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丹
【摘?要】所謂的英語故事教學主要是指通過故事來進行的英語教學,增加學生學習英語趣味性的同時,也使得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大大提高,因此也成為越來越多教師所推崇的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本篇文章主要探討了故事教學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故事;英語教學;小學
正文:
學生對語言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這也就意味著教師必須迎合學生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等特點,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良好的知識語言體系,擺脫原有的只讓學生記憶單詞和句型的單一化的教學方式,把語言放在適當?shù)恼Z境加強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等特點,該階段學生對于自己所感興趣的事物都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于身邊的新鮮事物也是會產(chǎn)生較強的好奇心。而英語故事則非常符合本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故事當中所描繪的人物形象大多生動活潑,故事的情節(jié)設計的跌宕起伏,在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下,英語故事的設計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也具有重要作用。這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喜歡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理解單詞和背誦單詞,學生在故事情中也會學習到更多的語言知識。課堂下,學生也會習慣于將故事作為自己學習的重要載體來學習英語,進而培養(yǎng)了與英語學科之間的情感。
例如,在學習冀教版五年級上冊unit1My family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選一個有關家庭方面的英文小故事,該故事描述了國外kipper一家的生活故事,在學生朗誦完這篇故事外,能夠感受到外國的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家庭氛圍。對于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內(nèi)容的學生來說,朗讀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應該先用標準的英語示范給學生,同時跟隨制作的PPT和學生們一起完成故事的朗讀。為了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感,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幾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在朗誦完成之后再回答。比如find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ipper family culture and ours. 學生回答問題的同時也很好的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這時教師應該適當表揚和鼓勵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提高其自我表達信心的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二、有利于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大量的學習時間花費與學生對于詞匯和短語的掌握上,教師將教學重點更多的針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因此在課堂上主要講授課本知識并讓學生對于考試的題型反復的練習并強化,而對于考試不考的題型,教師也一帶而過甚至在課堂上一概不涉及,最終造成了學生雖然學習了很多年的英語,但是聽力很差、口語表達不及格、英語單詞寫不對等情況。即使有的學生能夠具有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大多是局限于聽說讀寫英語課本上的一些內(nèi)容,對于生活實際上的應用都有脫離。通過英語教學中的故事方式,學生一定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接受到大量聽力材料的輸入,學生在故事結束之后的討論也一定會涉及到大量的語言輸出,這就會促進學生語言的發(fā)音以及語法結構體系不斷完善,日積月累,學生們自然能夠提高自己的語感。
例如,在學習Lesson17 The travel plan.這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發(fā)問學生一個這樣的問題"Let's think about it what are we going to take with us?"可以設想到,學生們在回答這一問題時,一定會用到許多生活類用品的單詞,此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們喜愛的卡通形象"喜羊羊"來編造一個"喜羊羊的一天"的故事: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喜羊羊和美羊羊他們一起去旅行,他們在書包里裝了扇子fan、水杯cup和雨傘umbrella…這一故事教學的設計能夠為學生引出關于本單元學到的很多生活類的單詞和句型,故事有趣的同時也能引起學生反復閱讀的興趣,在反復閱讀中提升語感能力。
三、有利于各個學科之間的融合
故事教學所涉及到的題材大多新穎內(nèi)容豐富,所涵蓋了日常生活當中的多個部分,尤其是寓言故事則蘊含了深刻的道德內(nèi)涵和哲理,通過一件一件富含深意的故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進而使學生能夠得到較好的德育效果,對于開展德育教學也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除此之外,許多故事還會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知識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這都有利于學生所學到的各個學科之間的知識相互融合和強化。
例如,英語學科是一個與藝術學科相融合的課程,在教材當中所涉及到的顏色類單詞學習上,老師可以選擇一本英語故事"Green monster "這個故事講述了綠怪物不同顏色的五官情況,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利用故事并配合相關的教學道具,和學生們一起合作學習本篇文章,老師可以充當故事中的角色green monster,向學生們提問"what color is my nose/mouth?等學生把所涉及到的顏色單詞回答完之后,與學生們一起喊出"Go away blue noes…"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故事在英語教學當中的對于學生感受文化知識和拓展思維都具有積極作用,為了使故事更加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這就要求教師能夠不斷的探索有關創(chuàng)新性教學的各種方式,將日常生活里的人物和情景會變成一件件有趣的故事來引起學生學習共鳴,最終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車莉.淺析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分析[J].家長,2020(34):111+113.
[2]陳芳.基于故事教學提升小學英語課堂趣味性[J].啟迪與智慧(中),2020(11):54.
[3]黃香琴.基于故事情景開展小學英語詞匯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260.
(作者單位:河北省臨西縣大劉學區(qū)馬劉莊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