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苗 舒 楠
采訪:鄭家苗(保加利亞索菲亞國立音樂學院博士生)
受訪:舒 楠(著名作曲家)
時間:2019年8月12日
地點:舒楠工作室(北京)
鄭:舒楠老師好,2009年在新中國成立60年之際,您為獻禮影片《建國大業(yè)》創(chuàng)作了片中音樂。時間如梭,轉(zhuǎn)眼間10年過去了,今年我們又迎來新中國70歲華誕,您是否又有新的作品奉獻給祖國及全國觀眾?
舒:今年也有一部為新中國70歲生日拍攝的電影,片名叫《決勝時刻》,9月20日將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這部影片由黃建新監(jiān)制,黃建新、寧海強聯(lián)合導演,總制片人是于冬老師。上個月,黃建新導演找到我,再次委派我為慶祝新中國七十載的獻禮影片作曲,并告訴我這部影片的藝術(shù)指導是張和平①張和平——曾任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院長、北京市文化局局長、北京市政協(xié)副主席等要職。老師。我與和平老師多次合作,他寫詞,我譜曲,非常愉快?!稕Q勝時刻》基本上沿用了《建國大業(yè)》的原班人馬,大家都渴望再復(fù)制一部像《建國大業(yè)》那樣在各方面都很成功的影片,黃建新導演更是希望在《決勝時刻》的影片中再次出現(xiàn)和平老師作詞、我譜曲、孫楠演唱的主題歌曲,并希望我能再創(chuàng)作一首像《追尋》這樣經(jīng)典流傳的歌曲,當然我也有如此的期盼。于是我欣然接受了黃導的委派,為《決勝時刻》寫了一首歌名叫《生日》的主題歌,前兩天剛錄好,你先聽聽。
鄭:這首歌聽上去像是一首情歌,仿佛沒有那么氣勢磅礴。而《決勝時刻》這部影片展現(xiàn)的是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最高領(lǐng)導者在北京香山,指揮解放戰(zhàn)爭走向全面勝利籌建新中國這樣一個偉大的決勝時刻的到來,以及新中國的來之不易。這是多么恢弘的時刻呀!然而您并沒有使用轟轟烈烈的音樂,卻以《生日》這樣如此平民化的旋律,譜寫了一曲暖心的《生日》歌。您是怎么考慮的?請談一談您的創(chuàng)作構(gòu)思。
舒:正如你所說,《生日》這首歌的確不像《我愛你中國》《我和我的祖國》這些氣宇軒昂、激情澎湃,帶有強烈的歌頌性的歌曲。《生日》聽起來似乎不像是一首歌唱祖國的大頌歌,更不是人們常規(guī)概念中的那些歌唱祖國、歌唱黨的大歌寫法,在這首歌中沒有慷慨激昂,更多的是表達普通百姓小家里的溫暖情懷,表達豐滿細膩的愛,初聽如一首戀歌娓娓道來。但我認為國之大家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小家是緊密相連的,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都不可能脫離當時所在的歷史環(huán)境,也就是說國的命運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是息息相關(guān)的,國強則百姓富有,國弱則人民遭殃。所以我的創(chuàng)作理念是不要空喊口號,我寫的歌,我寫的旋律要讓百姓聽得懂并能接受。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母親給予的,無論是小孩子還是耄耋老人,在生日時最該感激的就是自己的母親。中國人常說“祖國啊母親”,我們把祖國比喻成母親,那么,今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時刻,我想為我的祖國、我的母親獻上一首《生日》的贊歌,我想以這種方式頌揚飽經(jīng)滄桑的母親——偉大的祖國!
