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惠紅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幾乎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在教育領域,第一次出現(xiàn)了全體教學人員居家教育和學習的情況。教師變主播,隔空教學;家長變助教,檢查監(jiān)督。如何有效地進行線上教學,成為橫亙在一線教師面前的主要難題。
線上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時空限制,成為時下主流的教學方式。線上授課是一種基于網絡的在線授課方式。以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大良街道幾所義務教育學校一線英語教師利用翼課網平臺推進線上教學的實踐探索為例,結合調研數(shù)據,匯總有效做法,分析存在問題,提出合理建議。
翼課網是一個精益研創(chuàng),以科學、精準的智慧化教學資源為保障,充分運用智能化技術手段的同步教學平臺。翼課網支持混合式教學、分層教學、精準教學,可大幅度提高教學效率,幫助英語教師有效推進線上教學。
在實施英語線上教學的過程中,一線教師采取的做法基本是一致的。大體都是講練結合,教師整理線上微課、課程PPT、學科APP(如翼課網)等素材,結合課堂目標的定位實施教學,大致的操作有以下五個步驟:
第一,教師在課前發(fā)布課堂任務單,讓學生有的放矢。學生提前知道課堂學習目標及自己要踐行的學習行為,從而作好相關準備。第二,課堂中,教師利用QQ群或者釘釘群進行直播。一般是先觀看課程微課或教師在線PPT授課,講解課堂重點內容,必要時連麥讓學生回答或者讓學生在互動面板區(qū)打下疑問和答案,然后教師講解和分析。第三,當教師講解完新授課,通常會讓學生在教輔材料或學科APP上進行鞏固練習。教師負責答疑解惑,重點講解易錯題和難題。第四,在課堂結束后,教師在學科APP作業(yè)區(qū)或QQ群、釘釘群發(fā)布作業(yè),讓學生完成后拍照上傳或者直接在APP上作答,教師隨后查看學生的答題情況。第五,教師當天或者第二天把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平臺反饋給學生和家長。
目前來看,線上教學的做法大致遵循以上幾個步驟。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提前作好預習和準備,讓課堂更有針對性和聚焦性。同時,注重線上與學生的互動溝通,及時解疑和幫扶。再者,通過APP的數(shù)據統(tǒng)計功能,教師能更準確地把握學情,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安排,真正做到以學定教。
線上教學有其優(yōu)勢與長處,特別是利用APP的精準分層和大數(shù)據統(tǒng)計功能,但基礎教育學段的一線教師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與困惑。
由于線上教學的特殊性,師生互動效果不佳成為最主要的問題。以下為教師的主要反饋:“課堂師生互動比較少,線上連麥會遇到網絡卡頓現(xiàn)象,耗時較多,無法保證正常情況下一堂英語課的口語訓練量”;“師生互動不方便,導致課堂反饋不能及時進行,教師無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拍照上傳需要手機和電腦來回切換,影響聽課效果”。教師在指導方式方面也存在不少困惑,如:“因為網課看不到學生,并且不能實現(xiàn)全體學生同時語音反饋,講解完一些重難點后不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不能快速給出進一步指導”;“少了面對面的師生互動,平臺僅能提供有限的連麥,或者留言區(qū)打字,導致師生之間互動不方便。不互動無以監(jiān)督,互動了課程任務又不能保證完成”。
更多時候,教師認為線上教學互動少,效果差,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教師一個人在講或者學生自己看教學視頻,師生極少互動,很難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在學生居家進行線上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隔空監(jiān)控的效率比較低,甚至難以監(jiān)控,因此,更重要的是要靠學生的自覺自律及家長監(jiān)控。
調研中有教師提到:“部分學生自律性不強,比較難監(jiān)控他們的聽課狀態(tài)?!庇薪處熖岬剑骸白畲蟮膯栴}是學生的監(jiān)管問題。學生開機打卡之后學習效果如何無法監(jiān)控。個別自覺性較差的學生根本沒有觀看直播,還有個別學生回看視頻抄寫答案。”也有不少教師在反饋中提到課堂的出勤問題,如“學生報到后隨意進出線上課堂”“就算學生在線,也不清楚其課堂學習質量”“教師給家長反饋了出勤名單,但家長有時候因為太忙無法監(jiān)督到位?!庇械纳踔练答仯骸氨容^多的問題是很難監(jiān)控學生,有時不知道學生在線還是掛線而去做其他事情,甚至有數(shù)據反饋顯示某堂課在線人數(shù)不足20人?!?/p>
