批評術(shù)語,很好地規(guī)范了文學倫理學批評的使用范圍和批評范式。筆者認為,文學倫理學批評有兩點尤為重要。其一,從文本當時的倫理環(huán)境出發(fā),而非現(xiàn)代人的倫理觀念進行分析。其二,提倡闡釋批評。文學倫理學批評跳出傳統(tǒng)批評范式,由孰對孰錯的主觀評價,轉(zhuǎn)向?qū)惱磉x擇的闡釋。為什么這樣選擇?選擇過程中經(jīng)歷了怎樣的掙扎?這些選擇是否符合當時的倫理規(guī)范?以及這樣的倫理選擇對讀者有著怎樣的教導作用?這是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精華部分,值得注意。

      一、門當戶對的倫理禁忌

      中國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而儒家的“三綱五?!痹谀撤N程度上是等級觀念的維護者,所以說,等級觀念在中國是根深蒂固的,是人們隱形的交往準則。反映在婚姻問題上,便是門當戶對、明媒正娶,它們像倫理禁忌一樣是不容僭越的,這在《雷雨》中也有所體現(xiàn)。故事發(fā)生在一個悶熱的夏日,沒有提及具體年代,不過細心的讀者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作者已經(jīng)將故事的倫理環(huán)境蘊含在了場景的描寫以及人物的言行之中。序幕部分提到,周公館的門上雕琢的是半西洋化的舊花紋,“壁龕上大半滿嵌著細狹而高長的法國窗戶”c。這樣的裝飾讓人不由得猜想,這房子的主人“多半是中國的老留學生,回國后又富貴過一時的”d。作者既然提到了具體的西洋化商品和老留學生的生活,想必主人公體驗過或者接觸過那樣的生活,即在當時的社會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西方化商品和出國留學的現(xiàn)象。據(jù)記載,中國最早的一批留學生可追溯到1872年那批由政府派出的留美學生,他們被送出國時只有十歲到十六歲,由此可以推測,《雷雨》中所謂的“三十年前”,應該是指19世紀八九十年代,而“三十年后”,即故事發(fā)生的時間自然過渡到了20世紀初期。此外,蘩漪穿的是鑲嵌著銀灰色花邊的旗袍,這也較為符合她作為中國舊式女性的風格,而周沖穿著西服與同學打網(wǎng)球以及魯大海否認“少爺”的稱呼,顯示出他們對西方新思想的吸收和接受,這與西方列強的入侵以及1919年爆發(fā)的新文化運動是相吻合的。故事發(fā)生在山東,這也是不容忽視的倫理環(huán)境,因為山東不同于東南沿海地區(qū),它的思想總體而言是較為保守的。雖然受到新思想的沖擊,但是封建思想,特別是儒家的倫理觀念依舊占據(jù)著主導地位,門當戶對與重男輕女的等級思想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倫理選擇,這是解讀《雷雨》的重要切入點。

      作為矛盾的起點,周樸園一出場便被貼上了負面人物的標簽?;蛟S,當我們回歸當時的倫理環(huán)境,他可以擁有自己的聲音。周樸園是在德國留過學的老留學生,他接受了西方的自由、民主思想,所以能夠拋開自己的少爺身份,與身為侍女的侍萍相戀。那時他們的感情是真摯的,周樸園真心愛著侍萍,侍萍也心甘情愿地與他發(fā)生關系,并且在沒有名分的情況下生下周萍和大海。但是,他們兩個能夠在一起應該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前提,那就是周家人不知道他們之間的關系。然而,好景不長,侍萍與周樸園的戀情最終還是暴露了出來,而作為一個有頭有臉的大家族,周家是決不允許侍萍嫁入周公館的。這時的周樸園面臨的是一個倫理兩難的境地:選擇侍萍,還是選擇家族?如果說周樸園與侍萍相戀是自由意志選擇的結(jié)果,那么放棄侍萍則是理性意志選擇的結(jié)果,因為他認識到了封建倫理力量的強大和家族壓力的迫切。作為周公館的接班人,即使他選擇與侍萍私奔,也逃不出家族的影響范圍,周家總會找到他們,將孩子和周樸園帶回周公館,到頭來侍萍依舊一無所有,甚至是“聲名狼藉”。假若他們逃到一個沒人找得到的地方,過隱姓埋名的生活,但是切斷了經(jīng)濟來源的他們,怎么養(yǎng)活兩個年幼的孩子?怎么給予他們最好的教育?這些現(xiàn)實問題是必須要面對的。要知道,子君和涓生出走之后,就是因為經(jīng)濟問題和兩人之間越來越大的思想差距而分道揚鑣的。此外,周樸園不得不考慮家族的問題,父母送自己出國深造,為的是更好地繼承家業(yè),將周家發(fā)揚光大。然而,自己卻為了一己之情一走了之,完全不顧及年邁的父母和整個家族的生死存亡,在封建禮教格外森嚴的舊中國,這無論如何都算不上明智之舉。

