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審判中心主義”視角下公檢法機關關系的審視

      2020-02-25 20:12:00程玉梅
      西部學刊 2020年23期
      關鍵詞:公檢法人權保障

      摘要:有學者認為公檢法機關在憲法規(guī)范層面上“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關系是當下中國刑事訴訟制度進行“以審判為中心”改革過程中的巨大障礙,但有學者認為兩者并無實質(zhì)性的沖突。“偵查中心主義”轉向“審判中心主義”有利于落實分權與制衡、人權保障原則。解讀“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內(nèi)涵,認同其是辯證統(tǒng)一的,并不矛盾。推進“審判中心主義”應依法堅守人權底線,加強庭審對審前階段的管控,完善相關配套制度。

      關鍵詞:審判中心主義;公檢法;“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人權保障

      中圖分類號:D925.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0)23-0070-03

      2014年我國正式提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相關部門也頒布了訴訟制度改革的具體規(guī)則?!皩徟兄行闹髁x”“以審判為中心”“庭審實質(zhì)化”等概念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學界和司法實務界的討論研究中,上述概念是審判中心本質(zhì)屬性的不同形態(tài),它們的實質(zhì)內(nèi)涵有很大的不同,相對應的改革措施的范圍和力度存在差別。而許多學者在討論審判中心相關概念時反復在“審判中心主義”理論范疇、“以審判為中心”的制度范疇和“庭審實質(zhì)化”的實踐范疇之間跳躍,更有甚者將其視為同一概念[1]。審判中心理念來源于西方,但歐美國家并沒有“審判中心主義”“以審判為中心”等概念,因為他們采取了“當事人主義”“直接審理主義”“彈劾主義”,審判中心相關理念蘊含在刑事訴訟理論里,而只有訴訟制度呈現(xiàn)“偵查中心主義”的國家才會有“審判中心主義”“以審判為中心”等概念[2]?!皩徟兄行闹髁x”是我國學者在對中外訴訟制度和程序的比較研究中,對我國刑事訴訟制度進行類型化的理論概括術語[3]。“審判中心主義”力求改變刑事訴訟“流水作業(yè)的縱向構造模式”“案卷中心主義”“偵查中心主義”等弊病,其基本的主張是:首先,重塑訴訟階段關系,讓審判階段代替?zhèn)刹殡A段為刑事訴訟的核心;其次,強調(diào)庭審的實質(zhì)化[4];最后,加強審判階段成對審前階段的管控權[5],其中主要的是審判權對偵查權的監(jiān)控。

      陳光中、龍宗智、張健偉、陳瑞華等學者認為憲法關于公檢法三機關關系的規(guī)定與“審判中心主義”中重構訴訟模式的目標相悖,只有重新審視公檢法三機關的關系,才能從根本上實現(xiàn)“審判中心主義”的目標。而“以審判為中心”是在“審判中心主義”理念指導下,改革決策層、執(zhí)行部門為解決刑事錯案頻發(fā)、司法公信力不足等現(xiàn)實難題而提出的學術術語。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相關司法解釋文件中,“以審判為中心”的改革基本要求是事實認定符合客觀真相、辦案結果符合實體公正、辦案過程符合程序公正,其具體的措施是對現(xiàn)有刑訴具體規(guī)范的重申、提示、強調(diào)以及未實質(zhì)性地完善,“以審判為中心”的相關措施并未實質(zhì)性涉及司法體制層面公檢法三機關的關系。

      一、“偵查中心主義”轉向“審判中心主義”的合理性

      (一)落實分權與制衡原則

      眾所周知,我國刑事訴訟在遵循憲政“分權與制衡”原理下形成了控、辯、審三方分工合作的形態(tài)。履行控訴職能的是行使偵查權的偵查機關和行使公訴權的檢察機關,被告人及其辯護律師構成辯方,而法院是獨立并中立的審判方。公檢法各司其職實現(xiàn)分權,但是在實踐操作中,三機關呈現(xiàn)流水作業(yè)式的合作模式,偵查階段收集的證據(jù)及其案件事實的認定對法庭審判起決定性作用,訴訟結構以偵查為中心。這就導致控辯地位不平等,法院獨立性受損,法官重新認定案件事實的能力薄弱,帶來了程序上的非正義[6],偵查機關與法院狀態(tài)失衡。