《生日》是《決勝時刻》這部影片的主題歌,前面我們談到這首歌的詞作者是張和平老師,眾所周知,太多太多的電影、電視劇中的歌曲,特別是那些廣泛流傳的影視歌曲,詞作者都是和平老師。例如《天地之間有桿秤》《冰糖葫蘆》《那就是愛》《說也說不清楚》,還有三寶作曲的《不見不散》等等。其實找和平老師寫詞的人很多,我也是其中之一,他雖然很能寫,但絕不輕易動筆,他屬于那種沒有感覺就不寫的創(chuàng)作者,他一定是醞釀成熟之后再動筆,創(chuàng)作時一氣呵成?!渡铡返母柙~創(chuàng)作也是如此,我們一起討論過很多次,最后定了這首歌的名字叫《生日》并作為影片的主題歌。
鄭:《生日》這首歌也挺感動我的,雖說歌中既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華彩的樂章,但質(zhì)樸、真誠、摯愛的歌詞,溫暖、包容、富有張力的旋律,還有孫楠老師的深情演唱,漂亮的聲線,高聲區(qū)穩(wěn)穩(wěn)的毫不費力的堅實歌唱。盡管不轟轟烈烈,但卻沁人心脾,感人肺腑。看似是一首《生日》小歌,但詞、曲、演唱三者的完美融合很好地表達了家國情懷。
舒:是這樣的。無論是10年前我為《建國大業(yè)》所作的《追尋》,還是10年后為《絕勝時刻》所寫的主題歌《生日》,我都是滿懷著家國情懷去創(chuàng)作的。我們常說文如其人,其實不僅寫文章是這樣,寫詞、譜曲、演唱也是如此,如果你內(nèi)心沒有這份情感、沒有這些感悟你是寫不出唱不出的。這種真情實感的表達不是僅憑幾個華麗的辭藻,用一些高級的作曲技法,歌唱家憑著一副好嗓子吼兩聲就能達到的?!渡铡冯m說在創(chuàng)作規(guī)模上只是一首小歌,但我在動筆之前還是要有一番思考的,經(jīng)過反復(fù)推敲我最終決定,在創(chuàng)作《生日》歌時不使用復(fù)雜的作曲技法來炫技作品,但我必須用一顆對祖國赤誠的心來譜寫我對國的愛,對國的情,我的感情是真摯的。多年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告訴我,假模假式云山霧罩的作品感動不了聽眾,也打動不了人心,更不會被百姓接受,虛情假意的作品既不會流傳開來,更不會經(jīng)久不衰。
那天我?guī)е鴦備浐玫摹渡铡犯杷偷讲┘{影業(yè)給有關(guān)人員聽,當時蔣德富先生就落淚了。這首歌的歌詞通篇沒有一句是直接描寫國家的,從表面上看像是孩子歌頌?zāi)赣H的歌,是孩子為媽媽的生日寫的一首歌。和平老師的詞寫得簡單直白但不失感染,孫楠的演唱也是獨一無二,我們之所以選擇孫楠演唱這首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具有特殊的聲音表現(xiàn),他能夠?qū)ⅰ渡铡愤@樣的小歌唱得很飽滿,婉轉(zhuǎn)動人蕩氣回腸。如果這首歌拿給其他的歌手演唱恐怕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孫楠最高音能到high C,而這個高度對其他的演唱者而言會感覺我寫的歌音區(qū)太高,但對孫楠來說可以很輕松舒服地達到這個高度,并且我寫的歌經(jīng)過他演唱的二度創(chuàng)作,幾乎可以完全表達出我對祖國母親的摯愛、感激及深深的眷戀之情。
我在參加相關(guān)影片研討會時有這樣的發(fā)言,如何寫好主旋律歌曲?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寫完這首歌先給自己的媽媽聽,如果這支歌連自己的媽媽都感動不了,那就不要拿出來給公眾聽給國家聽。如果你不是用心,或者說你根本不具有對母親對國家的感恩之心、赤膽忠心、報效之心以及熱戀之情你也一定寫不出、寫不好這樣的歌曲,即使你選用再多的氣勢恢宏的詞語也不能感動別人,因為任何一個藝術(shù)作品,無論是音樂還是繪畫還是電影一定是以情動人的,要潤物細無聲。
鄭:我注意到《生日》這首主題歌您選用了歌曲《祝你生日快樂》的音樂動機,并選用其中幾小節(jié)旋律做為開頭的引子和結(jié)尾,這個您在創(chuàng)作時又是怎么考慮的?
