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朝國
摘?要:愛國主義教育也是語文學科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要從各類詩詞歌賦文章,或者散文、雜文等課文中生發(fā)出愛國主義的主題,從生活化的教學中生發(fā)出愛國情,圍繞愛國主義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靈活利用多媒體和信息技術,把愛國主義深埋到學生內心。
關鍵詞:小學語文;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5-0126-02
【Abstract】Patriotism educa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give birth to the theme of patriotism from all kinds of poems,songs,articles,essays and other texts,send out patriotic feelings from life-oriented teaching,and carry out rich and colorful theme education around patriotism.Teacher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professional advantages,flexibly use multimedi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deeply bury patriotism in students' hear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Infiltration;Patriotism;Education
教材中所收納的各類詩詞歌賦文章,或者散文、雜文等,很多都是思想文化、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從文化傳承、行為引導、價值塑造等教育職能的實現(xiàn)來看,語文課堂也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在愛國主義教育的滲透方面,語文教學也同樣效果出眾,值得探索。
1.從課文中生發(fā)出愛國主義的主題
語文教學中,課文的學習和講解是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的。我們在對課文的學習和講解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會起到更好的效果。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從課文中提取話題點,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時候不斷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例如,我們學到一些邊塞詩,王昌齡的《從軍行》或者王維的《使至塞上》,或者學習課文《驛路梨花》、《金色的魚鉤》等等,教師都可以從中直接生發(fā)出愛國主義的話題,跟同學們一起討論作者在作品中到底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探討為什么我們要愛國,為什么有的人寧可犧牲自己也要去保家衛(wèi)國,也要去和敵人做斗爭?為了增強同學們的情感情緒,教師還可以圍繞課文去做深度的拓展。對于詩詞作品,我們可以去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和朗誦,在這個過程中調動學生的情感和情緒。
考慮到同學們本身的眼界、文學素養(yǎng)等的差異,教師在對課文進行深度講解中應該注意做好必要的知識點的把握,要讓學生充分了解文章、詩詞創(chuàng)作的背景。這樣的情況下所生發(fā)的情緒才能更加真實和牢固。比如,《驛路梨花》這篇課文,它描述了在行軍驛道上發(fā)生的一件令人感動的事,也弘揚了一種文化,體現(xiàn)了一種精神。那么這篇文章所描述的事情,事件產生的背景是真的存在嗎?人們真的會那么無私的去為了方便別人做貢獻嗎?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一些解放軍、八路軍愛國愛民,服務為民的典型事跡案例給同學們看。九八年解放軍抗洪,03年抗擊非典,要讓同學們從宏觀上去了解文章內容,了解詩詞傳達的情緒和所構建的意境。這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才是真實的、深入人心的。
2.從生活化的教學中生發(fā)出愛國情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語文中的知識點在非常廣泛的領域中都可以應用。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絕對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在詩詞講解或者小說鑒賞教學中絕對不能只是圍繞作品本身來談。進行生活化的教學,將語文的知識點活學活用到生活實踐中來,真正觸動學生的生活體驗和真情實感,這同樣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途徑。
(1)根據實際生活場景滲透愛國教育
