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一封由質量部門發(fā)送的OA郵件“信息預警報告”引起了公司領導的關注,為什么公司2017年12月底交付的產品會因外購件超期被客戶退回?為什么2018年初公司將外購件退回供應商返修,超過三個月還未修好?還有10天就到最后交付期限,再不按時交付,公司將面臨幾十萬元的經濟損失,同時公司聲譽也將受到負面影響。想到這里,公司領導立即抓起桌上的電話撥通了審計部部長的電話,要求審計部門就此事項開展管理審計,破解該外購件超期之謎。
接到審計任務后,審計部長立即組織成立了審計小組,開展了審前調查、制定了審計方案。接著,組織審計組成員學習了相關管理制度,對該事項進行了通報和分析。最后,大家對該事項進行了討論。
小孫對采購業(yè)務比較熟悉,他說:“我了解的情況是:A外購件是公司緊缺件,供應商經常不能按期供貨,需派人坐催,外購件回廠入庫后,分廠會立即領用,不應該超期啊。” “這么緊缺的外購件,怎么會在庫房儲存超過兩年呢?”小王緊接著提出了疑問?!安粫菐旆抗芾碛惺裁醇劼┌??”“那咱們就先從庫房下手吧?!?/p>
帶著疑問,審計人員直奔庫房查看A外購件出庫、入庫記錄,看能否從賬上找到端倪。說明來意后,庫管員熟練地從厚厚的賬卡中抽出A外購件賬卡遞給小孫。當小孫從2015年A外購件出入庫記錄查看到2016年1月時,高興地說:“編號003外購件的入庫記錄在這呢?!毙⊥踮s緊記錄下來:2016年1月5日入庫2臺A外購件(編號:003、004),當天分廠領用一臺編號004外購件?!斑祝婀?,入庫2臺,怎么分廠只領用1臺呢,編號003什么時候領用的?”小孫感到不解。
接著仔細查看完2016年全年的入庫、出庫記錄,也沒發(fā)現編號003外購件出庫記錄,“難道庫管員把這臺外購件忘了,后入庫的外購件都領用了,這臺外購件卻顯示還在賬上?!薄斑@不是違反了庫房‘先入先出’的基本原則嗎?”小王先下了結論,小孫表示同意,繼續(xù)查看2017年的出入庫記錄。
“終于找到了,編號003外購件是2017年10月26日分廠領用的,就是庫管員違反了‘先進先出法’”。小孫認為找到了問題所在。不料在旁邊陪同的主管計劃員說話了:“我們沒有違反‘先進先出法’,該外購件曾經出庫返修過?!薄安豢赡?,編號003外購件沒有領用記錄怎么會去返修,怎么從庫房出去的?”小孫提出疑問。
計劃員和庫管員面露難色,遲疑了一會兒,計劃員解釋說:“2016年11月,分廠領用編號003外購件后,在調試時發(fā)現故障,需退回供應商返修。因當時生產任務急,分廠需重新領用1臺A外購件。因A外購件價值近百萬元,分廠不愿意一個月承擔2臺A外購件成本,當時分廠材料員、庫管員和我協(xié)商后,將編號003外購件退回庫房,因沒到月底結賬,庫管員撤銷了編號003外購件的領料單,由我借出該外購件退供應商返修,所以賬卡上沒有編號003外購件領用出庫記錄。”
聽完解釋,小孫半信半疑:這是計劃員編造的推托之詞呢?還是分廠真的領用了又退回?小王看小孫皺著眉頭不說話,便說:“口說無憑,我們要找到證據?!睅旃軉T說:“領料單當時就撕了,沒有別的證據?!毙O接著說:“我們去分廠看看能否找到編號003外購件的領料單吧?!?/p>
審計人員來到分廠,找到分廠材料員說明來由,不料材料員說她是今年剛調來的,對以前的事情不清楚。小孫說:“你把2016年11月份的領料單給我們找出來。”材料員說:“分廠每月都有十幾本領料單呢,我搬出來你們自己找吧?!毙O和小王終于找到10本11月的領料單,倆人翻完11月全部領料單也未發(fā)現編號003外購件領料單,分廠也沒有那張領料單,這條線索也斷了。
審計人員沒有泄氣,決定重新尋找突破口。小孫突然想到質量部門應該有故障返修記錄,應該去那兒尋找答案。經查看2015年至2018年的外購件故障返修記錄,果然找到了編號003外購件的返修記錄。原來,編號003外購件分別于2016年11月、2017年1月因故障退供應商返修過兩次,2017年7月才回廠。對數字比較敏感的小王,快速算出了兩次返修時間長達240多天。新的疑問又來了,為什么返修時間這么長?
為什么編號003外購件返修時間這么長?哪個部門承擔返修直接責任,是否盡到職責?是否有監(jiān)管和考核?審計人員帶著新的疑問,順著返修這根“藤”,繼續(xù)查找線索。
審計人員從眾多程序文件中找到了與外購件返修有關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該程序規(guī)定:“生產現場發(fā)現外購元器件及成品件不合格,由發(fā)現單位填寫《質量信息反饋單》,根據處理意見需要退廠返修的,發(fā)現單位負責將不合格品一并退生產部庫房,由生產部交采購部辦理退廠返修?!?/p>
審計人員立即前往返修的直接責任部門——采購部。當審計人員詢問采購員編號003外購件的返修情況時,他解釋說:“我一直在關注編號003外購件的返修進度,多次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和供應商進行溝通、督促,但這個供應商比較強勢,一直以各種理由拖著,我也沒辦法。”說著,采購員打開微信聊天記錄讓小孫看,微信里確實有采購員多次和對方溝通的聊天記錄,諸如“什么時候能修好?”“最近太忙,沒時間”“抓緊時間趕緊修”“好,盡快返修”等對話內容。小孫看完聊天記錄問采購員:“你督促沒起作用,給你們部門領導和公司領導反映了嗎?還采取別的措施了嗎?”采購員想了想說:“沒有。”可以確認采購部沒有履行好返修職責。
接著,審計人員來到生產部門,對外購件返修管理和考核情況進行核查。小孫問計劃員:“你們對外購件返修是怎么管理的?是否有臺賬?”計劃員說:“有臺賬?!苯又蜷_了電子臺賬讓小孫看,電子臺賬記載了外購件名稱、型號、數量、供應商名稱,轉交采購部的時間,但沒有返修完成時間。小孫一眼就發(fā)現了編號003外購件的返修記錄,向主管計劃員提出一連串問題:“臺賬上怎么沒有要求外購件返修回廠時間?編號003外購件兩次返修長達200多天,你督促采購部了嗎?是否按照程序文件要求進行了考核?”