舒:這個問題是這樣的,一是我個人認為需要一個符號性的東西存在于《生日》這首新歌中,《祝你生日快樂》是千家萬戶普通百姓在過生日時都會唱的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那么這首歌曲先天的具有廣泛的大眾基礎(chǔ);二是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商業(yè)方面的考慮。
鄭:提到商業(yè)方面我有這樣一個問題,,10年前的《建國大業(yè)》無論是票房收入還是社會影響力以及日后的獲獎情況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72位當紅影星不計報酬地參演《建國大業(yè)》。10年后的《決勝時刻》還會有這么多影星參演嗎?在票房收益等諸多方面還能出現(xiàn)如此盛況嗎?
舒:我個人認為不太容易,172位一線當紅影星,如此龐大陣容的參與也是今天不可復(fù)制的,產(chǎn)生《建國大業(yè)》盛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兩位導演的行業(yè)號召力,再有就是那是電影業(yè)的一個特殊歷史時期?!督▏髽I(yè)》是主旋律的獻禮影片,韓三平、黃建新兩位導演又都是從最基層的電影工業(yè)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地做起來的。再有就是《建國大業(yè)》這部影片明星薈萃,除了演員們的拳拳愛國之心,在很大程度上是憑借兩位導演的號召力促成。一部電影的完成一定是集體創(chuàng)作的產(chǎn)物,缺少哪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可以。電影界與音樂圈不同,電影界人與人之間的熟悉程度比音樂圈要緊密得多,一部電影通常都需要有三五年的創(chuàng)作時間。這不像音樂圈,作曲家的工作是單獨的,即使需要和樂隊一起排練或錄音也是完事就各回各家了,即便去異地演出也是短暫的時間,相互之間都沒有太深的了解。但電影就不同了,只要一開機大家是同吃同住同干活,被關(guān)在一起拍戲,工作中會出現(xiàn)時而彼此意見相左、時而情緒緊張,在攝制組,在拍戲的過程中出現(xiàn)這些情況,在電影人看來都是很正常的,但當劇組的人站金雞獎或其他獎項的頒獎臺上時,大家都會為共同的努力所獲得的成功而激動,而欣喜若狂,這就是電影人。
電影《建國大業(yè)》海報
鄭:聽我媽媽①媽媽——苗禾:中國電影藝術(shù)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電影音樂研究學者、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會員、亞洲愛樂樂團外聯(lián)部部長。10年前(2009年)曾采訪舒楠并在《電影藝術(shù)》發(fā)表《回到人性關(guān)懷的起點——專訪《建國大業(yè)》作曲舒楠》。介紹,您在30歲出頭的年齡,憑借影片《香巴拉信使》的音樂摘得第二十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的桂冠。很快您又為歷史巨片《建國大業(yè)》《建黨偉業(yè)》創(chuàng)作影片音樂,您還記得那時您多大年齡嗎?
舒:《建國大業(yè)》的音樂應(yīng)該是在我35歲時創(chuàng)作的,緊接著第二年又寫了《建黨偉業(yè)》,《建黨偉業(yè)》不是我獨立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作《建黨偉業(yè)》的片中配樂就沒有寫《建國大業(yè)》時那么順暢了,影片為了追求完美,做過太多次的修改了,修改程度簡直到了幾乎崩潰的邊緣。
鄭:我問一個技術(shù)上的問題,您認為一部電影的配樂是由一個作曲家獨立完成好還是由兩個或者更多的作曲家共同創(chuàng)作好?如果由兩個或者多個作曲家聯(lián)合完成會不會出現(xiàn)音樂不統(tǒng)一,思路不一致的現(xiàn)象?