      偵查機關在偵查活動中,常采取檢查、扣押、查詢、凍結等具有一定強制性的措施來收集證據(jù)或者抓獲犯罪嫌疑人。在偵查中心主義模式下,偵查活動由偵查機關主導,單方性很強,不似控辯雙方平等對抗,法官中立裁決的法庭審判模式,檢察機關和犯罪嫌疑人參與的影響力有限。雖然目前采取了規(guī)范詢問程序、筆錄制作等措施,但是辯方介入保障機制不是很完善。同時,偵查活動追求主動、效率,在偵查權行使的過程當中極易觸碰公民的憲法權利,比如執(zhí)行強制性措施,進行監(jiān)視、竊聽等,所以偵查權的本質(zhì)屬性要求其應當被依法制約。

      審判權是一種裁判權和判斷權,這是學術界已經(jīng)達成一致的觀點,它的根本任務是就對抗雙方作出裁決,以定紛止爭為己任?!八哂袃蓚€功能:一方面,對于各種各樣的糾紛,法院作為中立的第三者,基于公正的立場,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準則,為各種權利提供最終的救濟途徑;另一方面,法院又站在國家和公民之間,利用法律的力量通過對各式各樣的國家權力施加一種審查和制約機制以保護公民的權利免受政府的侵害,實現(xiàn)社會的民主和法治?!盵7]也就是說法院獨立、被動、中立地行使審判權,通過審判活動來制約強者(國家)權力,向弱者(公民)權利一方傾斜,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國家與公民之間平等理性的對話。這就意味著法院應當加強審判程序?qū)徢俺绦虻谋O(jiān)控權,防止偵查權濫用。

      (二)落實人權保障原則

      西方的文藝復興把人從神權和王權的雙重壓迫中解放出來,人類開始找回自己的尊嚴和個性,而經(jīng)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洗禮后,限制國家權力、基本人權神圣不可侵犯等觀念成為現(xiàn)代法治的核心。各國法律對保障人權做了明文規(guī)定,我國的2004年憲法也明確將保護人權作為一項基本原則。人權保障原則體現(xiàn)在刑事訴訟方面即要求國家權力不能侵越底線,破壞人作為人所應該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格和尊嚴,刑事訴訟活動作為國家和公民之間的理性對話,必須保障二者之間的平等性。但是近些年的司法實踐卻顯露出了與制度設計愿望相悖的狀態(tài),尤其是近幾年出現(xiàn)的冤假錯案緣于不合理的、帶有“偵查中心主義”特征的司法活動。首先,偵查階段的刑訊逼供現(xiàn)象依然存在;其次,《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偵查機關在調(diào)查證據(jù)的時候,應該盡可能收集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無罪、犯罪情節(jié)輕重的證據(jù),但是偵查機關還是集中力量收集有罪的證據(jù),并且控訴方在舉證的對象也是經(jīng)過證據(jù)規(guī)則篩選的;再者,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形同虛設,在司法實務中法院排除非法證據(jù)的案子很少見,將“無罪推定原則”的適用演化成“證據(jù)不足,疑罪從輕”的實踐,這毋庸置疑是對人權原則的破壞;最后,法院對于控訴方卷宗筆錄的態(tài)度是“可采性的天然推定”和“證明力的優(yōu)先接受”[6],控辯雙方的力量本已懸殊,加之對控方證據(jù)的依賴,法院獨立公正審判和保證人權之實現(xiàn)受到影響。實現(xiàn)“偵查中心主義”向“審判中心主義”的轉變,是司法權對偵查權進行制約的要求體現(xiàn),承載的是對被告人權利的保護和對國家權力使用的限制等價值理念。

      二、“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內(nèi)涵解讀

      當下,對于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基本原則與“審判中心主義”司法制度改革的要求是否相違背,一種觀點認為兩者是辯證統(tǒng)一的,并不矛盾,完全改變現(xiàn)有的刑事訴訟法典結構是不現(xiàn)實的[8]。另一種觀點主張需對訴訟階段論及三機關的關系進行根本性調(diào)整,否則讓審判“中心”難以遂愿[9]。本文贊成前者觀點,認為它們并不存在根本上的矛盾。