受到年齡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許多學生的社會經驗較少,人生閱歷較少。但是,學生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體驗。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善于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來滲透愛國教育,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獲得啟迪,感受到國家發(fā)展對個人的生活、學習、成長帶來的恩澤優(yōu)待,從而產生深刻的愛國情。比如,我們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需要圍繞“我的美麗童年”來做寫作技巧的培訓,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絕對不是簡單的圍繞插敘、倒敘、設疑、人物形象塑造等寫作技巧來做工作;更會圍繞美麗童年的生活場景,圍繞美麗童年的成因去做探究。教師會讓學生明白,美好的童年和城市建設是分不開的,和教師家長的用心呵護是分不開的,也和軍人的保家衛(wèi)國,警察的打擊犯罪,商人的誠信經營是分不開的。是經濟發(fā)展的大好形勢,國家法治的日漸健全等各種因素給孩子們造就了這樣多彩的童年。
(2)根據時政新聞動態(tài)滲透愛國教育
除了現(xiàn)實生活場景,教師還可以滲透時政新聞動態(tài)來傳達愛國思想。因為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黨和國家也在不斷的在法治、經濟、文化、政治、交通、環(huán)境、教育、醫(yī)療等方面的建設發(fā)展。
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中,要靈活的將視線放到國家、地方發(fā)展的新動態(tài)、好政策上去,要帶領同學們一起去學政策、學文化,培養(yǎng)學生形成社會化的思路視角,學會關心社會公益,關注社會發(fā)展,關注弱勢群體,要讓學生明白自己肩負的使命責任,并將這種責任感化作學習上進的動力,從而更好的學習進步,服務國家。例如,近年來的精準扶貧,各地區(qū)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幫助農民朋友致富立業(yè),其中就有為貧困人群提供技能培訓、農產品電商上行等的具體舉措。那么,農產品電商舉措到底是如何發(fā)揮扶貧作用的呢?老師就可以通過地方政府的官方網站、文件去解讀扶持農產品電商產業(yè)發(fā)展的具體措施,從中分析政策性的解決了農業(yè)電商運營的哪些問題;然后我們還可以搜集一些農產品電商運行的優(yōu)質案例給大家看,讓學生明白這一扶貧創(chuàng)富舉措所帶來的實際利好,明白了國家對廣大群眾的關心與關懷。這也正是讓學生受到感動,產生愛國熱情的有效途徑。比起枯燥的解讀一些政策條款,這樣融合實際案例的解讀才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同學們懷著感恩之情努力學習,想要用好的成績來回饋祖國的厚遇和恩賜。
3.圍繞愛國主義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
在愛國主義教育中,單方面的說教是不可取的。教師要看到學生在思維個性上的多樣性,要看到學生教育的創(chuàng)新性。我們要圍繞愛國主義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讓同學們主動思考、主動探究,多角度展示、發(fā)展愛國情。
例如,開展主題征文活動,教師可以圍繞“我愛我的祖國”組織征文,同時給學生提供必要的素材作為參考,以提高大家的作文水平,在作文中展現(xiàn)愛國主義真情實感。如先給大家播放愛國主義影片《紅海行動》,或者觀看反映地方政府和解放軍、武警官兵抗洪的新聞專題片等,這些生動的視頻影像素材對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很有幫助。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提供相應的支持。例如,為同學們的作品提供寫作技巧指導和顧問參考、幫助學生篩選好的題材和題裁、在征文活動中做好氣氛的宣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通過這樣多元化的舉措把愛國主義主題征文搞活搞好,才能讓學生真正投身于主題征文活動中,真正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感情,增強認識。教師還可以組織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朗誦活動,我們通過互聯(lián)網篩選一些主題詩詞、詩歌或者話劇對白,將其中或者激昂、或者深沉、或者悲傷、或者自豪、或者熱烈的愛國之情以朗誦的方式生動演繹出來。我們還可以把這種朗誦誦讀活動融入到校園廣播中來開展,每天定時給同學們播放愛國主義主題詩詞,播放愛國主義話劇、戲劇、小說,讓同學們感受到濃烈的愛國情感。這種潛移默化的熏陶,讓孩子們對愛國主義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
結合教材以及課外讀物,結合課程活動設置或者節(jié)假日的發(fā)展,老師們還可以靈活開展愛國主義主題辯論會,愛國主義歌詠比賽,愛國主義圖片展覽展播等一系列精彩活動。要讓同學們體會到愛國主義活動的樂趣,愿意主動參加,愿意主動傳承。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靈活利用多媒體和信息技術,把愛國主義深埋到學生內心。
中國歷史發(fā)展數千年,擁有非常寶貴的文化傳承。愛國主義精神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學科教育中,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看到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意義,加強愛國情的熏陶與啟迪,在我們的青少年心中埋下愛國的種子。這樣的語文課堂才真正做到了教書育人。
參考文獻
[1]羅順秀.加強語文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J].小學教學研究,1990(05)
[2]倪文秀.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J].天津教育,1990(10)
[3]王雨莉.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J].甘肅教育,2007(05)
[4]韓俠.愛國主義教育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