舒:我個人還是傾向于在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由一個作曲家獨立完成,這就好比一個廚師規(guī)劃做一桌佳肴,從選擇食材到菜品的葷素搭配、冷菜熱菜的配比、湯類、甜品、小吃、餐后果盤等等一系列,這種搭配廚師會統(tǒng)統(tǒng)全盤考慮,心中有數(shù)。但如果由幾個廚師共同完成就需要將相當?shù)臅r間精力花在溝通協(xié)調(diào)上,如果感覺不一致、意見相左,每位廚師又各持己見,那這桌佳肴就不容易做好。如果說幾個作曲家共同完成一部影片的音樂,你做一段,我做一段,他再做一段,這就很容易出現(xiàn)你剛才所擔憂的那樣,全片音樂不統(tǒng)一,幾個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思路也不容易完全一致,這樣就很難創(chuàng)作出符合全片的經(jīng)典音樂,很容易做成“行貨”。所以我還是認為一部影片中的音樂由一個人獨立創(chuàng)作完成會比較好一些,避免出現(xiàn)“雜燴”?,F(xiàn)在的電影工業(yè)已經(jīng)進入到一個純工業(yè)化的時代,有些電影在制作時更像是在流水線上生產(chǎn)出的產(chǎn)品,比如一部電影多達七八個編劇等等。但音樂我認為不能這樣搞,音樂風格是需要統(tǒng)一的,它需要一個對電影主觀的想象,讓人聽完能產(chǎn)生繞梁三日的感覺,只有這樣影片中的音樂才能留在觀眾心中。
我感覺電影音樂的創(chuàng)作目前分為兩種,一種是呂克貝松常用的那種動效型配樂,音樂基本是為畫面服務(wù),屬于快餐式音樂,看過影片后觀眾不大能夠記住片中的音樂。另一種是像《美國往事》《教父》那樣的經(jīng)典音樂,具有較強的旋律性,震撼人的聽覺感應(yīng),有動聽的樂句,觀眾聽后會留下很深的印象,就是我前面說的繞梁三日久久不能忘懷的感覺。
鄭:當年您創(chuàng)作《追尋》是為《建國大業(yè)》而作的嗎?
舒:當然,《追尋》就是為《建國大業(yè)》創(chuàng)作的,最初的設(shè)想是將《追尋》作為《建國大業(yè)》影片的主題歌。
鄭:那又是什么原因使《追尋》這首歌最終沒有出現(xiàn)在影片中呢?
舒:當時除《追尋》之外我還創(chuàng)作了另一首歌曲,歌名叫《紅》?!都t》這首歌的詞曲作者都是我,《追尋》雖然是專門為《建國大業(yè)》打造的,但導演更想在影片中用《紅》這首歌。當時《追尋》《紅》這兩首歌都做好后拿到劇組里,黃建新導演拿給大家聽,征求大家的意見,最后大家一致認為《紅》這首歌放到影片中感覺更虔誠,更能夠代表整個劇組、整個電影界對祖國的敬意,所以就沒有放《追尋》在(影片)里面。
鄭:據(jù)說當年在選擇《紅》的演唱者時費了一番周折,最后您是通過什么途徑選到了這個小女孩?
舒:選擇《紅》的演唱者的確費了一番周折,許多朋友都給我介紹小歌手,但我一聽這些小孩子過早地接受了一些不太合適的聲樂訓練,她們的聲音過于修飾,都不是我想要的那種天真純粹的聲音。為尋找小歌手我還專程跑了很多少年宮,希望在那里能找到我想要的聲音,當時真是看了很多孩子,但都不太合適。后來,我的一個大徒弟從石家莊找來一個小女孩,只有10歲,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之家。這個孩子從外形上看長得很一般,并不漂亮,而且還有些靦腆。說實話,初見這孩子時我并不看好。結(jié)果這小孩一出聲我驚訝了,我需要的聲音終于出現(xiàn)了,沒想到這個靦腆的孩子在歌唱時如此的自如,她和她的聲音一點兒都不緊張,這真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小女孩,她在演唱《紅》這首歌時表現(xiàn)的天然的松弛、自然,聲音中不帶有半點修飾,這就是我想要的干干凈凈純純粹粹的聲音,特別得好!
鄭:這個小女孩后來是否成為一名專業(yè)的歌者?您和您的大徒弟對她而言應(yīng)該算是“伯樂”式的人物?!督▏髽I(yè)》之后你們還有聯(lián)系嗎?現(xiàn)在這個當年唱《紅》的小女孩在哪里?
舒:說來很巧,10年后,也就是去年,我們在上海的地鐵里遇見,匆匆地交談了幾句,在交談中得知她后來考入了武漢音樂學院,還參加了中國好聲音,因為大家的時間都很有限,還要各自忙事,也就急急忙忙地互相留了電話,相約以后見面……
鄭:如果沒有《紅》這首歌的出現(xiàn),您認為導演會沿用《追尋》這首歌嗎?
