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禮寧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河南鄭州 450046)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社會關系和社會矛盾在新時代也必然有新的演變,我國的治國理政思路也必然要隨之出現(xiàn)新的變化。在國家治理方式上,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實現(xiàn)由改革開放前四十年形成的“依法治國”向“依憲治國”的戰(zhàn)略提升[1]。正是建立在對這一歷史性戰(zhàn)略判斷的理性思考基礎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這一政治文明和憲法哲學做出深刻闡釋,并對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政治生態(tài)建設和國家治理理念的不斷升華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指引作用。對于憲法學的教學實踐而言,自然不能完全脫離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另起爐灶,而是應當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憲法學基本立場和原則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憲法學的教學模式和內容,推動憲法學在理論上和思想上同不斷演進的社會政治、文化生態(tài)相適應。將習近平總書記依憲治國和依憲執(zhí)政重要思想作為憲法學教學的理論支撐則是上述要求在憲法學在線教學實踐中的具體運用。
憲法憑借其所具有的、無可替代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對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國家的根本制度在不同層面作出了根本性規(guī)定,還對現(xiàn)代國家制度文明和政治理念作出了規(guī)范性闡釋,憲法學教學則是對這種文明和思想的傳播與引導。隨著現(xiàn)代通信和信息科技的發(fā)展,尤其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憲法學線上教學成為一個不可逆的趨勢。方興未艾的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不僅為公民和其他法律主體提供了表達自我、提出訴求和主張的機會與平臺,并使我國憲法的中國價值和理念進一步得到深刻、充分的討論,進而得以廣泛傳播,從而對憲法學的教學與研究產生深刻的影響,也為憲法學教學模式的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論架構和實踐路徑。
在理論層面,將習近平依憲治國思想引入線上課堂便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和意義。這是因為,習近平依憲治國思想是在我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轉變、全面建設法治國家、致力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歷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新的歷史時期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在憲法上的反映,也是引領國家社會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發(fā)展戰(zhàn)略,并構成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價值指引和哲學基礎[2],是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和法學理論在當代中國的本土化,有著符合中國國情和發(fā)展理念的深刻內涵,是憲法思想和內容的重大發(fā)展。
首先,習近平依憲治國思想是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憲法共識。從“依法治國”向“依憲治國”的歷史性跨越,不僅在一般意義上反映了法治文明進步與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和思想結晶,也蘊涵著中國自身特有的深厚歷史積淀并具有無可替代的時代價值。其次,習近平依憲治國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實質內核及根本要求。依法治國首先要求依憲治國,可以說,依憲治國方略是執(zhí)政黨治國理政理論的精華及其當代總結,是人類政治、法治文明的中國化及其歷史經驗的高度概括,也是依法治國和法治建設在當代的升華和深化,是構建現(xiàn)代化的國家治理體系、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的內在要求及核心任務。最后,習近平依憲治國思想是面向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的思想和制度基石[3]。只有憲法得到有效實施、普遍遵守,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才能得到憲法層面的充分論證,因此,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應當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前提下開展。同時,無論依憲治國還是憲法實施,其本身國家治理和法治建設的核心構成,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
總之,將習近平依憲治國思想引入線上課堂,能夠推進憲法學教學方法和內容改革,豐富受眾的憲法知識和基礎理論,培養(yǎng)富有憲法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法律專業(yè)人才,提高受眾的憲法意識和政治素養(yǎng),并運用科學合理的憲法學教學方法,不斷激勵學生主動探索憲法新思想的積極性,提高法學專業(yè)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不斷提高憲法學的教學質量和理論高度。
憲法學教學本身不僅是憲法理論、憲法思想和憲法知識的傳播,也應當被視為憲法實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線上開放式憲法課程更加強化了這種作用。正如葛洪義教授所提出的,法律不只是一個關于“知識、技術、科學或專業(yè)”的問題,更是一個“關乎人格與生命的實踐問題”,因此,法律學人應具有將其視為一個實踐問題來對待的自覺意識。法律的實踐屬性同具體的法律活動中主體行為選擇的正當性具有密切關系,法律的正當性能促使人們在善惡和是非之間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取舍。而正確的法律選擇取決于主體自身的法律知識和認知,或者說法律活動的正當性依賴于主體內心自覺形成的有關法律正當性的主觀認知[4]。具體到憲法領域也是如此,要想使選擇主體在面臨選擇時做出正確的或者說符合常識的、道德底線的或者社會主義基本精神的憲法選擇,就要求選擇主體首先具有正確的憲法知識和憲法思想。對于正確的、符合預期的憲法知識和憲法思想的傳導來說,憲法學教學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對法學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
