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在教師的眼中,大部分的學困生的智力并不低,由此可見,決定學困生成績的好壞,并非智力因素,而是根據學生的行為習慣可加以判斷,針對當下的小學學校,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開發(fā)學生的智慧,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好的行為習慣可以促進學生良性生長,使其對生活和學習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有效地結合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yǎng)?;诖?,本篇文章主要針對城鄉(xiāng)結合部小學學困生的幫扶政策進行了相關的探究和分析,并給出了相關的解決策略,以供廣大同仁進行參考。
關鍵詞:城鄉(xiāng)結合部;小學學困生;幫扶政策
針對當下的學困生問題,廣大的教師和家長一起共同努力,在努力做學困生轉化的工作,逐漸改善了學困生對于學習的認知態(tài)度,并且重新幫助他們建立起了自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學習方法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幫助學困生的同時,家長也同樣減輕了很多負擔,幫助他們樹立了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這樣學生回到家中,家長也可以對其進行輔導,并學會了有效管理孩子的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有教的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和諧的培育條件
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教與學的發(fā)展和人際交往是一樣的定律,都需要相互的尊重和互動,這樣才能長期的維持和諧的關系。針對教師而言,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素養(yǎng),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自覺意識,善于對學生的性格進行一定的把控,這樣在開展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才能夠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去著手。由于一些學困生由于某些方面的影響,導致在學習成績上并不理想,經常會遭到一些外界的聲音,例如,“你不行”“你真笨”等等指責,慢慢的就會讓學生在潛意識里意識到自己真的不行,從而產生這樣的錯覺。這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為了有效的轉變學生這一意識,應該幫助學生努力的培養(yǎng)好良性的行為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教師要根據學生當前的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才能不斷地增強自身的能力,使學生有決心去克服不良習慣,并且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1]。
二、確立合理的學習目標和計劃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去引導學生確立合理的學習目標和計劃,在有了確定的目標和計劃后,學習才能夠有源源不斷的動力。不僅如此,在確立了當下的目標后,學生會主動的提高自我學習意識,并向著目標不斷努力,有了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后,學生會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和學習時間,具有了一定的統(tǒng)籌性,有效地安排好了各科需要學習和復習的時間。并在此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的習慣有助于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當學生的學習目標在有序進行時,學生自然會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自信心在逐漸增加,有利于學生的良性發(fā)展。確立了合理的學習計劃后,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定的總結和反思,進行檢查時也就有了一定的標準。教師要不斷的鼓勵學生為自己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目標和計劃要符合自身的實際需求,不僅如此,還要將其落實到實踐中去,真正的行動起來。學生在將計劃實施了一部分后,會在其中找到相應的學習樂趣,從而知道自己奮斗的目標在哪里,有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2]。
三、選擇適當?shù)膶W習方法
有效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它可以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提升學學效率,不僅如此,好的學習方法會伴隨著學生一生,學生在做其他事情都能夠找到簡單有效的方法,久而久之,會成為一種良性的學習習慣,這種習慣會使學生受益終身。例如,有一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不知道自己運用了哪些學習方法,這也使得他們在復習的過程中缺乏反思和總結。教師在學生復習知識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給予適當?shù)囊龑?,這樣學生才能夠正確的了解到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慢慢的學生會自然而然的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在讓學生將總結的學習方法運用到實踐當中去,學生會聯(lián)系實際情況學以致用。并在實踐的過程中,要不斷記錄相應的學習步驟,記下自己的學習體會,這樣才能不斷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多次實踐的過程中,學生慢慢的會得出自己的學習體驗,將其變成為一種學習習慣,促進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
四、實行良好的自我控制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的誕生更是加快了人們信息溝通交流的途徑,而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利劍,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幫助人們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快速地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對于當下的小學生而言,網絡游戲等等時刻對他們產生巨大的誘惑,有些學生自制力較差,經常沉迷于網絡游戲無法自拔,這樣會形成一定的不良習慣,甚至會耽誤學生的學業(yè),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教師,要努力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認知態(tài)度,加強學生自控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加強自我調控的同時,會更加專心于學業(yè)。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和學習上學會合理分配時間,有效地利用時間可以快速的達成學習任務,提升一定的學習效率,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搜索引擎進行有關學習知識方面信息的收集,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拓展知識視野,同時也使得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跟上了時代的步伐,對于那些不良信息,教師要教導學生學會怎樣避免,懂得如何區(qū)分利與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要重視反思結果,并且科學有效地把握學習的過程,學生在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的時候,許多在平時遇到的較困難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3]。
結論
綜上所述,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個長期且繁雜的過程,教師不僅要專注于這項工作,還要積極地調動家長都參與其中,從而促進學生的良性發(fā)展,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針對于小學生而言,活潑愛動是他們的天性,要想讓學生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就需要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法,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曹冉.學困生學習的生活體驗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
[2]? 張潔.學科教學知識視角下小學語文學困生轉化研究[D].喀什師范學院,2013.
[3]? 劉子清.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轉化的行動研究[D].云南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