舒:一定會的?!蹲穼ぁ愤@首歌是先做的,這首歌呼聲很高。當時成龍、劉德華等很多歌手、影星都希望能唱《追尋》,但實際上等寫完大家會發(fā)現(xiàn)只有孫楠能夠唱這首歌。《建國大業(yè)》首映式時當時有一個很壯觀的場面,172位明星每個人都乘坐著某汽車公司贊助的車到達《建國大業(yè)》的首映現(xiàn)場,這些車一路上都在播放《追尋》這首歌,當?shù)竭_現(xiàn)場時大家就會唱了,這時幾乎每個人都是唱著這首歌走進首映式的。
鄭:您剛才談到當時成龍、劉德華等很多明星都搶唱《追尋》,那么是什么原因這些人都不能勝任,最終還是由孫楠來演唱?
舒: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首歌難度較大,并且每一個人的聲音條件不同,《追尋》的音區(qū)偏高,特別是高音部分非常高,而且不僅僅是要求演唱者能唱到最高音就OK了,《追尋》這首歌要求演唱者能夠持續(xù)地保持在這個高音區(qū),只有這樣才能將歌曲唱出壯闊的感覺。我與孫楠的合作有十余年之久,我非常了解他的聲音特點,他的音域從升F到A之間有著燦爛的音色,這種輝煌燦爛的音色在中國歌手里是非常稀缺的。每一個男高音都有各自音區(qū),俗話說都有各自的檔位,那么他們在向高音區(qū)行進,變換真假聲時就容易卡,容易有痕跡,容易出現(xiàn)一個換聲點,這也就是我前面說的換擋位,從低檔位到高檔位的變化,而孫楠是不需要擋位變化的,他的換聲點比別人高,他的體魄也比別人魁梧,他舒服的段落就在F音位置上,他在F到降B之間都是非常精彩的,可以平滑過渡。近10年《追尋》這首歌在廣播、電視、全國各地大小音樂會上頻繁地被歌手們翻唱,無論是通俗歌手還是學院派的美聲唱法的歌手都常常會在現(xiàn)場演唱時感到緊張,尤其是到歌曲的轉(zhuǎn)調(diào)部分總是會擔心,會捏著一把汗。第一次轉(zhuǎn)調(diào)后緊接著出現(xiàn)了第二次轉(zhuǎn)調(diào),這兩次轉(zhuǎn)調(diào)多少會讓演唱者感到有些忐忑,有些心驚肉跳,所以演唱這首歌一定需要健美的聲線,《追尋》在創(chuàng)作時就考慮到孫楠獨有的聲線,可以說是為他量身定做的。
鄭:《追尋》這首歌正如您所說被許許多多的歌手翻唱,但最有影響力的翻唱歌手應(yīng)屬姚貝娜。您如何評價姚貝娜的演唱?
舒:姚貝娜絕對是屬于最具實力的不可多得的女歌手之一,她屬于那種在聲樂上沒有任何壁壘的演唱者,通俗、流行、美聲對她來說都能勝任,唱什么有什么,只管給她譜子讓她唱完。她對《追尋》的音樂處理與孫楠不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聽聽姚貝娜翻唱的《追尋》,有些惠特尼·休斯頓的感覺。
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間姚貝娜已經(jīng)離開我們4年了,她發(fā)聲的方法跟其他演唱者有很多不同,她確確實實是一位具有實力的、少有的優(yōu)秀歌者。她能夠演唱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歌曲,路子很寬,但非常令我們痛心的是姚貝在她生命最燦爛的時刻離開了我們,她的離開是音樂界的一大損失。她去世后我將她演唱的CD以及我這里保留的有關(guān)她的一些資料統(tǒng)統(tǒng)交給了她的父親。
鄭:多年來您與張和平老師數(shù)次合作,他寫詞,您作曲?!蹲穼ぁ贰洞畎咽帧返鹊忍鄰V為流傳的歌曲都是你們強強聯(lián)手的杰作,今年你們又合作了《生日》。您認為和平老師的詞對您的音樂創(chuàng)作有幫助嗎?另外,能談?wù)勀c他的合作感受嗎?
