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雷
摘 要:研究目的:探究太極拳鍛煉對警察輕度抑郁焦慮狀態(tài)的影響效果和價值。研究方法:在哈爾濱市區(qū)內(nèi)招募在職警察105名,隨機分為太極組、快走組和對照組,分別于實驗前、實驗24周后,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 測評三組實驗對象的心理狀態(tài)。研究結(jié)果:實驗24周后,太極組、快走組SDS、SAS得分顯著性降低(P<0.05),其中太極組與實驗前相比,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太極組SDS、SAS得分顯著低于快走組(P<0.05),非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快走組SDS、SAS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結(jié)論:太極拳能夠有效降低警察的輕度抑郁、焦慮的狀態(tài),其效果優(yōu)于快走運動。
關(guān)鍵詞:太極拳;警察;抑郁;焦慮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808(2020)01-0083-04
Abstract:Objective: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and value of Tai Chi on mild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f the policeman. Methods: 105 policemen were recruited in Harbin cit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ai Chi group, brisk walkin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efore and 24 weeks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three groups of subjects was assessed by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Results: After 24 weeks of experiment, SDS and SA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Tai Chi group and the brisk walking group (P<0.05).Otherwise, SDS and SAS scores of Tai Chi group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he experiment (P<0.01). SDS and SAS scores of the Tai Chi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brisk walking group (P<0.05), and ver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1). SDS and SAS scores of the brisk walk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ai Chi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olice mild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nd Tai Chi is better than fast walking exercise in terms of improvi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Key words:Tai Chi; The policeman; Depression; Anxiety
警察的職業(yè)特征使其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持續(xù)性的長期高壓力狀態(tài)嚴重損害了警察的心理健康。有研究顯示,警察的SCL-90的得分遠遠低于普通人[1]。警察群體心理健康水平較常模更差,負性生活事件多[2]。同時,由于高強度的工作節(jié)奏和負荷,警察的身體鍛煉嚴重不足。藍怡的研究顯示,達到我國體育人口鍛煉標準的警察僅為21.7%?!吧硇钠v無力鍛煉”“缺乏余暇時間,健身無法保證”“思想認識不足,健身效果不佳”等是警察較少參與身體鍛煉的主要原因[3]。而身體鍛煉的缺乏直接導致警察無法得到身心的有效放松,進一步損害了心理健康。鑒于此,提高警察對身體鍛煉的認知水平和重視程度,為其提供適宜的身體鍛煉方式是解決警察身心健康,尤其是緩解其心理壓力狀態(tài)的有效手段。
太極拳最為中國傳統(tǒng)體育運動方式,其良好的身心促進價值已經(jīng)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證實[4]。本研究將其引入到警察群體中,旨在通過24周的實驗干預考查其對警察輕度抑郁、焦慮狀態(tài)等常見心理問題的影響效果,為其在警察身體鍛煉中的廣泛開展奠定理論基礎(chǔ)。同時,鑒于將最常見、最簡便的快走運動方式引入本實驗中,從而進一步驗證太極拳對警察心理健康干預的有效性。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在哈爾濱市區(qū)內(nèi)招募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在職警察。經(jīng)病史問卷調(diào)查、醫(yī)學檢查、運動情況調(diào)查篩選無器質(zhì)性疾病,無長期規(guī)律性運動習慣,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測試分數(shù)在50~60之間的在職警察105名。采用簡單隨機化分組分為對照組、快走組和太極組。將105研究對象從1~105編號。從隨機數(shù)字表中任一數(shù)字開始,按從左到右的方向為每個實驗對象獲取一個隨機數(shù)字;隨機數(shù)除以組數(shù)求余數(shù);按余數(shù)分組。每組35人。所有受試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24周實驗周期末,對照組27人,快走組25人,太極組23人。受試者基本情況見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wǎng)、Pubmed等查找有關(guān)太極拳、警察健康、心理學等方面的研究資料,獲取相關(guān)研究領(lǐng)域的最新研究動態(tài)。