      或許周家對周樸園妥協(xié),同意侍萍嫁入周公館,然而,以她的身份,只能做妾,依然得不到家族的認可和尊重。周家必然會給周樸園娶一位門當戶對的小姐為妻,這種光景對沒有家庭背景的侍萍來講,猶如進入不見天日的囚籠,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經(jīng)過掙扎與深思,周樸園最終還是向封建倫理屈服了,他狠心地將侍萍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趕出周家,并娶了一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為妻,他希望以這種決絕的方式讓侍萍忘記他,遠離這個滿是壓抑和罪惡的地方。本想給侍萍自由,沒想到迎來的卻是她的“死訊”。離開侍萍以后的周樸園是空白的,讀者不知道他過得幸福與否,但是他一直保留著侍萍用過的家具和夏天關窗戶的習慣,用這樣的方式來紀念她?;蛟S在得知侍萍已經(jīng)去世的那一刻,真正的樸園也隨她去了,存在的只是一具軀殼,沒有了感情和快樂,有的只是仇恨、金錢和家族秩序,變成了封建倫理的受害者和衛(wèi)道士,成就了更多的悲劇。

      即使到了周沖與四鳳的時代,這種門當戶對的倫理秩序依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當周沖告訴蘩漪他喜歡四鳳的時候,蘩漪告訴他,四鳳是個沒受過教育的下等人,別人知道了會說閑話。即使周沖不在意別人的眼光,蘩漪也不同意他娶四鳳,而且警告他“父親的一句話就把你所有的夢打破了”e。以她當時的狀況,如果同意周沖娶四鳳為妻,她就有機會將四鳳從周萍身邊支開,滿足自己的私心,即使面對這樣的誘惑,蘩漪依然不同意周沖追求四鳳??梢?,門當戶對在當時的婚姻問題上是必須遵守的倫理法則。其實,從周沖身上可以看到周樸園當年的情形,當他告訴父母自己喜歡侍萍的時候,得到的是同樣不容置疑的否定,甚至是比周沖的答案更決絕、更殘忍。人在變,世道也在改變,但是倫理規(guī)則是不容侵犯的,三十年前如此,三十年后依然如此。

      愛情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那種倫理環(huán)境容不下少爺與丫鬟這樣不登對的婚姻,周樸園的選擇證明,無論他們做出怎樣的選擇,最后的結(jié)局都是悲劇性的,因為封建禮教的勢力太過強大,他們?yōu)榱司S護等級秩序,必須清除這些不符合“倫理規(guī)范”的社會行為,以警示其他人。