舒:和平老師的詞對我音樂創(chuàng)作的幫助是毋庸置疑的,并且他對我的幫助是多方位的,絕不僅僅只局限于我的音樂創(chuàng)作。記得10年前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時,和平老師任天安門廣場文藝晚會的總監(jiān)制,整天忙得不可開交,我也是為《建國大業(yè)》的音樂創(chuàng)作忙得不亦樂乎,那時我們沒時間見面,創(chuàng)作上的溝通與交流只能借助電話,他和我通話的時候我經(jīng)常能從聽筒中聽到他那邊大閱兵排練的聲音。盡管如此,但是他發(fā)給我的歌詞就是我想要的。包括他現(xiàn)在寫的歌詞,我們之間似乎存在著一致的共振與共鳴,太默契了。
鄭:您與和平老師的這種共振是源于你們擁有共同的世界觀?還是你們對很多事情看法的一致性?
舒:我覺得還是一致性吧。我們還合作過這樣一首歌,歌名叫《做人》,這首歌是電影《第一書記》的主題歌。其中有這樣一句歌詞“做人做大寫的人,清清白白認認真真”,文如其人,和平老師就是一個內(nèi)心很干凈的人,對任何人都是謙遜有禮,是極具修養(yǎng)的一個人。我和張和平老師屬于忘年交,他對于我最滿意的作品就是《追尋》,記得我寫完《追尋》拿給他看,他寫的一些東西也給我看,我們互相看,一起探討各自的創(chuàng)作,酣暢淋漓地交談。在我家附近找個街邊小館,共飲一瓶二鍋頭,邊喝邊聊我倆都很開心。那時他已經(jīng)是文藝界的前輩、大家,而我當時只是一個剛剛出道的音樂人,但我們之間很平等,交談也很隨便。他是我的良師益友,張老師是我見過的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是我非常信賴的人,我不僅在創(chuàng)作方面會聽取他的建議,我的一些重要決定,重大問題的決定我都希望聽聽他的意見,我都要請教他,似乎這樣會讓我的決定感到更踏實。近兩年我們在一起喝酒聊天、小酌幾杯的機會更少了,大家都很忙。張老師是中國賀歲片的創(chuàng)始人,他還與張藝謀一起在奧組委合作工作8年之久,今年他又和張藝謀一起擔任新中國70周年大慶的藝術(shù)總監(jiān)。他已經(jīng)70多歲了,但身體依然健碩,在各方面都很自律,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關(guān)于張老師要說的內(nèi)容太多了,今天因為時間的關(guān)系不能細說。
鄭:舒楠老師我再問最后一個問題,影片《建國大業(yè)》已經(jīng)過去了10年,《紅》與《追尋》也唱了10年,今年您又為電影《決勝時刻》創(chuàng)作主題歌《生日》。無論是《紅》還是《追尋》《生日》,這些電影歌曲都會有今后的10年、20年、30年,乃至更久遠的年代。您如何考慮這些歌曲對您的創(chuàng)作歷程以及對后世的影響?
舒:對一個音樂人而言,一生中能夠留下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能有幾首好歌傳唱是最大的榮幸與欣慰。音樂人就是要用音樂服務(wù)于人民,回報于社會,用音樂謳歌祖國、報效祖國。
一部電影在影院的放映時間是有檔期約束的,比如《建國大業(yè)》只在影院里放映一兩個月的時間,但影片中的音樂不會因影片檔期的結(jié)束而退出百姓的關(guān)注,電影歌曲的影響力會比電影本身的傳播更加廣泛久遠。無論是《紅》還是《生日》,包括《追尋》,這些電影歌曲對后世的影響都是意義非凡的,我希望能用我的作品感染更多的人,以及更多的后人,讓年輕人知道、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更重要的是每一個人,特別是年輕人要對自己負責,要有一份責任,有一份擔當,要有理想有追求,這樣的人生才充實,才有意義!正像歌中唱到的那樣:“一頁頁、一幕幕、一幀幀都是刻骨銘心的時刻,每一個人都要追求他們心目中的那一份純真,那一片忠貞?!毕M@些歌曲可以經(jīng)久傳唱,希望有更多的百姓能從中受到鼓舞、感染,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