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明
摘要:本文基于BOPPPS教學模式,并結合多元化教學法,對《會計學》教學設計進行研究,同時對相關教學片段舉例分析并提出思考建議,以期達到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教學改革的目的。
關鍵詞:BOPPPS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法;會計學;教學設計
《會計學》已逐漸成為很多高校各大專業(yè)的基礎課程,而學生專業(yè)背景、學習方法、性格年齡等差異導致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收效甚微。BOPPPS作為新型有效的教學模式,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旨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有效果”和“有效率”的雙有效教學。
一、BOPPPS教學模式和多元化教學法內涵
(一)BOPPPS教學模式六大階段
BOPPPS教學模式是將課程依“起承轉合”切分為六個階段,依序為導入、目標、前測、參與式學習、后測、課堂小結。
Bridge-in暖身/導入:喚醒先前認知,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本次話題。
Objectives目標:讓學生了解課程以及課堂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歸為認知、技能、情意三個領域。《會計學》教學目標為:第一,通過對會計學的學習,學生能夠描述會計在企業(yè)中的作用、責任和應用的流程(認知領域)。第二,通過對會計學的學習,學生能夠解釋并應用會計的基本原理、方法與內容并完成手工做賬(技能領域)。第三,通過對會計學的學習,學生能夠運用會計學知識完成生活中會計學小案例(情意領域)。
Pre-assessment 前測:非正式提問了解學生當前知識結構。提問方式較為簡單,可以是選擇、問答等形式,以便教師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深度和進度。
Participatory Learning參與式學習:此模塊是中心環(huán)節(jié),占時最長,內容最充分。教師講解和學生反思相結合,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相互啟發(fā)相互反饋。
Post-assessment后測:通過選擇題、問答題、實驗題等檢驗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
Summary總結:總結本節(jié)課內容、評價學生、布置作業(yè)、預告下堂課。
(二)《會計學》課堂的多元化教學法
多元化教學法是指在《會計學》授課過程中采用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情境教學法、PBL教學法、TBL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實驗法等。情境教學法適用于課前創(chuàng)設一個會計現(xiàn)象情境,引發(fā)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PBL教學法是問題導向學習法,發(fā)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TBL教學法可以將學生進行異質化團隊組建,由優(yōu)秀生帶動后進生學習,不僅可以合作學習還可以減少兩極分化。案例教學法是以案例為基礎,通過案例傳授實際經(jīng)驗的教學方法。實驗法主要運用于會計課堂中的手工做賬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動手完成工業(yè)企業(yè)賬務處理,包括建賬、編制憑證、過賬、填制報表,最終提交實驗成果即企業(yè)的賬套。
除了上述教學方法還有其他,在《會計學》教學中采用一種或幾種教學方法均可行,每一種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相互結合使用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二、《會計學》一堂課的教學設計實施與運用
BOPPPS教學模式是一堂課的綱領框架,多元化教學方法融合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以90分鐘為限,生產(chǎn)過程賬務處理為例,體現(xiàn)BOPPPS教學模式結合多元化教學方法在課堂的運用。(見表1)
三、思考與結語
BOPPPS教學模式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六大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時間安排靈活掌握,多元化教學方法的使用和BOPPPS有機結合,采用貼近生活的案例和情境設計教學活動,都能夠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教師運用BOPPPS有效教學模式可以在課前、課中、課后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檢測和評價,能夠及時調整速度和進度。課前評價,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教師問學生答或學生互問互答)評價學生上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及本節(jié)課的預習情況;課中評價,講解新內容過程中不斷拋出問題以此來評價學生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課后評價,布置課后作業(yè),通過作業(yè)完成質量來評價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同時,學生也可以評價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學生可以通過短信、電話、郵件、QQ群、微信等形式直接向教師反映教學內容的難易和教學方法的選用;也可以寫成紙面意見反饋給學委,由學委統(tǒng)一提交給教師。師生之間的良好反饋有助于教學模式優(yōu)化改進,有助于教師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提高教學水平,更有助于學生實現(xiàn)高效學習。財
參考文獻:
[1]張瑜,王帥,夏蘭.BOPPPS教學模式在會計學教學中的運用[J].時代經(jīng)貿,2018 (2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