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梅
【摘要】隨著新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在高中地理的課堂中也是運用廣泛的,不僅僅在教師的教學方式中要求嚴格,更多的是發(fā)揮學生們在課堂中的主動性,讓學生們成為課堂的主人,作為課堂行為的先行者。實踐活動,不僅能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更能讓學生們在課堂中發(fā)掘自身的潛力,從而在地理學科中找到自己獨到的學習方法和研究方式。
【關鍵詞】實踐活動? 高中地理? 課堂實踐?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5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9-0175-02
高中地理是一門非常有實踐性質的課程,它不僅可以帶領學生領略祖國甚至世界的大江山河,還能讓學生更了解地球,了解各種資源的相互轉化,明白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一切,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生態(tài)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我們的使命,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中加入實踐活動,不僅是提高學生們對地理知識的認知度,還是提高學生們愛惜自然、保護自然意識的手段,本文旨在分析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課堂現(xiàn)狀分析
(一)高中地理課堂中實踐活動數(shù)量屈指可數(shù)
高中課堂本身充滿著緊張的氛圍,學生們忙于課業(yè)的學習和升學的壓力,身心都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在地理課堂中也是如此,教師們更是注重應試教育和學生們的成績,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因此,實踐活動在課堂中加入是少之又少的。
(二)高中地理課堂中實踐活動的質量不高
高中學習的緊張氛圍,也造就了教師們對實踐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從而導致即使加入了一些實踐方案,操作性也不強,有些只是為了完成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并未真正領略實踐活動加入地理課堂的含義,因此呈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就是,實踐活動不夠精致,質量不高[1]。
(三)學生們對高中地理課堂中實踐活動積極性不高
學生們在高中階段,面臨著升學,有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因此,學生們更注重考試考什么,自己就學什么,教師怎么引導,學生們就怎么學習。學生們對地理的實踐活動熱情不高的原因不僅僅是不能從實踐中直接獲得分數(shù)的實質性提升,更多的是,學生們根深蒂固的觀念仍然認為,學習就應該刻苦,只有不斷地看書刷題,才能有高分數(shù),從而忽略了實踐活動帶來的長遠的好處。
(四)向學生介紹地理科目的重要性
中學地理學科是中學課程中唯一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學科,是各學科中唯一以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人類與環(huán)境關系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內(nèi)容的一門學科。通過地理課程的學習, 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方法,而且也可以使學生學會從經(jīng)濟、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方面理解和認識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發(fā)展的重大問題以及應該采取什么樣的對策。通過學習還可以使學生成為“活躍而負責任的公民”,從而使學生具有全球意識和參與國際交往、合作與競爭的能力,具備迎接21世紀挑戰(zhàn)的素質。
二、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性——實踐活動的重要性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是一切真知的必經(jīng)之路,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中加入實踐活動,是尋找探尋知識的道路,是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高中生在課業(yè)知識的學習中普遍呈現(xiàn)死板、生搬硬套的現(xiàn)象,對知識的靈活掌握程度不夠,加之,應試教育的壓力,學生們更加不會靈活應變,死死地栽進書本,一心只讀圣賢書,不僅失去了青春期應有的活力,還喪失了實踐的本能。由此看來,實踐活動加入高中課堂,這一舉措是十分必要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開發(fā)學生們的智力,還能發(fā)掘他們的潛力,讓學有所用,用之則來。
三、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性——實踐活動滲入課堂教學的方法和途徑
(一)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增強地理課堂有效性
教師是學生的指南針,是學生的方向盤,因此,教師們的教學方式方法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和進度,因此,教師應該首先提高自身素質,接受新課改對課堂的實質性變動,并努力改變陳舊思想,不斷增強開展實踐活動的意識,努力將實踐活動加入高中地理課堂,讓課堂不再是死氣沉沉的教學點,而應該是學生們施展才華的地方。
(二)合理選取活動內(nèi)容,增強地理課堂有效性
教師的選材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學習質量,好的實踐活動,不僅僅能激發(fā)學生們對學習高中地理的學習興趣,更能將學生們的思維打開,將學生們的邏輯思維發(fā)散。教師選擇好的實踐活動,提高實踐活動的質量,讓學生們參與真正的實踐。
(三)精心設計活動方案,提升活動實施質量
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實踐活動的方案,讓學生們在實踐活動中將“課外”的實踐真知傳揚到“課內(nèi)”,讓活動的質量不斷的提高,從而讓學生在地理課堂的實踐中,將課本知識和實踐知識不斷地融合,精心設計方案,不斷提高學生們學習地理的質量。例如,在講解《人類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的內(nèi)容時,要讓學生結合當?shù)氐霓r(nóng)業(yè)生產(chǎn)現(xiàn)狀,分析形成原因,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進行課堂匯報。
(四)恰當選擇活動時機,促進教學效果
地理課堂中加入實踐活動,要選擇恰當?shù)臅r機、恰當?shù)膬?nèi)容,這樣才能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學思結合,將所學知識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這樣,地理教學呈現(xiàn)出的效果是和諧的,課堂的氛圍才是融洽的。例如,當下國家大力提倡垃圾分類制度,當學習到《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這一部分時,不妨讓學生們參與到社會的垃圾分類實踐活動中來,讓學生們自己動腦筋想想該如何讓垃圾分類制度廣泛施行,讓社區(qū)居民,農(nóng)村村民如何參與到垃圾分類的大潮中來。在這樣的章節(jié)加入實踐活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們對環(huán)境保護的熱情,更能將各類自然資源在實踐活動中將它們熟悉分類,增進對知識的學習和培養(yǎng),增加知識內(nèi)化于心的速度。
(五)科學模擬實驗,提高課堂效率
地理實驗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實踐性和探究性,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將日益重要。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將模擬實驗引入課堂,引導學生用眼觀實驗、動手做實驗、動腦編實驗,讓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提高課堂效率。在學習熱力環(huán)流時,用帶蓋子的大號玻璃魚缸內(nèi)放置分別裝有冰水和熱水的碗模擬地表冷熱不均,將點燃的香深入缸內(nèi),觀察煙的運動,以此理解熱力環(huán)流的原理。在學習洋流運動時,用大托盤裝水模擬海洋,水面倒入混有顏料的芝麻油(比重?。秒姶碉L模擬盛行風,讓學生觀察水的運動狀況。在講流水的侵蝕和沉積地貌時則用沙堆和水壺來模擬。老師們在實驗進入課堂之前,必然在教研組或備課組內(nèi)先反復試驗,集體備課,充分論證實驗的必要性、合理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欲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教師必須首先做出表率。
四、小結
高中地理課堂是一個發(fā)揮學生們實力的課堂,也是充分讓學生們了解世界、了解中國的地方,它的實踐性非常強,不僅要下去實踐,知識更是來源于實踐。所以,課堂氛圍和課堂教學方式就尤為重要,教師只有在恰當?shù)臅r機引入恰當合理的實踐,創(chuàng)造濃厚的實踐氛圍,才能真正將新課改的模式運用于實際課堂,讓課堂的有效性發(fā)揮出來[2]。
參考文獻:
[1]林作斌.實踐活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用書),2017,第10期
[2]張文國.高中地理課外實踐活動課的意義[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用書),2017,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