      首先,“分工負責”,在一些學者的觀點里被認為是指三機關對偵查、起訴、審判各管一段,對其管轄程序?qū)嵭凶钥?,我國刑事訴訟縱向結構就表現(xiàn)為流水作業(yè)式。偵查機關負責做飯,檢察機關負責送飯,法官負責吃飯,對飯的質(zhì)量好壞偵查機關在其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偵查中心主義特征暴露無遺。但是分工并不等于簡單的分段,不是意味著把一個完整的訴訟過程硬生生地劃分為前后相繼且彼此封閉的三個階段,再者,分段的結果會導致公檢法各機關在其管轄的程序階段,實現(xiàn)程序自控,那么分段就不能為互相配合、相互制約提供足夠的施展空間。因此,這里的分工更傾向于強調(diào)分權,強調(diào)控訴和審判的分離。

      其次,學者左衛(wèi)民認為:“在現(xiàn)行法理上,具備刑事公訴職能的檢察機關甚至起訴環(huán)節(jié)之前的偵查機關,都實質(zhì)上被視為司法機關,在地位上與法院平起平坐。基于這樣一種缺乏中心、彼此平等與共享的司法權力構造,能否構建出一種能區(qū)分不同主體間決策功能作用主次、大小的訴訟關系構造,實在令人不敢確定”。[10]雖然公檢法三者地位的平等并不意味著權力的等質(zhì)等量,正如政府與法院具有平等的地位,但是在我國行政權獨大的傳統(tǒng)影響下,政府的權力比法院的權力更具強勢力量,正如一些可以去法院解決的問題,人們更樂意找領導辦事。這也從側面解釋了兼具司法屬性與行政屬性的偵查權實質(zhì)性影響審判權,使司法活動呈現(xiàn)偵查中心主義的原因?!奥毮苁菣嗔Ξa(chǎn)生的根據(jù),而權力一旦賦予了某個機構或者個人,在其過程中會不斷地進行職能調(diào)整,而這種調(diào)整又是根據(jù)權力屬性所作出的?!盵7]比如法律規(guī)定偵查權屬于公安機關,而公安機關的偵查權源起于追訴職能,但偵查權本性具有擴張性,在執(zhí)行一些強制性措施時會讓公民基本權利面臨侵害的危險,故法律會增強審判權對偵查權行使職能的制約。因此,在本質(zhì)上公檢法各自在訴訟環(huán)節(jié)的職能大小是存在著強弱的區(qū)別。

      最后,有學者認為,“配合”與“制約”本就是一組相悖的概念。我國立法彰顯了公檢法三機關在職能趨向上是一致的,為了實現(xiàn)刑事訴訟法第二條規(guī)定的目標,“在追求各自職能實現(xiàn)的過程中,相互的配合作為其原發(fā)性的動機自然會架空相互制約的法律訴求。即使偶有公檢法三機關之間的不一致,也是因為在實現(xiàn)共同目標的過程中內(nèi)部分工的矛盾而產(chǎn)生的扯皮現(xiàn)象。而不是表現(xiàn)為彼此之間的權力制衡?!痹搶W者只看到了矛盾的對立面,卻未看到其統(tǒng)一的一面。權力分權與制衡原則,主要在防止國家公權力對于公民個人合法權利的侵害,因此在涉及公民基本權利的環(huán)節(jié),強調(diào)三機關的相互制衡,體現(xiàn)對公民個人權利處理的謹慎態(tài)度,而未涉及公民基本權利時,則強調(diào)權力主體間的配合,因為權力分立原則作為國家權力的一個適度調(diào)節(jié)器,其宗旨就在于保障個人的合法權利,當不存在需保障的利益情況下,公權力主體之間的制約就是不必要的“扯皮”[11]。此外,相互配合不是意味著絕對的配合,更不意味著三機關聯(lián)合辦案。在“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當中,相互制約才是兩者中的重中之重,而司法實踐則是三機關配合多于制約?!胺止へ撠煟嗷ヅ浜?,相互制約”是具有憲法位階的原則,當我們對這個原則進行科學合理的界定之后,會發(fā)現(xiàn)它與我國現(xiàn)在司法體制改革推行的“審判中心主義”的精神是相契合的。