1.2.2 實驗法
(1)運動干預方案??熳呓M、太極組每周訓練5天,每天持續(xù)時間60min??熳呓M自行安排練習時間,通過微信視頻打卡練習情況。太極組設(shè)置早、中、晚三個練習時段,要求受試者至少任一時段的練習,練習內(nèi)容為國家規(guī)定的24式太極拳。對照組實驗周期內(nèi)不進行太極拳鍛煉,也無其他體育鍛煉項目實施,保持原有生活規(guī)律。實驗周期為24周。
(2)測試指標與方法。采用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diào)查評定。其中SDS 是一種國內(nèi)外應(yīng)用廣泛的判斷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的調(diào)查表。SDS 共包含20個題目,其中10個為正向陳述,10個為反向陳述。SAS有20個條目,每個項目按癥狀出現(xiàn)的頻度分為4級評分,其中15個為正向評分,5個(帶*號)為反向評分。要求所有被調(diào)查者根據(jù)最近一周的實際情況填表。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通過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三組受試者的年齡、身高、體重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進行組間比較。所有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通過方差齊性檢驗,測試前、測試24周末對照組、快走組、太極組組內(nèi)、組間均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三組交互變量顯著,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統(tǒng)計學意義定為α=0.05。
2 研究結(jié)果
由表2可知,實驗前對照組、快走組和太極組SDS、SAS得分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24周后,對照組SDS、SAS得分略有升高,快走組SDS、SAS得分顯著性降低(P<0.05),太極組SDS、SAS得分非常顯著性降低(P<0.01)。事后多重比較后,太極組SDS、SAS得分非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顯著低于快走組(P<0.05);快走但SDS、SAS得分非常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 分析與討論
目前,我國警察占總?cè)丝诒戎剌^低,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警察不僅是和平時期面對流血沖突事件最多的群體之一,而且每天要面對高強度,
高壓力,以及毫無規(guī)律的日常工作。執(zhí)法過程中更是要應(yīng)付魚目混珠的不同人群,處理各種紛繁復雜的案情。以上種種均導致警察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勞與負面情緒。因此,焦慮、抑郁以及情緒不穩(wěn)定等已經(jīng)成為警察人群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有關(guān)身體鍛煉能夠?qū)Σ煌巳旱男睦斫】诞a(chǎn)生積極影響,業(yè)已達成共識。快走是大眾中開展最多、簡便易行的身體鍛煉方式。太極拳則是近些年來被越來越多的研究所證實的安全可靠,效果顯著的鍛煉內(nèi)容。李俊釗[5]的研究顯示快走可以降低女大學生的焦慮水平。另有研究[6]認為快走有助于治療抑郁癥。太極拳對心理疾患的有益影響更是多見報道。其不僅能夠緩解大學生、高中生、中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焦慮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7-9],而且對于高血壓、糖尿病、睡眠障礙等疾病患者的情緒穩(wěn)定性、負面情緒的改善等方面也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作用[10-11]。
本研究通過24周太極拳運動干預后發(fā)現(xiàn),太極組SDS、SAS得分均非常顯著性下降,快走組亦顯著降低。組間比較顯示,太極組和快走組SDS、SAS得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同時太極組優(yōu)于快走組。林友標等[12]發(fā)現(xiàn),抑郁、焦慮因子具有隨著太極拳鍛煉時間的延長而降低的趨勢。本研究結(jié)果支持了這一研究成果,即太極拳、快走鍛煉均有效地降低了受試者的抑郁、焦慮水平,并且太極拳的效果優(yōu)于快走運動。
有研究指出,令人愉快和有趣的活動,有氧運動或有節(jié)奏的腹式呼吸等可以給人帶來愉悅的身心體驗。Berege研究[13]證實經(jīng)常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持續(xù)20~30min的中等強度的體育活動,將獲得最大的情緒效益??熳吆吞珮O拳均是符合以上條件的中小強度有氧鍛煉方式。這可能正是經(jīng)過24周鍛煉后,在職警察的抑郁、焦慮狀態(tài)得到有效緩解的重要原因。
