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微
[摘? ? ? ? ? ?要]? 移動通信技術是高職通信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它具有鮮明的行業(yè)特點,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需要掌握基礎理論和工程應用技能。針對該課程開展課程思政的探索,闡述在課程具體教學內容中區(qū)分理論部分和實驗實訓部分分別開展課程思政的設計和實踐,以期在提高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專業(yè)課程的德育功能,積累專業(yè)課程思政開展的經驗。
[關? ? 鍵? ?詞]? 移動通信技術;課程思政;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10-0004-03
隨著5G牌照的發(fā)放,2019年成為公認的5G元年,即將到來的5G時代,不僅為我們帶來“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的網絡體驗,也推動了大數據、人工智能、無人駕駛、虛擬現實、智慧教育等科技的發(fā)展,市場對ICT人才的需求也在急劇增長。2019年互聯網產業(yè)人才發(fā)展報告顯示,2019年5G人才需求猛增,供給卻增長滯后。本校高職通信專業(yè)的移動通信技術課程正是面向5G需求的課程,面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我們更加要關注在系列課程中培養(yǎng)企業(yè)需求的人才。
那么,企業(yè)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呢?5G是一個高科技的交叉領域,合適的候選人才必須是復合型人才,對從業(yè)人員的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要求也比較高,特別是針對高職學生,更要有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yè)精神。為此,我們從本課程的特點以及高職學生的特點展開分析,以思想政治教育統領知識、學理、技術等教育環(huán)節(jié),凸顯價值引領和精神塑造功能,發(fā)揮隱性教育“潤物無聲”的作用,達到知識傳授和思政教育相互協同的效應。
一、移動通信技術課程特點及開展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課程涉及的技術更新快
移動通信技術內容廣,且技術發(fā)展速度快,高校的移動通信技術教材更新往往要比技術發(fā)展的速度慢。2019年,5G預商用,5G牌照發(fā)放,這都意味著新的技術也在逐漸成熟,而目前教材教學內容更多還是以4G為主,這就和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目標相矛盾。要緊跟技術的發(fā)展,除了在教材內容上及時更新外,還需要加強學生對新技術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從提高學生學習意識方面進行引導,使學生有意識、主動地去吸收新知識,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移動通信最新發(fā)展方向和先進技術。
(二)課程專業(yè)性強
移動通信技術課程雖然更偏向于工程應用,但是卻需要較多通信理論知識作為課程學習的基礎。課程包括兩個部分:理論知識學習和實驗實訓操作,其中理論知識是實驗實訓操作的前提,其涉及的課程基礎包括通信原理、微波與天線技術、數字信號處理、無線網絡技術等,課程內容包括電磁波傳播特性、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fā)展、移動通信中的關鍵技術實現原理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基礎不夠扎實而無法理解本課程知識點的困境,特別是遇到一些概念多、原理多、通信流程復雜的情況,如果學生在思想上沒有較強的探究精神是較難學好的。
面對課程專業(yè)性強的特點,除了教學方式上的多樣化以外,我們需要融合思政教育,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精神,提高學生學習的毅力和專業(yè)自信心。思想方面的教育對學生更好地學習專業(yè)知識具有內在的推動力。
(三)工程實踐內容豐富
由于移動通信技術涵蓋了豐富的通信理論與工程實踐內容,需要學生在課程中能夠基本掌握通信網絡規(guī)劃和部署的實踐能力,熟悉網絡數據配置、業(yè)務開通及調試的基本操作,初步具有解決通信過程中故障排查的能力。這些能力正是相關用人企業(yè)對通信專業(yè)應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課程教學中需要安排相應的工程實踐內容。本課程在實踐內容安排上分為課內和課外兩個部分。課內,通過4G全網仿真教學軟件開展課內實訓教學;課外,通過崗位實訓、競賽等方式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踐過程更貼近實際工作,更需要通過課程思政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逐漸樹立專業(yè)的職業(yè)精神。
二、高職通信專業(yè)學生的特點分析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上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因此,要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到實處,就必須正確分析高職院校的學生特點、管理現狀及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教育,讓我們的措施能夠有效實施,達到學生思想水平提高的目的。
高職通信專業(yè)的學生在學習上具有以下特點:
(一)知識基礎較差
高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扎實,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也比較差,因此在進入大學以后,遇到專業(yè)課程中相對較難的知識點,往往選擇退縮,長此以往,會漸漸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導致學業(yè)情況每況愈下。因此在高職教育中,對通信專業(yè)相對較難的課程,需要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優(yōu)化教學手段,同時在思想上幫助學生樹立足夠的信心。
(二)主動學習意識不強
主動學習是大學期間學生能夠提升自身技能的一個重要思想因素。高職通信專業(yè)的學生,從上課的表現來說,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并不強,需要老師在背后推一步前進一步。這種主動學習意識的薄弱阻礙了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專業(yè)知識,也影響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專業(yè)課程老師除了在課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外,更要融入思想教育,讓學生從思想上有意識、主動地學習新知識。
(三)動手能力較強
相對來說,高職學生的思維活躍,動手能力較強,在專業(yè)實訓課程中表現尤為突出。那么,在課程教學中我們可以多結合實踐實訓內容開展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特長的同時又可以充分理解理論知識,還可以組織第二課堂的活動,比如參觀相關企業(yè)了解企業(yè)文化、參與競賽活動、創(chuàng)新項目等,都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動手能力的前提下提升學生技能的手段。通過實踐教學,對學生進行科學精神的熏陶,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三、課程理論知識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設計
在課程理論教學內容中,根據相關知識點的時代特征,結合實際的案例介紹,將專業(yè)知識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引起學生共鳴,直抵心靈。通過思政教育,讓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受到積極思想的影響,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認識到個人職業(yè)發(fā)展和國家命運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另外,要避免將思政內容機械地加入課程中,這樣不但起不到思政的效果,還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所以在準備思政內容時,作為專業(yè)課程的教師,必須在透徹分析本課程知識點的基礎上,挖掘專業(yè)知識背后的一般規(guī)律,提煉出思政相關的元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表1給出了部分課程理論知識內容和思政結合的教學設計例子。
四、課程實踐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設計
如前所述,移動通信技術課程具有工程實踐內容豐富的特點,除了課程內的實訓,還有課程外的崗位實訓和競賽,這些實踐內容的目的是讓學生系統地學到移動通信網絡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現實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實踐過程的思想變化會直接影響其實踐效果,因此融入職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工匠精神的體現等思政教育的內容,也是對實踐效果的正面反饋。表2是實踐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的例子。
總之,通過對專業(yè)課程思政教學的研究和實踐,要實現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通信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在傳授知識提高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yè)道德觀,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點,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tài),引導學生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自覺通過自身的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李國娟.課程思政建設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關鍵環(huán)節(jié)[J].中國高等教育,2017(15):28-29.
[2]于冠華,李敬強.課程思政的價值與實現路徑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8(21).
[3]付秀花.“以賽促教、賽教融合”教學模式探索:以移動通信課程改革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3).
[4]范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見:要言傳更要身教[N].人民日報,2004-11-02(11).
[5]樊飛燕,樊棠懷,譚文群.移動通信課程實驗實踐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7,4(36):93-94,103.
[6]王志電.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及管理對策初探[J].河南教育(職成教),2019(11).
[7]王光彥.充分發(fā)揮高校各門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國大學教學,2017(10).
[8]董勇.論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價值內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5).
[9]王涵.基于實踐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移動通信技術及應用”課程改革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8,12(24):79-80.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