將習近平依憲治國重要思想引入具體的憲法教學實踐,對正確的、符合政治預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憲法知識和憲法思想的傳導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并且,就我國的具體制度實踐來看,習近平依憲治國思想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這一點通過近幾年的具體制度改革得到了最直觀的反映,其典型的體現(xiàn)在憲法修改、合憲性審查機制的啟動、監(jiān)察制度構建、國家憲法日的設立和憲法宣誓制度的形成等方面。
由此可見,習近平依憲治國思想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指導了我國的具體制度實踐。而在憲法學的具體教學方面,對于教學改革本身同樣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也是教學改革的內容。并且,由于憲法本身的性質所決定,憲法學教學在高校法學專業(yè)教學中居于核心地位,而鑒于線上課程教學模式所具有的快速、廣泛傳播的特點,將習近平依憲治國思想引入線上課程實踐既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也具有深刻的必要性,其能在強化憲法學線上教學所具有的重要知識性、理論性及思想性的同時,對受眾的憲法素養(yǎng)、憲法思維及法律思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與塑造具有直接和深刻的影響及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受眾的政治素質和主體意識也具有極強的形塑功能。
憲法學線上課堂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憲法學教學的理論性和實踐性,最終都要通過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實現(xiàn)。因此,在具體的線上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安排具體的教學內容,而將習近平依憲治國思想納入線上教學內容,并對習近平依憲治國思想進行深入闡釋與具體講授,對于憲法學教學目的的實現(xiàn)顯然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來講,應將以下內容作為講授的重點及核心:
其一,習近平依憲治國思想的核心精神是良憲之治。習近平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指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依法治國的邏輯起點是良法之治,那么上升到依憲治國的高度,也必然要求堅持良憲之治,首先就要求憲法自身具備必不可少的“良善品質”。
其二,依憲治國的前提在于尊重和捍衛(wèi)憲法權威。習近平指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保ā对诘?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的講話》)在這里,“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正是憲法的社會認同、政治認同的來源,也是憲法權威性賴以獲得的根本。
其三,依憲治國的核心要求是憲法實施?!皯椃ǖ臋嗤皇莵碜杂趹椃ㄎ谋镜淖晕倚?,更不是來自于理論上的推理和論證,而是來自于憲法的實效和行動”[5],來自于社會的認可和忠誠,憲法的價值和意義只有通過實施方能得以體現(xiàn)[6]??梢哉f,沒有憲法的實施,也就無所謂依憲治國。
其四,依憲治國的規(guī)范保障是法制統(tǒng)一?!耙缿椫螄⒁缿棃?zhí)政、依憲行政”不是單兵突進,而是要彼此呼應、彼此配合,保持彼此間的統(tǒng)一,形成法治建設的“合力”,只有一體建設,實現(xiàn)法制統(tǒng)一,才能穩(wěn)定推進依法治國和依憲治國建設,最終實現(xiàn)憲法預設的政治理想[7]。
其五,依憲治國的制度保障是憲法監(jiān)督。習近平依憲治國思想的核心是行憲、守憲、護憲的三位一體,要想使依憲治國思想得到落實,就必須使憲法的權威得到足夠的尊重,而加強憲法監(jiān)督,推進合憲性審查,將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法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全都納入憲法的規(guī)范視角之下則是其必然要求。
其六,依憲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我國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yōu)勢,其中首要的一點就是“堅持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wěn)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yōu)勢?!保ā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堅持黨的領導,同時做到黨“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實現(xiàn)黨的領導同遵守憲法、依憲治國之間的有機統(tǒng)一。
習近平總書記的依憲治國思想,是對新時代黨的治國理政思想的高度概括,是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理念的重大改進,反映了中國民主模式的強大生命力和政治優(yōu)勢,顯示了共產黨在探索社會主義新時期發(fā)展道路方面的高度自覺和理論自信,必將為人類的法治文明貢獻獨特的中國經驗與智慧,必將推動我國進入一個塑造獨具特色政治文明的憲法新時代,也必將成為我國政治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受疫情影響,我國在線教學蓬勃興起,憲法課程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更新是新形勢下強化高校理論、思想和政治教育任務的重要舉措。從在線教學的相關實踐來看,將習近平依憲治國思想引入具體的線上課堂教學,對于憲法學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開展信息化、啟發(fā)式的教學實踐,增強憲法課程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時代性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