      三、推進“審判中心主義”的相關建議

      (一)依法堅守人權保障底線

      我國目前在法律治理化過程中呈現(xiàn)出國家本位與人本主義、個人權利的沖突,司法服務于政治工作,刑事司法配合國家治理社會,刑事被訴人的權利在偵查起訴、審判過程中存在被公訴機關公權力侵犯等問題。刑事訴訟制度的合理、完善與否直接關系到我國人權保障水平。改變偵查中心主義,走向?qū)徟兄行闹髁x,要堅守人權保障底線,嚴格貫徹無罪推定、疑罪從無原則,杜絕實務界中疑罪從輕的畸形做法。

      (二)加強庭審對審前階段的管控

      首先,由法院對控訴機關公訴案件予以實質(zhì)性審查,以決定是否開啟法庭審判,使控訴方承擔名副其實的證明達到法定起訴標準的責任,以及收集證據(jù)的責任;其次,嚴格實施直接審理原則,確保辯護律師對定罪量刑事實和證據(jù)的充分辯論,實現(xiàn)庭審實質(zhì)化;最后,履行好法律賦予法官依法調(diào)查證據(jù)的職能,并對非法證據(jù)進行排除。

      (三)完善相關配套制度

      持續(xù)推進員額制改革,促進法官精英化。同時,合理配置法官助理和書記員的名額與工作職責,緩解全國案多人少的矛盾。完善法官、檢察官司法責任制,做到權責相統(tǒng)一。完善以違反實體法和程序法為標準的錯案責任追究機制,避免錯案標準的唯結果論,督促法官和檢察官嚴格依法辦事。

      參考文獻:

      [1]楊正萬.審判中心內(nèi)涵再討論[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 2020(4).

      [2]高一飛.“審判中心”的觀念史[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 2018(4).

      [3]樊傳明.審判中心論的話語體系分歧及其解決[J].法學研究, 2017(5).

      [4]龍宗智.庭審實質(zhì)化的路徑和方法[J].法學研究,2015(5).

      [5]謝佑平.論“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J].政法論叢,2016(5).

      [6]陳瑞華.論偵查中心主義[J].政法論壇,2017(2).

      [7]門金玲.偵審關系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1.

      [8]張建偉.“審判中心主義”的實質(zhì)內(nèi)涵與實現(xiàn)途徑[J].中外法學,2015(4).

      [9]樊崇義,張中.論“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J].中州學刊,2015(1).

      [10]左衛(wèi)民.審判如何成為中心:誤區(qū)與正道[J].法學,2016(6).

      [11]孫遠.“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之教義學原理,以“審判中心主義”為視角[J].中外法學,2017(1).

      作者簡介:程玉梅(1994—),女,漢族,貴州遵義人,單位為廣東財經(jīng)大學,研究方向為法學理論。

      (責任編輯:朱希良)

      猜你喜歡
      公檢法人權保障
      公檢法系統(tǒng)關工委開展青少年法治體驗課
      我國在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適用中存在的問題
      淺析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法治保障
      青年生活(2020年6期)2020-03-28 01:25:37
      公檢法對“以審判為中心”訴訟制度改革的應對分析
      法制博覽(2019年8期)2019-10-29 13:09:33
      我國刑事訴訟中非法實物證據(jù)的排除標準研究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視域下的人權保障核心探索
      淺析我國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存在的問題
      青年時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7:14:51
      淺析殘疾人人權保障
      商(2016年22期)2016-07-08 21:43:27
      刑事訴訟審前程序中的人權保障缺陷
      商(2016年22期)2016-07-08 21:25:23
      法官辦案責任終身制的利與弊
      商(2016年20期)2016-07-04 01:06:01
      松江区| 蓝山县| 周口市| 延川县| 北川| 彩票| 文水县| 济宁市| 常熟市| 奎屯市| 乌海市| 襄垣县| 崇明县| 聊城市| 交口县| 铅山县| 宜良县| 原阳县| 阿拉善盟| 日照市| 沙雅县| 莒南县| 湖口县| 泽库县| 大化| 墨脱县| 遂平县| 积石山| 温宿县| 葵青区| 中阳县| 晴隆县| 黄山市| 阜阳市| 鄢陵县| 阳信县| 栖霞市| 勃利县| 惠州市| 永仁县|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