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芳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qū)華岐鎮(zhèn)中心小學,甘肅 天水 741008)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一種有效途徑和精神活動,小學生的智力發(fā)育和生理發(fā)育正處于初始階段,這個階段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通過課外閱讀來增加學生的知識量,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和知識底蘊,為學生的課內閱讀和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不僅如此,課外閱讀實際上也是語文教育的一種有效延伸,能夠幫助學生對課本上相關的內容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傊?,課外閱讀具有非常重大的價值,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教育改革在不斷深入,但是小學語文教師依然將教學重點放在教材知識的傳授以及學生學習技能的提升上。教師深入研讀語文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材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做好教學設計,從字詞、閱讀、寫作等方面來開展教學,但是卻唯獨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不夠重視,認為學生首要的任務就是掌握教材上相關的知識和內容。雖然也有部分教師意識到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且在課堂上會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這一信息傳遞給學生,希望學生能夠利用課外的時間來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但是卻并沒有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形成系統(tǒng)指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認知規(guī)律有限,如果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那么學生往往不知道該怎樣來開展課外閱讀,課外閱讀的效率低下,效果不佳。
當前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達到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學生僅僅占少數(shù),大部分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非常少,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的習慣和意識。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的能力比較差,而手機、游戲設備等電子設備占據(jù)了學生大量的課外時間,外部環(huán)境沒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這對小學生的閱讀意識培養(yǎng)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非常不利。課外閱讀和游戲相比對學生的吸引力更小,如果缺乏家長的約束,那么小學生一旦有時間就會選擇玩游戲,沒有體會到閱讀的樂趣。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給學生推薦優(yōu)質的課外讀物,助力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和意識。
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家長的教育觀念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很多家長都給自己的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興趣班,讓學生課后學習英語、奧數(shù)、繪畫、書法、鋼琴等,但是卻唯獨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不夠重視,很少有家長能夠對自己小孩的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的指導和安排。也有部分家長認為課外閱讀對學生的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幫助不大,認為課外書就是閑書,對課外閱讀存在著認識上的偏差和誤解。實際上,雖然市面上的確有一些對學生無益甚至有害的圖書,但是也不乏對學生有益的課外讀物,這就需要家長和教師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把好質量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小學生學習的原始驅動力。小學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非常強烈,所以教師就可以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來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課外閱讀讀物,讓學生利用課外的時間閱讀自己喜愛的內容,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和閱讀的樂趣,這樣就能夠有效將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激發(fā)出來。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各種類型的課外閱讀讀物,包括童話、寓言、詩歌等,讓學生感受各種不同文體的課外閱讀讀物,在閱讀中體會到文字和知識的魅力,給學生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和感受。通過趣味性的課外閱讀讀物將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出來,那么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也能夠全身心投入,渴望通過閱讀來獲取知識,滿足精神需求,進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小學生由于年齡比較小,生活經歷和經驗非常有限,知識面比較狹窄,而通過課外閱讀就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小學生在六年的時間如果只完成1—6年級的語文課程,雖然學習的時間非常長,但是學生從中獲取的知識卻非常有限。語文學科的學習需要學生不斷積累,所以僅僅依賴課內的時間來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課外閱讀將課內延伸到課外,可以接觸到各種類型的讀物,并從中學習到各種類型的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歷史、人文、地理、自然、科學等多個方面的課外讀物,讓學生接觸各種類型的知識,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擴展。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習進展來給學生推薦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各種類型的讀物,幫助學生不斷積累知識。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整個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和任務,但是由于課內教學時間有限,并且在課堂上教師還要講解字詞等其他的內容,對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過課外閱讀就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這對學生以后的終身發(fā)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課外閱讀和課內閱讀有著一定的差異,課內閱讀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將閱讀的基本方法教給學生,注重學生閱讀技能和閱讀水平的提升,而課外閱讀中學生有更多自主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產生自己獨特的閱讀靈感,并形成獨特的見解,產生深刻的閱讀體驗。如果家長能夠指導學生長期進行課外閱讀,那么就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持之以恒地學習語文知識。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靈活應用讀書筆記,邊讀邊想,將其中優(yōu)美的句子、富有哲理的句子都標記出來,閱讀后摘抄下來,也可以將自己閱讀過程中不懂的地方標記出來,閱讀完后通過查閱字典、請教教師等途徑來有效解決,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思考的過程,在整個讀書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比較活躍的狀態(tài),這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非常有利,能夠豐富學生的思維內涵,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同時還應該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而通過課外閱讀,學生能夠從中接觸、了解各種各樣的價值觀念,促使學生從不同的層面和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和認識世界,這就能夠有效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閱讀過程本身就是思維訓練的過程,因此閱讀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寫作是小學語文階段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新課程標準也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小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和能力普遍較差,很多學生在寫作時都感到沒有東西可寫。導致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重要原因就是學生積累的生活經歷有限,而通過課外閱讀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這些知識都可以成為自己寫作時很好的素材,進而在寫作時做到下筆如有神。不僅如此,通過課外閱讀學生還能夠接觸各種各樣的文體,感受各種類型文章的寫作結構、寫作思路,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夠形成良好的寫作素養(yǎng),在寫作時能夠很好地處理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并確保寫作結構的完整性、思維的嚴謹性等,最終寫出高水平的文章。因此課外閱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對語文教學的作用非常重大,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增加學生的知識面,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外閱讀指導,給學生推薦優(yōu)質的課外閱讀讀物,并教會學生一些閱讀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