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茜
摘要:初中正是從少年跨步為青年的一個過程。初中的教學方式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和效果。初中物理作為學生們第一次接觸的自然學科。首先需要培養(yǎng)學生們對自然物理的興趣,為以后學生們積極學習物理打下良好基礎。思維導圖利用圖文結合,能夠更好的讓學生們理解物理。同時令物理更加生動、有趣。激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同時也降低了物理教師的工作壓力。本文對此展開研究,從初中物理傳統(tǒng)教學分析著手,探索了如何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希望對相關研究有所借鑒。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
現在是注重實踐的社會,以往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就是讓人死記硬背。記公式,記現象。然而現在需要的是讓學生們理解公式怎么來的,現象由什么產生的。所以就得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實踐性教學,步步引導,開發(fā)思維,戶外實驗。讓學生從本質上理解物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主動研究物理現象與知識,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為以后的物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初中物理傳統(tǒng)教學分析
(一)缺乏培養(yǎng)物理思維
在沒有提出實踐性物理教學模式前,在傳統(tǒng)物理教學模式中,教師占領了絕對的主導地位。物理屬于自然科學,大自然存在很多奇妙未知的事物。但是傳統(tǒng)物理教學中,教師強行灌輸的思想,讓學生們對大自然的未知變成了枯燥,繁雜的東西。學生沒有學到任何的物理思維,只是被強加文字,公式。這樣學生只會抵觸物理,認為物理是無聊的。對于以后的物理學習可謂是不利的。
(二)缺乏課堂實踐性教學
在這個新時代,實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然而傳統(tǒng)物理教學對于物理實踐是非常缺乏的?;緵]有物理實驗。很多的物理現象也只是通過課本的圖文,視頻展示。學生根本沒有機會動手接觸這些自然現象。對于這些現象也只能強行記憶。甚至一些教師根本不給學生們自行討論的時間。一節(jié)物理課完全由自己講解,沒有與學生們進行互動,缺乏交流,更本不會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這樣的教學方式質量低下。課堂實踐最基本的就是課堂討論。這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緩解上課的疲勞。缺乏實踐的物理課堂不僅對學生無益。對物理老師也是非常不好的。學生記不住這么多公式。教學效率低,教學質量不好。物理老師也會有很大的壓力。
二、利用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開展實踐性教學
(一)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自然科學,進行物理實踐性教學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索思維。在初中物理很多自然現象都是平時都看在眼里,但是卻不知道從何處解釋。讓學生在實踐課堂中進行戶外實驗,切身感受物理的魅力,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也不會感覺到學習的枯燥,對物理一直保持著一顆奇妙探索的心。有利于學生未來在物理研究的發(fā)展。
比如:初中物理光的色散
這一章雖然不是重點,但是還有很多記憶的地方。例如選擇什么屏幕,光波,還有可見光的分層。通常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生是很難記住的。但是通過思維導圖進行引導,將實驗步驟歸納羅列,把學生們的興趣思維激發(fā)出來,然后再進行戶外實踐性教學。讓學生通過三棱鏡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以及實驗結果學生用思維導圖進行總結歸納。在總結歸納過程中,學生需要理解物理現象,消化物理知識。這樣的學習效果是平時死記硬背的好幾倍。而且這樣實踐性教學也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疲勞,了解大自然的奇妙現象,學習的動力以及學習效果都會倍增。
(二)準確把握思維導圖的特點
首先思維導圖需要準確的把握關鍵字,而不是用句子,這因此也能更加簡單易懂。并且簡單的詞語也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聯想,它留下了足夠的擴展空間供學生思考,發(fā)散學生們的思維。思維導圖通過線連接在一起,這種表達方式更加具有層次感,非常符合人類的思考模式,循循漸進,能夠更加簡單快速的了解到學習重點。
比如:初中物理的力與機械(常見的力)。
就可以分為3個大分支:重力;彈力;摩擦力。
重力:方向;作用點;大小。
彈力:概念;產生條件;測量方法;彈簧測力計。
摩擦力:概念;方向;種類;增大摩擦力方法。
就這樣層層遞進,表現在一張圖表中,簡單明了。在圖表上標注學習重點以及課本位置。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其次思維導圖還有思維暫存的優(yōu)點。在物理實踐中,常常會遇到很多復雜的難題。在反復的思考中,人是會突發(fā)很多奇妙瞬間的想法。利用思維導圖將自己物理的推導過程一點點記錄下來。就算忘記了也可以利用記錄的思維導圖一步步推導。甚至在最后都會感到驚訝自己記錄了這么多數據。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的應用方式
如何準確的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明確知道上述觀點,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以及特點。對思維導圖需要有深刻的理解以及研究,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有著豐富的經驗。明確思維導圖是開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還能促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自主歸納,自主探討的學習習慣。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老師可以在課堂即將開始時,將自己對本堂課即將教學的內容通過思維導圖展示出來,層層羅列。學生在下面看著思維導圖的層層關系,肯定會跟著老師的腳步自主的開始翻閱課本資料。就這一步簡單的步驟,學生的思維已經開始發(fā)散開來。對知識的未知以及想要了解的迫切心情,都漸漸從老師的思維導圖發(fā)散開來。
然后老師完成了這一步,可以讓學生們自己歸納自己的思維導圖。通過老師思維步驟讓學生歸納自己的學習成果。這樣進一步開發(fā)學生們思維。每個學生自己理解的東西都不一樣,但是這都是他們自己的東西,能夠深刻的記住。
其次就讓學生們課堂討論。以小組為形式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以及思維方式。在討論的過程學生們相互學習,學習其他人的思維方式,以及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給大家。這也是一個建立自信的環(huán)節(jié)。將自己的學習成功分享給大家,大家都會給你寶貴的意見,在別人的意見中逐漸改進自己。建立起自信強大的自己。同時如何委婉的給予別人意見這也是需要培養(yǎng)的,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這一步是非常關鍵的,也是實行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的核心。
最后小組歸納匯總的思維導圖版本向全班展示。老師可以進行簡單的點評,如果發(fā)現過人之處就可以提出表揚。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建立學生的自信心。
利用上述方法,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進行實踐性教學。不僅可以讓每個人都能參與課堂學習,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團結合作,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優(yōu)生幫助差生,帶動班級整體進步,也大大緩解物理老師們的教學壓力。
三、結束語
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模式中運用思維導圖是非常必要的。它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還能夠積極調動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只要運用得當,物理老師教學效率可以得到大大提升,緩解物理老師的教學壓力。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更好記住重點物理知識,更有學習效率,讓學生學會如何進行歸納總結。它有巨大的伸縮性,能夠從一個知識點連接到另一個知識點,這種聯想正好符合人類的思維模式。以前就有句俗語能夠簡單概括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比以往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勢之處。“百聞不如一見”。
參考文獻:
[1]劉溟;論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7年11期
[2]宗珺;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的應用對策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年29期
[3]許愿真;思維導圖的特點和優(yōu)勢2015-01-18
[4]蔣旭冬;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的作用分析;《中學生數理化 ·教與學》 2018 年第 09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