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北灣鎮(zhèn)中堡學校 張正鈺
如今的小學生我們再也不能把他們純粹當作兒童看待,他們現(xiàn)在正處于成長思想過渡的階段,許多性格都會在此養(yǎng)成,更何況他們過早接觸網(wǎng)絡世界,思想也悄無聲息地發(fā)生著改變。而語文學科是他們心靈的啟迪師,教師言傳身教的教學可以讓他們的心靈得到升華,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該如何學習、該樹立怎樣的思想?他們是祖國的花朵,而教師扮演著園丁的角色對他們細心呵護,在形形色色的世界中教會他們明辨是非,恪守禮儀。所以對于語文教師而言不僅僅承擔著學科教學,更是人生導師。
課堂可以說是一個學科內(nèi)容的核心,是每個學生汲取知識和學習的生活環(huán)境。有趣的課堂氣氛生機勃勃,無趣的課堂則死氣沉沉,對于學生而言毋庸置疑。語文本就是文字學科,以傳統(tǒng)的眼光來看它就是一門“死記硬背”的課,但如今這種“尊孔復古”的封建思想早已不在,大家更追求課堂的氣氛和創(chuàng)新。一個好的課堂不只拘泥于書上刻板文字,更是一個可以“說”的課堂,每個學生可以抒發(fā)自己對問題的不同思想見解,比如一個問題不止一個答案,就如“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可以就此通過“說”來學習,這樣不僅可以讓學到的知識更加深刻,還能夠教他們說話之道。
事實上每個學生都不喜歡無趣且單調(diào)無聊的課堂,特別是小學這個純真無憂的階段,但實際上如今的小學生一天的行程早就被安排得滿滿當當。其實課堂內(nèi)容的形式可以有很多,比如說團體活動游戲、影音視頻方式、學生上臺演講模式等,這樣的課堂更能給小學生帶來學習的樂趣,讓小學生放松愉悅地學習,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千里馬需要伯樂,正如一個學生要想學好必須有好的教師。一個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到了每一個學生的未來。倘若一個教師缺乏最基本的師德,又怎能教好學生呢?再說,為什么大家都看好年長的教師而不是年輕教師呢?毫無疑問,年長的教師品德好、經(jīng)驗豐富、知道如何教育學生,同時他們的思想水平都十分高。一個好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一個好學生,以身作則,把他們的思想觀念傳授給學生,學生才能擁有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取向,終身受益。
對小學生的思想引導不止在語文課堂,更在于平時生活的一點一滴。我們的教室是一個充滿學習風氣的地方,應當添置一些學習物品,比如在教師前側(cè)的墻角可以放置一個圖書架,課后學生可以翻閱圖書走入文學的世界,能更好地體會到小學語文的魅力。又如讓學生開展黑板報、手抄報等活動,從親力親為中懂得該樹立怎樣的思想。小學語文的思想建設形式可以多樣化,傳統(tǒng)教學固然有用,但或許已不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新時代也有許多好的方面。古學今用來教書育人,這一方式或許能最大化地讓學生采納。因此“思想建設”活動可以使學生的思想教育線路更加明晰。
小學語文教學的思想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如何加強對小學生的思想教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要想從語文教學中啟迪學生可以從方方面面進行,總而言之,小學的課堂可以更加無拘無束一點,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學習,從一步步探索中學習新思想,找到自己的價值觀。一個有趣的課堂不應該只拘泥于課本冷冰冰的文字,學生學習也不應當只是短暫的幾十分鐘,語文教學的思想文化甚至可能啟迪學生的一生。教學這個詞可以分成兩部分,教師是“教”,學生是“學”,學生的思想教育如何發(fā)展主要取決于兩者。然而這兩者的平衡是不好掌控的,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成為教育界遺留的千古難題。語文這門學科看似簡單,實則是易學難懂,浮于表面的語言文字并不能代表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內(nèi)涵,教師要教授的不是那些流于表面的冷知識,學生想要學的也不是枯燥無味的理論,國家希望學生從文人先輩的作品和事跡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開發(fā)出更多創(chuàng)新有效率的方法,傳遞給學生更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