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曙濤 SUN Shu-tao 應紅軍 YING Hong-jun 李潔 LI Jie 王小燕 WANG Xiao-yan
近年來,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患者再次妊娠的發(fā)生率日益升高,而剖宮產后進行陰道分娩的方式已逐漸成為許多患者的選擇,且分娩成功率呈逐年升高趨勢[1-2]。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的可行性,是醫(yī)學界的熱點問題,而加強對患者圍產期的觀察、評估及護理是保證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經陰道分娩成功的關鍵[3]。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注重觀察患者的身心變化,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已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4-6]。本研究探討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規(guī)范化護理在瘢痕子宮順產意向產婦中的應用效果,以期為瘢痕子宮患者的護理提供參考。
1.臨床資料
1.1 研究對象。選取2016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來我院就診且符合納入標準的125 例瘢痕子宮順產意向產婦為研究對象,將2016 年1 月至12 月的患者作為觀察組(n=68),2017 年1 月至12 月的患者作為對照組(n=57)。納入標準:(1)有剖宮產史,切口愈合良好且無感染;(2)上次妊娠距此次妊娠間隔半年以上;(3)此次妊娠自愿選擇順產的患者。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疾病及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n=57)和觀察組(n=68)。兩組在年齡、孕周、孕次、剖宮產次方面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患者一般資料
2.方法
2.1 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即產前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囑患者合理飲食,臨產時囑其勤排尿,若患者出現(xiàn)焦慮情緒,及時進行安撫,產后提供安靜的休息環(huán)境等。
2.2 觀察組。觀察組采取以患者為中心的規(guī)范化護理(見圖1),具體流程如下:
產前護理。(1)健康宣教:由我院產科醫(yī)生、責任護士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產科相關知識,包括:合理飲食、分娩陣痛產生原因、陰道分娩的安全性、分娩姿勢、分娩時合理用力等;向患者及家屬發(fā)放產科相關知識手冊;定期安排健康講座,促進患者對分娩知識的掌握,緩解其緊張心理。(2)參觀分娩室:由責任護士帶領患者及家屬參觀我科產房,向患者詳細介紹相關儀器的功能,緩解患者焦慮情緒。(3)主動給予關懷:責任護士主動與患者進行充分交流,關注其情緒變化并及時進行安撫;幫助患者按揉腰骶部,減少其不適感。
產程護理。(1)第一產程護理:做好各種應急準備,如輸血、搶救等預防工作;助產護士對患者進行一對一護理,包括:嚴密監(jiān)測患者血壓、心率、呼吸、脈搏、宮口擴張、尿液顏色、羊水變化、宮縮持續(xù)時間及強度;關注患者心理變化,及時緩解患者恐懼、焦慮等情緒;仔細聆聽患者主訴,詢問有無疤痕處壓痛;囑患者勤排尿,進食易消化食物;關注產程進展并做好胎心監(jiān)測等工作。若患者出現(xiàn)緊急情況,立即向主治醫(yī)生匯報,及時采取救助措施。(2)第二產程護理:持續(xù)進行胎心監(jiān)測,若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行陰道助產或會陰側切;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和姿勢,禁止腹部增壓,嚴密觀察疤痕處有無壓痛;若發(fā)現(xiàn)有先兆子宮破裂的征兆,及時行剖宮產術;接生時遵守無菌操作,注意保護患者會陰,避免損傷。(3)第三產程護理:胎兒娩出后,牽拉臍帶以促進胎盤的娩出,縮短第三產程;待胎盤娩出后,仔細檢查患者陰道、宮壁等,以確定宮壁是否損傷、瘢痕處有無裂傷;檢查胎盤及胎膜的完整性;嚴密觀察出血情況并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產后護理。在產房觀察患者2 小時,監(jiān)測其生命體征、子宮收縮、陰道是否出血等,酌情使用縮宮素,以促進其子宮收縮,避免產后出血;新生兒出生后對其進行新生兒(Apgar)評分,若得分為7 分以下,表示有輕度缺氧,應立即給予吸氧并監(jiān)測心率、血氧、有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并協(xié)助母嬰盡早接觸,促進新生兒進行吸吮行為;由責任護士協(xié)助患者進行會陰的清洗,避免感染;告知患者及家屬合理進食易消化食物;鼓勵患者適當下床活動,避免發(fā)生血栓;向患者進行母乳喂養(yǎng)的健康宣教;輔以中醫(yī)保健技術;同時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
圖1 以患者為中心的規(guī)范化護理流程
