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贊斌
高中地理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使其具有運用地理知識解釋地理現(xiàn)象的能力。所以,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地理教學的實效性,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高中地理。然而,縱觀當前的高中地理教學現(xiàn)狀,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和陷入的誤區(qū)
1.有些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缺乏對知識點的擴充。
研究高中地理教材不難發(fā)現(xiàn),地理課本對于有些知識點的敘述比較簡潔,但大部分地理案例類題目考查學生對高中地理知識點的具體應用,需要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較高。然而,有些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忽略了對教材知識點的擴充和詳解,從而導致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這樣一來,學生在做高中地理習題時就無法靈活地運用地理知識,導致教學效率較低。
2.有些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
有些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盲目追求學生學習結果的現(xiàn)象,而忽視了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過程。教師讓學生做大量的地理習題,并且讓學生背誦相關的知識點,這樣雖然有時能夠提高學生的地理成績,使得教師的地理教學效果從表面上看有所改善,但是,學生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掌握地理學習的方法,無法感受到高中地理學習的樂趣。同時,這也使得地理知識的實用性降低,導致學生不能利用地理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二、提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具體措施
1.善于利用地理教具,促使地理知識點變抽象為具體。
高中地理中許多知識點都比較抽象,教師僅通過講述讓學生理解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地理教具,如地球儀、地圖冊等。這些工具是學習高中地理必備的。使用地理教具,能夠讓學生輕松理解與地球有關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掌握程度。
例如,教師在講授必修1中有關時區(qū)的地理知識時,如果僅講授跨時區(qū)的計算公式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并運用。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地理圖冊這一教具,讓學生觀察每個國家對應的時區(qū)有哪些,并且找出一些標志性城市所對應的時區(qū),然后將圖冊和公式相結合,讓學生知道如何正確地計算時間。
2.積極引入時事熱點,增強學生對高中地理知識的應用。
分析高考地理真題可以發(fā)現(xiàn),題目大多來自社會熱點,考查學生分析和解釋相關地理現(xiàn)象的能力。所以,作為高中地理教師,要想提高地理教學的實效性就應該積極地引入時事熱點,將時事與課本中的地理知識聯(lián)系起來。
例如,教師在講述“自然災害與防治”時,引入長江流域曾發(fā)生洪澇災害的實例,為學生提供以往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分布圖,讓學生分析此處洪澇災害的特點。同時,讓學生利用課本中人類不合理的經(jīng)濟活動這一知識點解釋造成此處洪澇災害的原因,從而加深學生對于地理知識點的印象。
3.播放相關的地理視頻,活躍高中地理課堂氣氛。
由于高考的壓力,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比較緊張,所以,高中地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地理視頻,一方面,讓學生釋放壓力,另一方面,讓學生在觀看相關視頻時找到學習高中地理知識的樂趣,從而感受到地理學科的魅力。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播放紀錄片《地球的力量》,讓學生感受地球演變的過程。除此之外,《航拍中國》也是教師可以播放的素材,讓學生在觀看后可以將我國不同地區(qū)的地理特征與當?shù)氐纳钌a(chǎn)聯(lián)系起來。
4.組建地理學習合作小組,提高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
毫無疑問,組建地理活動小組能夠幫助學生自主探究高中地理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而大大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例如,教學有關“太陽高度角”的知識時,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一天中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規(guī)律。通過這樣的形式將高中地理課堂變得富有層次性。
總而言之,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地理教具、在課堂中引入時事熱點、播放相關的地理視頻以及組建活動小組等形式,從而讓高中地理教學質量和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