計劃員解釋說:“臺賬上沒有返修回廠時間是我的工作失誤。外購件正常返修周期是一個月,一般都能按時回來,編號003外購件是特殊情況,我多次口頭或打電話督促過采購員,采購員解釋說該外購件供應商比較強勢,返修周期長,他們也很為難,所以未進行持續(xù)督促,也未進行考核?!甭犃擞媱潌T的解釋,小孫心里有底了。
終于揭開了外購件超期之謎,原來是生產部門疏于監(jiān)管、督促不力,缺乏嚴格考核;采購部門面對強勢供應商缺乏有效策略,未及時反饋部門和公司領導,使編號003外購件長期在外返修,導致庫存超期。
審計人員認為謎底已解開,突然接到生產部門電話:“你們審計人員應該再查下市場部門,2016年12月客戶就提出交付產品新要求,A外購件是他們2015年預投產品的配套件,編號003外購件超期他們也有責任?!狈畔码娫?,小孫心想:市場部門2015年預投的配套件,怎么到2017年底才交付?沒有按合同執(zhí)行嗎?
審計人員決定追根究底。當審計人員來到市場部門了解2015年預投及交付情況時,沒想到主管計劃員對審計人員態(tài)度生硬地說:“我不知道。”并將該事項推諉到部門其他出差人員身上。
小孫回到辦公室將此情況立即反映給審計組長。審計組長說:“我來和他們部門領導協(xié)調此事,讓他們積極配合我們審計工作、及時提供審計資料?!?/p>
第二天,審計人員就收到了市場部門業(yè)務員發(fā)來的郵件,包含自查報告和相關客戶需求來源、預投計劃下達時間、合同簽訂情況等說明資料。
市場部門是這樣解釋的:2015年6月,市場部門接到客戶電話,要求年底交付6套X產品。因時間緊、任務急,市場部門當天就進行了風險預投。2016年因市場環(huán)境和政策發(fā)生較大變化,客戶要求暫停交付,但配套產品的外購件已全部采購到位。之后市場部門就合同事宜與客戶進行過多次溝通協(xié)調,客戶只是口頭承諾有需求,但始終未簽訂合同。2017年11月,市場部門在繼續(xù)溝通未果的情況下,才進行了計劃調整,將配套產品的外購件用到同類產品上用以消耗庫存。當消耗至編號003外購件時,發(fā)現該外購件長期在外返修,超出客戶要求的庫存時限。所以,這次庫存超期和他們沒有關系。
看完市場部門提供的情況說明及佐證材料,審計人員認為:市場部門從2015年下達預投計劃,涉及幾千萬資金預投,2年多時間未簽訂合同,未意識到潛在的重大合同風險及庫存風險、未及時調整計劃、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規(guī)避風險。
但市場部門不認同審計人員意見,他們認為:該批預投產品雖然現在未交付,但客戶已多次口頭承諾要簽合同,以后一定會簽合同,所以不存在風險。為了讓他們心服口服,審計組組長和市場部門領導多次溝通、交流,擺事實、講道理,最終市場部門領導才認識到存在的市場風險問題。
審計小組對審計發(fā)現的問題和結論與被審計部門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和交流,最終形成詳實的管理審計報告,提交公司領導審閱。
針對本次審計發(fā)現的問題,公司領導組織相關部門召開了管理審計專題會議,要求相關部門以此為鑒、按照審計報告提出的管理建議,舉一反三,落實整改,不斷增強市場風險意識,完善相關流程,提高產品交付能力,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同時,為引起重視,加強警戒,對導致編號003外購件超期的相關部門領導和責任人進行了經濟處罰。
通過本次管理審計,一是破解了編號003外購件庫存超期之謎,并督促編號003外購件及時返修回廠,按時交付客戶,為公司規(guī)避了經營風險,挽回了聲譽;二是增強了各部門風險意識,規(guī)范了庫房入庫、出庫管理;三是完善了外購件返修流程,建立了外購件超期預警機制,真正發(fā)揮了管理審計的增值作用。
回顧本次管理審計,有以下幾點經驗與體會:
一是以問題為導向,圍繞公司重點和難點開展審計項目,發(fā)揮審計的增值作用。本次審計項目是以質量部門預警為線索,始終圍繞問題開展審計工作,在審計人員的推動下,編號003外購件及時返修回廠,按時交付客戶,發(fā)揮了審計的增值作用。
二是注重現場證據收集,問題核實清楚下結論。審計人員憑著職業(yè)敏感性及推斷,即使判斷有問題,也不能輕易下結論,必須獲取充分的證據,將問題坐實,才能下結論。
三是審計溝通很重要。在審計過程中,要善于和被審計部門溝通,只有得到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才有利于審計工作的開展,尤其是審計報告出來后,必須和被審計部門反復溝通,得到他們的認可,才能使審計報告更加真實、可靠,更有利于日后的審計問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