      二、母子亂倫的倫理選擇

      根據(jù)弗洛伊德的解釋:“最早和最重要的禁忌是圖騰的兩個基本定律:禁止殺害圖騰動物和禁止與相同圖騰(部落)的異性發(fā)生性關系?!眆后來的亂倫禁忌是出于對亂倫的畏懼,因為它將打破代際之間的秩序,造成家庭角色的混亂。這種畏懼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不成文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成為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波蘭人類學家布羅尼斯拉夫·馬凌諾斯基認為:“任何形式的文明中,如果其風俗習慣、道德和法律允許亂倫,那么家庭便不能繼續(xù)存在。”g列維·斯特勞斯將亂倫禁忌視為“由‘畜生變?yōu)橛形幕娜祟惖姆椒ā県??梢?,禁忌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出于敬畏,出于生活秩序的需要,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jié)晶,而亂倫則是禁忌中最為忌諱的行為。違背倫理禁忌勢必受到懲罰,這也是《雷雨》帶給讀者的道德警示。

      周萍一開始就知道引誘繼母是違背倫理綱常的,那為何明知故犯?因為他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懷,對冷酷的父親產(chǎn)生了極度的憎惡感。他希望父親死,為了報復他,“就是犯了滅倫的罪也干”i??梢哉f,當時的周萍被仇恨沖昏了頭腦,獸性因子占據(jù)了主導地位,簡單地認為,占有繼母就是在報復父親。所以,他“義無反顧”地去引誘蘩漪,并不是出于內(nèi)心的愛慕,而是出于仇恨的沖動抑或是出于對蘩漪的同情。然而,隨著人性因子的逐漸增強,他認識到父親除了有一點倔強和冷酷之外,是一個無瑕的男子,他佩服父親能夠“抱著一件事業(yè)向前做,能依循著一般人所謂的‘道德生活下去,成為‘模范家長”j,而自己卻這么卑鄙地勾搭自己的繼母,并將她“引到一條母親不像母親,情婦不像情婦的路上去”k,這種罪惡感占據(jù)了他的內(nèi)心。所以,他決絕地與蘩漪斷絕這種不自然的亂倫關系,將自己從亂倫的泥潭中拯救出來,哪怕是到煤礦上去工作,也要逃離蘩漪的糾纏,這正是周萍理性的地方。

      相對于周萍的改變,蘩漪自始至終都生活在獸性因子的支配之中。當時的她已被周公館的生活折磨殆盡,是周萍將她重新拯救了過來,給了她生活的溫存和愛情的火焰。所以,她不懼怕周樸園冷酷的折磨,但是害怕周萍怯懦的拋棄。為了和周萍在一起,她可以裝神弄鬼,可以忍受魯貴的威脅,可以無情地辭退四鳳,甚至冒雨跟蹤周萍去四鳳的家里。得知周萍要帶四鳳離開周公館的時候,她完全失去了人的倫理觀念和理智,將其與周萍的亂倫關系公之于眾。正如曹禺在《雷雨序》中所聲稱的,蘩漪的性格是最“雷雨”的,她“要如雷電般轟轟地燒一場,中間不容易有一條折中的路”l。為了抓住周萍,她“敢沖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獸的斗”m。然而,這頭“獸”最終還是落入火坑,走向了毀滅。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們具有人性,具有倫理意識。周萍與蘩漪這段亂倫之戀起源于獸性因子,同樣也毀滅于獸性因子,這不是命中注定,而是倫理選擇的結(jié)果。他們處在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在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自由、民主的新思想不斷地沖擊著封建禮教,這無疑給了他們一個較為寬松的倫理空間,但是無論在哪一個時代,亂倫都是被嚴格禁止的,這是文明社會最基本的存在。然而,蘩漪從一開始就沒有理性地抵制周萍的誘惑,而是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的亂倫之路;在周萍提出結(jié)束這段亂倫關系的時候,她依舊沒有理性地進行選擇,一心想要撿起這個破碎的夢,死死抓住周萍不放,又失去了一次回歸正常倫理關系的機會;最后,她依然任由獸性因子支配自己的欲望,將她們之間的亂倫關系公之于眾,選擇了同歸于盡。作為一位封建社會的名門小姐,蘩漪不可能沒有接觸過儒家的倫理綱常,不可能沒有倫理意識,她之所以選擇和周萍開始一段亂倫之戀,是因為周萍給她死灰般的生活帶來了些許漣漪,這種小確幸激發(fā)了她的生活欲望,同時也放大了她的獸性因子。當她在周萍身上看不到希望,被徹底拋棄的時候,殘余的倫理意識告訴她,“一個女子,不能受兩代的欺侮”n,這種侮辱帶來的痛苦在獸性因子的催化下,被無限放大。最終,失去理性的蘩漪選擇了魚死網(wǎng)破,催化了整個話劇的悲劇性。

