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梅
摘 要:隨著人文教育的深入實施,極大的提升了音體美等學科的地位。但是,在小學音樂課堂實踐教學活動中,仍然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不利于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課堂實踐的細節(jié),這樣才能夠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的音樂審美能力和音樂課堂實踐的時效性。
關鍵詞:小學音樂 關注細節(jié) 課堂教學時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2-0-01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句話、一個表情等,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情感體驗。但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忽視了這些細節(jié),這非但不利于學生對相關樂理知識的理解,還容易造成南轅北轍的“課堂”。因此,要想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趣味性,就需要多關注課堂實踐中的一些細節(jié)。
一、關注作品分析的細節(jié)
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把握度會影響教學的深度,只有當教師對音樂本體的細節(jié)有著深入淺出的把控能力,才能夠了解作品的特點,繼而更好的指導學生進行音樂實踐。例如,在講《靜夜思》這首歌曲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演唱,還需要對歌曲的要素與風格進行前期的分析。讓孩子們根據自己搜集的相關資料先進行表達,最后教師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為只有當學生對該曲目的風格有所了解之后,對演唱的難點進行前期俯瞰之后,才能夠快速大格局的把控這首歌曲?;诖?,筆者對歌曲的合唱部分進行了分析。
例如,在第一小節(jié),聆聽的重點乃是高聲部,至于聆聽的主要內容,則主要為音準與時值。因為運動的低聲部較易被感覺,而靜止的高聲部則很難被察覺。而在第二個小節(jié),聆聽的重點乃是兩個聲部的音高關系,兩聲部之間沒有大音程與小音程的色彩變換,有的只是純音程的和諧統(tǒng)一。這樣就能夠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以提高教學的效果[1]。
二、關注授課過程中的細節(jié)
不管是上唱歌課,還是說上音樂欣賞課,學生的上課時的傾聽狀態(tài)都非常重要,會影響其音樂能力的發(fā)展。在音樂課堂中,經常會看到教師采用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唱、聽,但是學生卻難進入狀態(tài),游離于音樂之外。因為教師缺乏一個正確的指導方法,對課堂細節(jié)的關注有所不夠,所以學生的學習效率較為低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不斷的減弱。而要想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需要對授課過程的細節(jié)予以重視,具體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 關注歌曲演唱的細節(jié)
在音樂課堂上,有時會看到教師帶著學生毫無目的的反復演唱的情景,而學生只能一遍一遍的跟著教師“喊唱”,尤其是在一些農村地區(qū),因為音樂教育水平較差,教師和學生對聲音的控制有所不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關注歌曲演唱的細節(jié),從一開始的含糊到后面的清晰。事實上,只有當教師關注對學生演唱細節(jié)的指導,幫助學生調整自己的歌唱狀態(tài),那么學生歌唱水平就會得到提升。
筆者一直強調“輕”與“清”的歌唱要求,所謂“輕”指的是在音樂課上不管是歌唱還是樂器伴奏,都需要有所控制,才能使學生體驗音樂的美感。但是,在控制演唱聲音之時,學生雖然做到了“輕”,卻會出現聲音不清楚的問題。故此,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經常提示學生,讓他們要保證自己的演唱聲音具有穿透力,即便聲音再輕,也需要讓他人聽清楚。換而言之,要讓學生關注自己的吐字以及咬字[2]。
2. 關注音樂鑒賞中的細節(jié)
在音樂欣賞課中,因為課時較少,所以許多教師忽略了“完整聆聽”的重要性,只是讓學生聽取一個片段,再加上教師的講解不夠精準,所以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也就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故此,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教師需要盡量將音樂完整地呈現給學生。如,在引導學生欣賞舞劇《白毛女》時,筆者先讓學生聆聽兩遍,了解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去聽辨序曲的演奏形式,在第二遍時,出示樂曲的部分譜例,引導學生對照譜例去辨別樂曲的結構。這樣就實現了“點”與“面”的相結合,使學生對作品更容易理解。
三、關注培養(yǎng)學生聆聽能力的細節(jié)
在音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有效聆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聆聽,對他們的聆聽能力進行培養(yǎng),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能力才會得到提升。
1. 關注聆聽興趣的細節(jié)
要想讓學生愛上音樂,需要對他們的聆聽興趣進行培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經常設計一些趣味化的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來關注聲音的變化。如,在講述到《聲音的強弱》時,筆者就在課堂上設計了小老鼠的游戲,當學生聽到強音時,學生就會不由自主跟隨音樂的節(jié)拍去走路,并且還會表現出老鼠高興玩耍的情景。而當學生聽到弱的聲音時,學生就會用輕輕走路的方式,體現小老鼠害怕的樣子。通過該游戲,使學生對聲音的敏感度有所提升,而且因為該教學方式符合學生的性格特點,所以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聆聽興趣[3]。
2. 關注聆聽習慣的細節(jié)
當學生對音樂產生了興趣之后,就告訴學生不僅要用心去聽,而且要一邊聽音樂一邊思考,使學生做到有效聆聽。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聆聽習慣是其中的重點,為此,需要學生關注課堂上所發(fā)出的各種聲音,例如歌唱的聲音、伴奏聲等。在聆聽過程中,可以用一些與音樂情緒相吻合的動作、眼神等與學生進行交流,在音樂響起之后,教師就可以與學生一起安靜地坐下來,與學生一起聆聽音樂,切忌隨意走動而破壞音樂的美感。那么教師的這種行為也會感染著學生,使學生形成一個認真聆聽的習慣。在音樂課上,教師需要多用音樂的聲音來代替語言的講解,以便學生更好的享受音樂的美,以提升其審美情趣。
結語
在小學教育中,音樂教學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雖然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更是提升了該學科的地位。而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教學的效果,就一定要關注細節(jié)。正所謂細節(jié)決定成敗,教師需要關注作品分析的細節(jié),要引導學生去分析作品;要關注授課過程中的細節(jié)。另外,教師要關注培養(yǎng)學生聆聽能力的細節(jié)。如此一來,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yǎng)才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丁婧.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案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2]張紅梅.關注細節(jié),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J].中國音樂教育,2019,
(02):17-21.
[3]繆沈燕.小學音樂新教師課堂教學關注細節(jié)之“三部曲”[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2,(06):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