1.教師運用平臺設備受網絡及技術熟練度影響
平臺設備容易受到網絡及設備本身的影響。不管是網絡還是平板、電腦、手機,都會間歇性出現(xiàn)故障,影響課堂質量,上課延誤、中斷或斷斷續(xù)續(xù)的問題時有發(fā)生。課堂上想與學生進行互動,但課堂連麥耗時較多,聲音噪雜,并且一次只能連一名學生,難以做到生生互動。部分教師因不熟練線上教學實操,也會出現(xiàn)各種卡頓現(xiàn)象,影響授課效果。
2.學生的課堂反饋真實性打折扣
雖然現(xiàn)在學校借助一些較好的APP、問卷星等軟件落實檢查學生的課后知識鞏固情況,或者利用拍照上傳的方式檢查學生的作業(yè)等,但難以落實學生是否認真做題,做題后能否加強對于錯題的歸納總結,形成正確的英語思維等,特別是英語學科,本身默寫作業(yè)就比較多,教師不能確定學生是抄的還是認認真真默寫的,在線測試也是如此。
3.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受影響
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因線上授課的制約大受影響。目前學生的口語表達除了通過一些APP的朗讀功能進行檢測外,更多的只能靠學生自覺,教師難以幫助和監(jiān)控,效果很難有保障。
4.學生作業(yè)完成率難以確保
目前反映最多的問題是催交作業(yè)的問題,教師發(fā)現(xiàn)經常會有部分不自覺而家長又沒空管的學生不交作業(yè),教師天天追作業(yè),有些學生和家長剛開始還比較配合,但過一段時間后便開始漠視。
5.教師批改作業(yè)的效率較低
線上批改作業(yè)對于教師來說不僅速度慢、難度大,而且比較傷眼睛,嚴重影響教師的工作效率。由于只能盯著屏幕批改作業(yè),難以像線下批改那樣精準圈點、勾畫,特別是作文批改,更加不好操作。
線上教學是全新的嘗試與挑戰(zhàn)。疫情所帶來的授課方式、學習方式的改變誠然存在很多困惑與問題,但同時也是一個契機。在線上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學科教學規(guī)律,善用教學平臺與教學APP,如翼課網這樣的優(yōu)質平臺,借助其精準分層、數(shù)據統(tǒng)計功能精準反饋學情等方面的功能,做好基于學生主體的教學資源準備,線上教學的有效性一定能得以改善。
線上授課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因為網絡、設備等不可預知的因素導致卡頓或者無法直播的情況發(fā)生,因此,教師要提前做好預判,充分預計并冷靜面對上課時可能發(fā)生的各種如斷網、黑屏、沒聲音、無法連麥等情況。另外,要提前給學生發(fā)送課前任務單,這既能讓學生明確本課目標和要求,提前作好準備,又能讓教師自己心中有數(shù),有的放矢。再者,利用線上教學的技術支持,作好課堂分層任務的準備,讓“因材施教”落到實處。魯子問(2019)曾說過,利用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布置各種課前學習任務,然后基于學生完成情況的精準數(shù)據確定精準的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有的放矢,從而不做或少做無用功,從源頭(確定教學目標)上提高教學效率。
部分學校的線上教學是通過聯(lián)播來進行的,作為線上課堂授課,聯(lián)播是可行的。但由于聯(lián)播時學生人數(shù)較多,要確保學生的掌握度,分層任務非常重要。利用線上的技術支持,教師可以比較輕松地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真正實現(xiàn)“因材施教”。如利用翼課網布置任務時,可以分組布置。這樣,讓學習真正貼近學生所需,提高學習的有效性。黃勇、楊清德(2020)曾提到:不管以何種媒介進行教學,媒介始終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對教學資源的組織,以及對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因此教師更應該關注基于學生主體的教學資源準備。
線上教學對教師的考驗不只是對技術的掌握程度,更是在教學理念上是否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宗旨。不管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都要一如既往地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有興趣了,學習動機被激發(fā)了,自然而然地就會積極主動配合教師。