      三、血親相戀的倫理悲劇

      周萍與四鳳是整部話劇的關鍵人物,他們不僅打破了少爺與丫鬟之間的倫理規(guī)范,更重要的是他們觸犯了手足之間的亂倫禁忌。如果說周萍與蘩漪之間的亂倫是名義上的,那么,周萍與四鳳的亂倫則是實質(zhì)性的。因為蘩漪與周萍雖是“母子”身份,但他們之間沒有血緣關系,而且年齡相差無幾,如果周樸園與蘩漪解除了婚姻關系,周萍與蘩漪之間的亂倫關系便不再成立。然而,周萍與四鳳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種血緣關系是無法解除的。正是周萍與四鳳的特殊關系將整個故事推向了高潮,推向了無法挽回的毀滅,為《雷雨》籠罩上了濃郁的悲劇色彩。

      在這段畸形關系中,四鳳可以說是無辜的,對一切毫不知情的她,卻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亂倫的旋渦,最后連選擇生與死的權(quán)利都沒有。周萍為了結(jié)束與蘩漪的不自然關系,需要一個新鮮的力量將他從沖突的苦海中拯救出來,他在妓院消沉過一段時間,在周樸園的權(quán)威和管教下,只好將目標轉(zhuǎn)移到家庭內(nèi)部,而周公館除了蘩漪、四鳳和一兩個老媽子以外,用的全是男工,所以年輕的四鳳便自然而然地成為周萍的獵物。面對這樣一位英俊的少爺,單純的四鳳最終還是重蹈了母親的覆轍,深深地愛上了周萍,并且懷上了他的孩子。其實周萍喜歡的并不是魯四鳳這個人,她可以是林四鳳、沈四鳳、尹四鳳,因為周萍“這次的愛不只是為求自己心靈的藥,他還有一個地方是渴”o。所以,周萍需要的只是一個年輕女性,一個可以讓他逃離蘩漪,讓他發(fā)泄生理欲望的人。然而,作者別有用心地安排魯四鳳,這個周萍同母異父的妹妹出現(xiàn)在周公館,或許是對周萍與繼母亂倫行為的懲罰!

      在20世紀的中國,表親相愛是被接受的,而親兄妹相戀依然是嚴格禁止的。周萍與蘩漪之間沒有血緣關系,所以,他們之間的亂倫可以開脫為欲望湮沒了理智,獸性因子吞噬了人性因子。然而,周萍與四鳳這對戀人之間的血親亂倫,犯了最為嚴重的禁忌,是不能被接受的。所以,當他們知道彼此身份時,也是無法接受的。魯媽為了保護自己的一雙兒女,忍痛讓他們離開,永遠不再回到這個罪惡之地,但是作者讓蘩漪關上了最后那一扇通向光明的大門,她叫來了周樸園。這個“罪魁禍首”為了彌補內(nèi)心的罪惡,揭開了魯媽是周萍生母這一倫理身份,并讓周萍好好侍奉她,本想給予侍萍一些補償,卻撲滅了周萍與四鳳生存下去的最后一絲希望,悄無聲息地懲罰了所有違背倫理禁忌的人。如果說周萍與蘩漪之間的亂倫行為受到了懲罰,多數(shù)讀者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他們明知故犯;而對四鳳的懲罰則讓人為之震顫,因為她一直處于無知的狀態(tài),是無意識的亂倫行為。然而,正是這種未知的悲劇,給人們帶來了更為深切的恐懼感,這也正是《雷雨》的偉大之處。

