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碧香
【摘 要】 當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已經成為教師及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已有自己的一些觀點和想法,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ǎng),完善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和學習做準備。生物是高中課堂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本文關于如何提高生物課堂有效性,做出了思考。
【關鍵詞】 高中生物 ?核心素養(yǎng) ?課堂有效性
引言:
在高中的學習中,學生學習最多的生物就是人類本身,學生會學習到很多和自身息息相關的知識,而且農學和醫(yī)學的基礎學科就是生物學,生物學的應用領域方方面面,包括環(huán)保、食品、能源等。生物學如此重要,如何教好這門學科,值得我們廣大教師思考。
一、運用現代科技,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推廣,教學變得更加方便快捷。教師提前做好PPT,大量節(jié)約了板書的時間,豐富了知識的呈現形式。此外,教師的可用資源也大大增加了,網絡上與課程有關的資源很多,教師可以利用起來,有些很難在課堂上直接呈現的知識點通過動畫就可一目了然。例如: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學習中,通過口頭的表達不能使學生清楚其過程,此時就可以借助視頻動畫,一步一步地讓學生看清楚在每個時期染色體是如何復制,如何分配的,這種方式不僅讓知識點變得簡單易懂,也會加深學生的記憶,同時也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此外,運用多媒體技術到課堂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學生可以將上課的內容保存下來,有些不懂的地方可以回家后慢慢琢磨,并且永遠不會丟失,隨時想看,點開就可以復習。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利用現代網絡對還沒有學過的知識進行預習,也會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
二、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
自主學習是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對生物這一門學科的好處,更是為以后的大學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大學課堂不同于高中課堂,尤其對學生的自律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要求很高,所以,高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習新的知識之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先自主學習,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在課堂中提出來,與教師進行交流。在課堂上,教師也不要一味地講,要給學生留出思考和回答的時間,對一些重難點的地方,可以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或自己思考,或與同學交流討論,總之,就是要自己去解決問題,教師可以起引導的作用。例如:在學習“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要如何維持,穩(wěn)態(tài)的維持的意義是什么?先拋出問題,經過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再去做出總結: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不是固定靜止不動的,而是處于一個動態(tài)平衡的狀態(tài),通過一些正反饋和負反饋的調節(jié)來維持穩(wěn)態(tài)的。只有維持穩(wěn)態(tài)后,機體各器官、各系統(tǒng)才能協(xié)調發(fā)揮作用。通過問答的形式,讓學生腦子動起來,會更有效。
三、注重實驗,親身實踐
生物學是一門與實驗分不開的學科,很多生物學的觀點都是經過猜想加多次實驗得出來的,親身實踐得出來的東西更有意義。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實驗不僅可以讓其了解生物學的神奇之處,也會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例如:在生物體中的脂肪、糖類、蛋白質這一課中,教師教給學生還原糖可以用斐林試劑檢測,顏色會由淺藍——棕紅——磚紅色沉淀,淀粉遇碘會變藍,脂肪會被蘇丹染色,蛋白質會被雙縮脲試劑染成淺紫色,這樣的知識是枯燥無味的,學生可能根本分不清也記不住,但如果讓其親自動手去實驗,就會大不一樣,親眼觀察到顏色的改變,自然就會記住各個反應的變化。再如:在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這一課時,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做一個生態(tài)箱,里面養(yǎng)自己喜歡的植物或動物,每天仔仔細細地觀察環(huán)境的變化,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也更能了解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里的各種平衡關系。這就不只是簡單的知識學習,更是對學生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對人才要求的越來越高,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和素養(yǎng)也更多了,教師要培養(yǎng)出高素質和高學識的學生,任重道遠。當然,還有更多的方法去提高生物課堂的有效性,所有的方法都是為了學生能有更好的學習體驗,這就需要教師和學生通力合作,一起創(chuàng)造出高效的課堂。這是艱難而漫長的,不過,只要不斷探索,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被提出。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只是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培養(yǎng),也要培養(yǎng)其正確的價值觀,像環(huán)保意識、節(jié)約意識、愛心意識等,這些是更重要的素質,在環(huán)境資源問題嚴重的今天,讓學生了解現狀并有意識、有責任心地去改變現狀,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韋曉琳.基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考試周刊(00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