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真是個不可思議的東西,有時候它變化得快到讓人來不及反應。而且“它的變化絲毫不顧及人類和他們的豐功偉績”。比如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那個苦苦思索并始終信奉命運的人,最終也沒能擺脫命運的安排。
就在那個很平常的午后,司馬遷像往常一樣,來到清涼殿,準備參加朝議。自有了腹誹之法,公卿大夫都百般阿諛,只想著保全身家性命,哪還敢仗義直言?只有你挺身而出,一番慷慨陳詞,為李陵辯護??墒悄銢]有察覺到皇帝陰沉的臉色。剛正不阿,滿懷赤子之心的你怎么會想到主上問你的看法只不過是想讓你說出一個寬恕李廣利的理由罷了。你本想著為主上分憂解難,不想?yún)s給自己招來禍患。就這樣你稀里糊涂地進了牢獄,被一通嚴刑拷打,你就是不肯認罪,因為你本來沒有做錯什么。那種生不如死的折磨讓你幾乎失去了生的欲望,可轉念一想史記未寫完,先父的遺命還未完成,怎么能就這樣死去呢?最后,為了保命你選擇了宮刑。
在牢獄里你一定想了很多很多吧。你想起了自己在龍門耕種時那種快樂無慮的生活,想起了妻子和三個可愛的兒女,還有父親那語重心長的教誨和囑托。大概人都會在當下不如意的時候會將曾經(jīng)的某些美好放大無數(shù)倍吧,這一刻你覺得原來那些與妻兒朝夕相處的平淡的小日子才是最幸福的時光。那時候你至少不用看誰的臉色行事,不用每天如履薄冰、誠惶誠恐……
記得初次聽到司馬遷這個名字是很小的時候,老師是這樣說的:“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蹦菚r候我就在想老師為什么要用偉大來形容司馬遷呢?再到后來了解了《史記》和司馬遷后,我被《史記》的藝術魅力所震撼,也為司馬遷的不幸遭遇而哀嘆。我時常在想,到底是怎樣的人可以寫出如此優(yōu)秀的作品呢?為何他能夠成為一種永恒,流芳百世呢?這些疑惑驅使著我不斷地走近他,了解他。
后來我終于明白,他最大的魅力不在于《史記》的卓越成就,也不在于他的滿腹才華,而在于他那偉岸的人格??鬃佑醒裕骸熬又澹瑢W道以修身,道明而身修,言談舉止無不合于正道。君子之儒體于仁,用于行,不僅明道理,而且知權變;立身于世,無所不通。君子之儒,進可以為官治民,退可以獨善其身”,不管什么時候,司馬遷他都有一種君子的風范。
作為一個史官,他是當之無愧的良史。除了博古通今外,更可貴的是他的史官精神。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寫道:“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為了確保史實的真實性,他走訪歷史遺跡、名山大川去收集各種資料。他曾東達碣石,西至崆峒,上過北部邊塞的秦長城,也去過西南昆明一帶。總之,他的足跡遍布各地。他敢于秉筆直書,更讓人動容的是他為那些末路英雄和游俠刺客作傳,不像《春秋》只為尊者諱,為賢者諱。這就足見司馬遷包容的思想和豪邁的氣概。他著《史記》是為了歌功頌德,潤色宏業(yè),他把彰顯時代精神,傳承人類的文化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人子,他始終謹記著父親的教誨:“且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而且他做到了。作為人臣,他致身于忠君利國,對主上忠心耿耿,盡心竭力。只有敢于直諫,匡正君誤,擔當?shù)懒x的慷慨之士才稱得上是忠臣,毫無疑問,他就是。作為一個父親和丈夫的司馬遷總是溫情脈脈的,他和倩娘相敬如賓,悉心教育子女。雖說并不富裕,可一家人總是和和睦睦,其樂融融,稱得上父嚴子孝,長惠幼敬。這些都讓我們覺得司馬遷是一個溫情碩儒、謙謙君子。
逆境更能考驗一個人的品格,在獄中他幾乎受盡了所有酷刑的折磨。無可奈何之下,他在生與死之間做出了一個悲壯的選擇。因為他明白自己身上所肩負的使命,因為有比個人榮辱更重要的事情,所以他只好將個人榮辱置之度外。的確,大丈夫當能屈能伸。在忍受了如此奇恥大辱之后,他決定發(fā)憤著書來一雪前恥。是啊,對于那些真正的勇士,“你可以消滅他,但就是打不敗他”。雖然無法改變外部的困境,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境。他那種超然的人生態(tài)度和超越自我、自強不息的精神令人欽佩。這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彰顯男兒本色、頂天立地的司馬遷。 遠古時代逐日的夸父、“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屈原……他們敢于抗爭。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雖是等于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梁。”沒錯,正是他們那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支撐中華民族一步步走到今天,他們就是中華民族的靈魂之所在。
當然《史記》的巨大價值也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東西都會湮沒在歷史的長河里,幸而有像太史公這般偉大的人物,有像《史記》這般輝煌的著作,我們得以通過經(jīng)典去感受那個時代的氣息。那些文化巨人們不僅為我們展現(xiàn)了時代的風貌,更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司馬遷對人物命運,人性和品格的思考,都值得我們去深思。他對每個歷史人物給予最大的尊重,客觀評價他們的功過是非。在閱讀和思考中,我們學會辨別,學會選擇。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這是司馬遷對孔子的評價,這不也是他自己的寫照嗎?司馬遷如同一顆璀璨的星星閃耀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閃耀在人們的心頭,鼓舞我們要永遠心懷崇高,心懷希望。
作者簡介:韓艷麗 (1999.02—)女,漢族,籍貫:甘肅省平?jīng)鍪?,本科,單位:西北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