      結(jié) 語

      《雷雨》是一部悲劇,更確切地說,它是一部錯綜復雜的倫理悲劇。不可否認,封建禮教和不公平的等級觀念在這一悲劇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沒有周家對侍萍的拋棄,就沒有周樸園對蘩漪的無情折磨,也沒有周萍對母愛的追尋以及對父親的憎惡;沒有周萍的報復心切和蘩漪的心灰意冷,或許就不會有“母子”之間的亂倫;沒有與繼母的那段畸形關系,周萍也不會鄙視、厭惡自己,也不會讓四鳳來醫(yī)治內(nèi)心的疚傷;沒有對四鳳的引誘,或許就不會有兄妹之間的血親相戀。當然,這些只是假設,無論他們出于怎樣的考慮,進行怎樣的倫理選擇,悲劇已然發(fā)生。他們觸犯了社會所固有的倫理禁忌,打破了封建社會的倫理平衡,勢必要付出慘痛的教訓,這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基本要求和必然選擇。作者借助這場悲劇不僅僅是在發(fā)泄他對封建禮教的憤懣,更是在警示人們,要恪守人類最基本的倫理禁忌,因為倫理禁忌是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違背倫理秩序的人必將面臨嚴厲的懲罰。

      ab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277頁,第277頁。

      cdeijklmno曹禺:《雷雨 日出》,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5頁,第5頁,第45頁第67頁,第47頁,第67頁,第373頁,第374頁,第373頁,第48頁。

      f 〔奧地利〕弗洛伊德: 《圖騰與禁忌》,文良文化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頁。

      gh〔美〕尤金·科恩、愛德華·埃姆斯: 《文化人類學基礎》,李富強編譯,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頁,第109頁。

      參考文獻:

      [1]曹禺.雷雨 日出[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2] 弗洛伊德.圖騰與禁忌[M].文良文化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3] 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4] 聶珍釗,杜娟.英國文學的倫理學批評[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5] 尤金·科恩,愛德華·埃姆斯.文化人類學基礎[M].李富強編譯.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

      [6] 陸耀東.關于文學倫理學批評的幾個問題[J].外國文學研究,2006 (1).

      [7] 王寧. 闡釋的有效性和文學批評倫理學[J].求是學刊,2015 (5).

      [8] 鄒建軍,熊素娟.文學倫理學批評術(shù)語運用問題——鄒建軍教授訪談錄[J].社會科學動態(tài),2018 (3).

      作 者: 劉紅霞,西華師范大學公共外語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陳媛華,西華師范大學人事處副教授,研究方向:西方文論研究。

      編 輯: 張晴 E-mail: 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歡
      倫理選擇悲劇性雷雨
      女性視閾下宿命論的悲劇性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29:19
      雷雨天
      幼兒畫刊(2020年8期)2020-09-15 07:09:16
      雷雨
      小讀者(2019年20期)2020-01-04 02:13:42
      從“淳安女童失聯(lián)案”看新媒體的悲劇性事件報道
      傳媒評論(2019年9期)2019-11-16 09:25:38
      雷雨
      夏目漱石《心》的文學倫理學研究
      西部學刊(2017年3期)2017-04-13 23:12:04
      從文學倫理學批評角度解讀凱特·肖邦的《暴風雨》
      青年文學家(2017年8期)2017-03-31 09:27:30
      試論《海蒂》中兒童的倫理選擇與成長
      文學教育(2017年3期)2017-03-23 13:05:37
      從文學倫理學視角解讀宋麗伶
      雷雨
      芦山县| 左贡县| 普宁市| 吴旗县| 普安县| 平顺县| 荣成市| 磐安县| 绥宁县| 江陵县| 疏勒县| 于田县| 策勒县| 安义县| 济源市| 正阳县| 岚皋县| 土默特右旗| 塘沽区| 武宁县| 吕梁市| 通江县| 绥中县| 海口市| 呼伦贝尔市| 同仁县| 增城市| 康定县| 县级市| 辽源市| 西昌市| 满城县| 敦煌市| 茶陵县| 上虞市| 巴中市| 仲巴县| 大石桥市| 柘荣县| 广元市| 和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