首先,教師要善用網絡資源?,F(xiàn)在的線上教學資源既多又好。有微課、針對性小視頻、各種素材,甚至有些已經很成熟的學科小游戲,只要教師善于使用,在課前、課中等適當時機推送給學生,都能激發(fā)起他們的參與興趣,如翼課網的“趣味配音”“新概念朗讀”等。其次,如果是直播課,即使隔著屏幕,教師也要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要幽默風趣,甚至可以用上一些流行的學生喜歡的“網絡語言”。再次,巧借互動面板的分享功能。線下教學中,部分學生由于緊張、害羞或者怕尷尬等,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但線上教學只是通過語音甚至是文字的形式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他們會更樂意去表達。學生之間在互動面板上留言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生生互動。最后,充分利用各種平臺上簡單、易操作、有趣的功能和小程序布置一些形式多樣、內容精練、富有趣味性和實效性的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完成作業(yè),完成率自然會高一些。
不可否認,線上教學有很多困難,但同時也有很多優(yōu)勢。其中,利用線上的數(shù)據反饋情況加強對學生的個性輔導和答疑非常重要。
大多數(shù)教學類APP都有統(tǒng)計和分析功能,學生在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任務后,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完成情況和錯題等。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些APP對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精準把握和診斷,然后實施個性化輔導。如翼課網上的題目分析、綜合分析等,都能幫助教師精準把握學生的答題情況。在翼課網上,教師對每道題的準確率、學生的作答情況等一目了然,在授課答疑或者個體輔導時能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實現(xiàn)“以學定教”和“差異化輔導”。以上文提到的教師批改線上作文的困難來說,翼課網平臺上的寫作功能非常強大,其智能批改功能為寫作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輕松和高效——教師只需要一鍵操作,點擊“查看”,就能掌握學生整體的寫作表現(xiàn),也能即時查看系統(tǒng)智能批改的痕跡。同時,翼課網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元且情景合理的寫作話題,能夠使其在持續(xù)的寫作訓練中建立個人數(shù)據庫,形成個人學習軌跡,為個性化學習提供寶貴的支持和極具針對性的訓練方向(陳云英、何潤青 2019)。
另外,當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任務時,教師也要及時、合理地給予評價和點評,讓他們第一時間得到反饋,既能更直觀地幫扶學生,又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和情感上的共鳴,從而激發(fā)其進一步探索的欲望。
要更好地推進線上教學,單靠教師個人難以實現(xiàn)。只有發(fā)揮團隊的力量,加強集體教研的有效開展,才能生發(fā)出更多的好點子、好路徑,從而讓彼此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在進行線上教研的集體研究中,應該將以下幾點作為重點和難點:線上教學方式的多樣性、課堂互動的實效性和知識落實的高效性如何實現(xiàn);線上任務單的分層布置落實如何有效開展;學生自律自覺性培養(yǎng)的有效路徑;如何有效進行線上與線下的銜接;等等。只有加強線上教研的力度、深度和廣度,才能找到結合學情和師情的好方法、好策略,讓線上教學更高效。
線上教學是挑戰(zhàn),是壓力,是機遇,也是提升。線上學習不只使用網絡學習教材,更重要的是學生和教師使用各種工具彼此互動,切磋知識技能,相互支持與鼓勵,最終達成個人領悟與成長(Ally 2004)。作為一線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線上教學的優(yōu)勢和集體的力量,堅定方向,滿懷信心,選擇新技術進行教學,讓技術“為我所用、選我所用、促我所教”,讓技術助推師生間產生有效、真實的互動交流,讓課堂更有溫度,更具人文關懷和精彩生動,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自主探究,從而培養(yǎng)具有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