3.觀察指標。(1)產程出血量、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記錄患者產程出血量、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2)順產情況:記錄患者分娩成功、分娩助產及剖宮產例數。順產率=分娩成功例數/總例數×100%。(3)滿意度及感染率:①滿意度:采用我科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滿意度調查,該調查表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 個級別,總分100 分,80 ~100 分表示非常滿意,60 ~79 分表示滿意,0 ~59 分表示不滿意,患者滿意度= (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②感染率:觀察患者感染的發(fā)生情況,感染率=感染例數/總例數×100%
4.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兩組產程出血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比較。觀察組產程出血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患者產程出血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
2.兩組順產情況比較。觀察組順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患者順產情況 [n(%)]
3.兩組滿意度、感染率比較。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患者滿意及感染情況
近年來,我國的剖宮產率始終位居世界前列,瘢痕子宮患者亦呈逐年增加的趨勢,但剖宮產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患者分娩時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高,影響患者預后。隨著陰道分娩成功率的上升,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采取順產的方式進行分娩[7]。近年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效果顯著[8-10]。為提高患者護理質量,本研究探討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規(guī)范化護理在瘢痕子宮順產意向產婦中的應用效果。
1.以患者為中心的規(guī)范化護理可減少患者產程出血量、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通過前期的宣教,現(xiàn)場觀摩,產程中嚴密監(jiān)測,重視患者順產后在產房2 小時的觀察,及時采取有效應對措施,產程出血量、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明顯少于對照組。表明以患者為中心的規(guī)范化護理可有效減少瘢痕子宮順產意向產婦的產程出血量、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
2.以患者為中心的規(guī)范化護理可提高患者順產率。在產科護理中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保證順產患者的分娩成功率,可減少患者分娩過程中的痛苦,縮短產程,對提高患者就診舒適度具有重要意義[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了解順產流程后,提高了順產率意向。在熟悉助產士的相關工作,如幫助患者按揉腰骶部,給患者以心理支持,加快產程進展,減輕產婦痛苦[12],從而提高患者順產率。在嚴密監(jiān)測各項生命指標,監(jiān)測有無疤痕處壓痛,可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身體變化,降低意外事件發(fā)生率;做好生活護理,避免因膀胱充盈而影響宮縮和胎頭下降,從而提高順產率。順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以患者為中心的規(guī)范化護理可有效提高瘢痕子宮順產意向產婦的順產率。
3.以患者為中心的規(guī)范化護理可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感染率。臨床上,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感染率,對保證良好的醫(yī)患關系,促進患者康復具有積極意義[13-15]。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在產前,通過醫(yī)護人員多次講解產科相關知識及知識手冊的配套使用,準爸爸的分娩體驗,促進了患者對分娩知識的掌握,緩解了患者焦慮情緒,有利于護患之間的交流溝通,增強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在產程護理中,助產護士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導樂護理,除關注產程進展等工作,更關注患者心理變化,利于分娩的順利進行,減少出血量,從而提高滿意度,降低患者分娩時的感染幾率,從而降低感染率。產后護理中,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協(xié)助新生兒進行早吸吮,協(xié)助患者進行會陰的清潔。同時,配以中醫(yī)產科適宜技術(如耳穴療法)減輕宮縮引起的疼痛,指導合理膳食,鼓勵適當下床活動,監(jiān)測新生兒情況,提高護理質量,降低感染率。因而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以患者為中心的規(guī)范化護理可有效減少瘢痕子宮順產意向產婦產程出血量、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提高患者順產率及滿意度,降低感染率,應用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