太極拳除了具有有氧運動的特點之外,在練習過程中,要求關(guān)節(jié)肌肉時時處處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的同時,重視腹式呼吸,強調(diào)心靜與神安的意念要求,可能會帶來更加積極的情緒體驗。BuriSh博士的研究[14]證實,肌肉的放松能夠消除精神上的過度緊張,解除人在應(yīng)激時所引起的不良反應(yīng)。王國譜的研究[15]也證實,太極拳鍛煉可以使處于較高焦慮水平的受試者α1、α2、β1的節(jié)律的增加,使他們情緒安定、心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并向低焦慮狀態(tài)轉(zhuǎn)化。較低焦慮水平的受試者,焦慮狀態(tài)幾乎降至最低水平,并且不易受到外在條件、應(yīng)激等因素的影響。太極拳不僅動作節(jié)奏柔和緩慢,而且十分重視關(guān)節(jié)、肌肉的協(xié)同運動,強調(diào)“其根在腳,發(fā)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節(jié)節(jié)貫串,鍛煉者需要細細體味身體不同部位的動作變換與勁力傳達。此外,太極拳還強調(diào)“外形雖微停,而內(nèi)中之意不可止”的“意連”,將鍛煉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行拳走架之中,強化了大腦對動作本身的敏感度,消除了對其他外界刺激的關(guān)注,從而專注于動作的完成和意念的集中[16]。可以說,太極拳行云流水的動作給鍛煉者帶來了流暢的身心體驗,其“心貴靜;靜如山岳”的意念要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鍛煉者的心態(tài)。這恰恰是24周太極拳鍛煉緩解了在職警察輕度抑郁、焦慮狀態(tài)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快走運動則以重復性的無意識周期性運動為主,較少涉及到關(guān)節(jié)、肌肉之間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和運動中意念的有意注意。
4 結(jié) 論
綜上所述,24周的太極拳和快走鍛煉均能夠緩解在職警察的輕度抑郁、焦慮狀態(tài);太極拳與快走相比,在降低在職警察抑郁、焦慮水平方面更具有優(yōu)勢。太極拳和快走均是較好的身體鍛煉內(nèi)容和方式,適合于在警察群體中普遍開展。
本研究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證實了太極拳、快走對在職警察心理健康的良好效果和作用,為促使它們在警察群體中廣泛推進提供了科學依據(jù),是一項針對性很強的研究。但囿于樣本量有限,研究對象集中練習不易等一系列實驗操作層面的問題,本研究還有較大的深入挖掘空間。此外,由于警察群體對身體鍛煉認識不足,鍛煉時間十分有限等,太極拳在該群體中推廣還將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 李艷青, 江光榮, 任志洪, 等. 公安機關(guān)警察職業(yè)壓力源量表的編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6, 30(6):470–475.
[2] 張騰霄,黃瓊,王峰,等.警察的生活事件與心理健康:人格的中介作用[J].心理學通訊,2019,2(1):25-31.
[3] 藍怡.警察的健身參與行為:一項區(qū)域性調(diào)查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3(10):143-149.
[4] 張志雷,朱東.近15年太極拳健康促進的研究熱點——基于PubMed數(shù)據(jù)庫分析[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8,24(10):1215-1222.
[5] 李俊釗. 快走、慢跑及其組合運動對女大學生焦慮水平影響的實驗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8.
[6] 快步走有助于治療抑郁癥[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17):44.
[7] 李海,李萍.太極拳練習對高中生考試緊張綜合征的緩解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4):179-181.
[8] 高明,韓尚潔,段卉.太極拳練習對改善大學生焦慮情緒的作用[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3,28(3):126-128.
[9] 李曉艷.太極拳運動參與對中年婦女焦慮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體育成人教育刊,2012,28(2):36-37,48.
[10] 胡益娟,楊璐萍,鐘冬靈,等.太極拳對糖尿病負性情緒影響的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16):116-117.
[11] 饒婷,倪虹劍.太極拳對抑郁障礙相關(guān)性失眠患者睡眠和情緒的影響[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8,32(1):66,78.
[12] 林友標,章舜嬌,葉展紅,等.運動處方干預對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8(2):72-75,87.
[13] Berger.B.G.Friedmann.E.& Eaton M.Comparison of Jogging.the Relaxation Response and Group Interation for Stress Reduction.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88,(10):431-447.
[14] BurishTc.Jenkins RA.Effectiveness of Biofeedback and Relaxation Training in Reducing the Side Effects of Cancer Chemotherapy[J].Health psychol,1992(11):17-23.
[15] 王國譜,王文超,佐久間春夫,等.不同狀態(tài)性焦慮者參加太極拳運動前后腦波特征及狀態(tài)性焦慮的變化[J].體育學刊,2006,13(6):43-47.
[16] 錢惕明.太極拳內(nèi)功心法全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