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瑜霞
(江西省南昌縣八一中學 江西南昌 330200)
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果,使學生掌握學習技巧與方法。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運算能力,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果呢?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隨著教育改革發(fā)展,突出數學學科素質教育,忽略對學生運算能力培養(yǎng)的強調,導致部分教師失去學生運算能力培養(yǎng)的意識,將重點放在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上。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課程,正確的教育態(tài)度,是推動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1]。課堂活動中,需要教師具備統籌教育的觀念,利用專業(yè)知識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以此實現課程改革教育的目標。但是教師忽略了學生運算能力培養(yǎng),過于強調基礎知識與技巧教學,影響學生運算能力培養(yǎng)。
部分初中生為了學好數學知識,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數學成績,會關注點全都放在理論知識學習與解題技能技巧提升上,忽略自身運算能力的培養(yǎng)。很多學生認為,只要認真對待數學問題,就能夠提升自身的運算能力,不需要可以培養(yǎng)。在學習過程中,遇到自己會的題型,就不再進行練習。長此以往,學生的運算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就會下降,直接對中考產生影響。教育工作中,加強對學生學習觀念的引導,使學生掌握正確學習的方法,并不斷的提升自身素質與能力,適應教育改革發(fā)展。
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對數學運算產生興趣,并在興趣的支持下掌握學習技巧與方法。教師需要注重學生學習觀念與思維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對數學運算的意識,并以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數學問題,以此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2]。為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用多種不同教學方式進行教育工作,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態(tài)度,以此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運算能力培養(yǎng)提供保障。
例如,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內容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次小競賽活動,出示十個一元一次方程式,如2(x-2)-3(4x-1)=9(1-x)、11x+64-2x=100-9x、15-(8-5x)=7x+(4-3x)、3(x-7)-2[9-4(2-x)]=22、3/2[2/3(1/4x-1)-2]-x=2、 2(x-2)+2=x+1、0.4(x-0.2)+1.5=0.7x-0.38、30x-10(10-x)=100、4(x+2)=5(x-2) 、120-4(x+5)=25,并要求學生利用課本知識進行解題,并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算出問題的答案。為了使學生產生更多的學習動力,教師可以以積分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每個學生積分達到5分后,就可以換取一個學習用品。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可以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有利于教育工作穩(wěn)定進行。
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培養(yǎng)學生運算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學習觀念的重要因素。若是教師的教學理念存在問題,那么教育工作效果也不會達到理想狀態(tài),無法真正的落實學生運算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因此,需要轉變教師教學觀念,利用教學設計提升對學生運算觀念的重視,幫助學生進行深入學習,使學生在運算學習中,解決問題能力與知識運用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進行“一次函數”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式進行理論知識教學,讓學生運用前期學習中獲取的經驗,探究新的課本知識。當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后,則設計一次函數公式,讓學生一邊練習,一邊鞏固基礎知識,以此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使學生在練習中掌握基礎知識,學會正確的解題思路與方法,提升學習能力。
基礎知識是提升學生運算能力的重要前提。若是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不到位,那么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無法保證教育工作質量。因此,提升對基礎知識教學重視,加強技能、技巧的教育,并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機會,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習技巧得到鞏固,學習思路變得更加清晰[3]。進行基礎知識教學時,為學生提供自主思考與探究學習的空間,讓學生發(fā)現基礎知識學習重要性,提升對此內容學習的重視。此外,教師可以組織變式訓練,為學生設計不同類型的數學問題,鼓勵學生參與問題解決中,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與思路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實踐過程思維得到發(fā)展,能力得到培養(yǎng)。通過基礎知識教育與鞏固,不僅可以夯實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同時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意識,促使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發(fā)展。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教學理念,學生自身方面的問題,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實際教育中,提升對基礎知識教學重視,轉變教師與學生的觀念,運用多種方法開展課堂活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能力與數學思維得到提升,促使數學學習能力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