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玲
摘?要:幼兒園階段的學習是現(xiàn)在許多家長都關注的,它對于學生日后的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可以有效的減少很多不必要的事情出現(xiàn),讓學生保持更加健康的發(fā)展,讓學生在幼兒期間就保持健康的人格,以便可以健康發(fā)展。因此幼兒園的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同時也要講究方法和原則,創(chuàng)新性的為學生提供更多豐富的心理知識,分析保持健康教育的實現(xiàn)路徑,促進學生心理的發(fā)展,保持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隨時掌握幼兒園學生的情況。
關鍵詞:幼兒園;心理健康;實現(xiàn)路徑
【中圖分類號】G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5-0058-02
【Abstract】Kindergarten stage of learning is now many parents are concerned about,it will have a great impact on students' learning in the future.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mental health,can effectively reduce many unnecessary things,let students keep more healthy development,let students maintain healthy personality during childhood,so as to be able to develop healthily.Therefore,kindergarten teachers should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methods and principles,innovative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rich psychological knowledge,analysis of the path to maintain health education,promote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maintain communication with parents,so that parents can grasp the situation of kindergarten students at any time.
【Keywords】Kindergarten;Mental health;Realization path
1.引言
幼兒園階段是學生非常重要的成長階段,而其心理健康也是學生一輩子重要的成長期,所以關注幼兒園的心理健康,對于學生來講是有著重要意義的,作為教師應該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而且要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形成,讓學生養(yǎng)成更加正確的觀念。尤其是現(xiàn)在,我國的經濟發(fā)展速度越來越快,社會也在前進,很多幼兒園從各方面來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各項設備都在完善,所以對于幼兒發(fā)展來講是更具有意義的,也讓幼兒園更有條件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讓幼兒的心理健康得到發(fā)展,因此,如今的幼兒園建設實現(xiàn)了飛速發(fā)展,學生也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
2.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在幼兒時期的心理健康是會影響到學生身體健康發(fā)展的,而且也會影響到幼兒學習成績的提升,所以在幼兒階段,教師應該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并且尋找更多解決措施,讓幼兒的心理得到更多的保護,讓孩子始終保持健康、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對于學生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2)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孩子進入到幼兒園,對學生來講是一場考驗,離開了父母在身邊的照顧,離開了熟悉的家庭,進入到陌生的環(huán)境中,相對來講容易對孩子的情緒產生影響,造成哭泣、自閉等不好的情緒出現(xiàn),所以教師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就顯得尤其重要,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并且能夠根據(jù)學生心理成長規(guī)律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養(yǎng)成樂觀、開朗、陽光的性格,讓孩子可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3)有助于幼兒快樂成長
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對于學生的學習是非常珍貴的,而且對于學生的生活也是會有很大影響的,讓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可以讓學生更加茁壯的成長。所以在幼兒園中讓學生能夠保持健康的情緒,是教師應盡的義務。開展健康教育,讓學生的人格趨于穩(wěn)定,并且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讓學生可以保持健康成長。
3.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準則
(1)主體性原則
在新課改的教育之下,要求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更好的為學生來進行服務,所以對于幼兒園階段來講也是一樣的,教師應該要尊重學生,不應該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來對待學生,而是要和學生做朋友,了解學生的想法,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要能夠主動地關心幼兒,并且了解其內心需求,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
(2)協(xié)同性原則
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并不意味著要停止其他的教育活動,每一項教育活動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不應該把任何一項活動割裂開來,所以教師應該要注重多方面的發(fā)展,讓其他的教育內容與心理健康共同進步,讓學生能夠在各項教育活動中都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促進各項教育之間的相互滲透,增加協(xié)同性,確保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其綜合素質。
(3)發(fā)展性原則
幼兒心理的變化是隨著年齡而不斷發(fā)展的,所以教師在注重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時候,不應該以一種停滯的眼光來看待學生,不同年齡層段、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下的學生是有不同心理狀態(tài)的,應該要保持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能夠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并且根據(jù)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可以隨時的保持健康的心理。
4.實現(xiàn)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豐富幼兒心理知識
想要讓幼兒保持健康的心理,那么教師在平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地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滲透,讓學生能夠從自身重視健康心理對于自身的影響,提高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和學習程度,讓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才能夠引導自己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來發(fā)展。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注重觀察幼兒的學習情況和發(fā)展,并且可以讓幼兒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夠建立自己的想象空間,讓自己的思維得到鍛煉,這樣都是有利于學生健康發(fā)展的。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具體化、形象化的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比如,可以通過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動漫人物來完成教學活動,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一個比較寬松的環(huán)境下來吸收心理健康知識。不僅如此,教師自身的行為對于學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所以教師不僅要教育學生,更應該要時刻反省自己,對于自己的一些行為都應該要有所注意,才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更好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健康的品德。
(2)借助多媒體教學活動,傳播心理健康知識
因為當前我國的各項基礎設施都在不斷完善,在教學中應用的現(xiàn)代化技術也越來越多,多媒體等教學方式已經被很多學校廣泛應用,對于幼兒學習來講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它可以讓很多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體,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到知識,并且可以更好的激發(fā)自己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平時進行心理健康指導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播放一些心理健康知識的視頻或者是圖畫,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去,更好的去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從自身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豐富教學手段,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
幼兒對外界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師在平時開展活動的時候,應該要利用這一特點舉辦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在各類活動中都能夠學到知識,增加自己的社會實踐經歷。而教師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應該要從學生的特性出發(fā),幼兒園的學生本身就是比較貪玩的,而且情緒也是不穩(wěn)定的,熱愛游戲是他們非常鮮明的一個特征,所以各類活動都可以以游戲的形式來開展,讓學生邊玩邊學習,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影響,讓學生能夠增強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在活動中鍛煉身體與意志,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而且在歡快的環(huán)境下保持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4)主動與家長溝通,開展家長與教師的共同合作
幼兒園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場所,雖然說幼兒園老師對于孩子的成長是有非常關鍵作用的,但是除了教師之外,家長也對學生養(yǎng)成健康品德有很大影響的,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與家長在一起,所以家庭教育有著重要意義。除了在幼兒園中的時間之外,教師要保持對學生的情況關注,也應該要時刻與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所以教師應該多與家長進行交流,讓家長給予自己工作支持,并且通過電話溝通或者家訪的形式,能夠更好的了解到幼兒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性格產生的原因,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可以具有針對性的指導,這樣可以更好地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品德。通過家長與學生的共同努力,通過家長與老師的共同努力,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健康、穩(wěn)定的品格。
5.結語
幼兒園的教育是當前許多家長十分關注的一個話題,也是現(xiàn)在教育行業(yè)的熱點內容,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幼兒園教師應該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變化,尤其是學生的心理變化,更是應該要及時跟進,了解學生產生變化的原因,從而及時做好引導工作。同時可以借助外部的家長力量,共同參與到幼兒心理健康塑造的過程中來,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真正為日后的學習提供更大的幫助,讓學生不管是從個人品德上,還是從學習上,都能夠得到提升,做一個高素質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徐素平. 幼兒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探討[J].成才之路,2018(18)
[2]王燕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分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C),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