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萍
【摘要】以讀促寫,讓學生知道寫什么,以讀引寫,讓學生知道怎么寫。讀寫結合理念,既是新穎的教學理念,也在我國有著深厚的淵源。本文以“精讀課文抓細節(jié)描寫”作為切入點,首先闡述如何在精讀中讓學生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精彩,讓學生明白作文要寫什么,繼而闡述如何讓學生在靜思中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感情表達,讓學生理解作文應該怎么寫,最后論述如何綜合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讓學生展開習作訓練,希望可以使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有所提升。
【關鍵詞】以讀促寫;以讀引寫;讀寫結合;初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讀寫結合的學習方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鬃诱J為:“不學詩,無以言。”他認為,習作應該以閱讀為前提,閱讀是習作的本源。葉圣陶也對讀寫結合有過深刻的見解,他認為,讀得好,才能寫得好。廣泛閱讀、深度閱讀、精細化閱讀,才能從積累素材與學習技巧中融會參透,提升習作能力。語文新課程標準對習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要學會多視角看世界,能夠發(fā)現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一面,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夠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生動描寫。而實際上,學生的習作思維被固定在“好人好事”“假大空”的框架中。為什么年級小小的他們習作想象力被扼殺?為什么他們的作文模板化了?很多學生給出的答案是老師要求這樣寫的。因此,本文以“精讀課文抓細節(jié)描寫”為切入點,分析為什么學生“不知道寫什么”“不知道怎么寫”的問題,改變模式化的教學方式,希望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突破學生心智僵化的現狀,讓學生的情感之樹萌芽、成長。
一、在精讀中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精彩——寫什么
一瓣花中知乾坤,一粒沙里見世界。很多學生體會不到要寫一個人的性格需要從他的舉止、神情、語言、內心描寫入手。很多優(yōu)秀的作文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就在于作者將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寫得非常生動,讓人恍若文中的人物就在眼前,讓讀者了解文中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這就是一篇好文章能夠感染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師需要將好文章中關于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學習這種細節(jié)刻畫的方法。
例如《阿長與山海經》這篇課文要求學生在精思、精讀中體會文章獨特的寫作視角與細節(jié)描寫。文章的故事并不新奇,但是那種兒童稚嫩的語言風格、詼諧幽默的筆觸,還有生活中的種種細節(jié)刻畫,非常吸引讀者的注意。在教學時,可以采用精讀、靜思的方式,將學生引入課文中,再將學生帶回現實生活,讓學生仿照文章的細節(jié)描寫方法寫一件自己難忘的事情。
寫“長媽媽”這個人物,文章寫了什么,怎么寫?“我”對“長媽媽”的感情怎樣,有哪些細微的變化?從課文閱讀中,學生明確了文章寫山海經的幾件事:“阿長”名字的由來、“切切察察”的毛病、擺成“大”字的睡相、元旦吃福橘及種種麻煩的規(guī)矩、給我講“長毛”的故事、“謀害”我的隱鼠、為“我”買來《山海經》等等。但是,描寫“阿長”這么多件事情,文章短短的篇幅怎么容得下這么長的敘述。從這里將學生引到文章詳細與略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上,讓學生體會文章細節(jié)描寫的精彩之處,從而讓學生明白——原來寫人物,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中寫他的語言、外貌、動作、神態(tài)。
二、在靜思中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感情表達——怎么寫
琢磨文章細節(jié)中所蘊含的作者情感的微妙變化,從而體會到原來情感的表達不一定要平鋪直敘,反而可以將情感寄托在文章的細節(jié)描寫中,從而感悟作文應該怎么寫。
例如《阿長與山海經》這篇課文寫了“長媽媽”七件事。這七件事是怎么寫的?詳略結合,細節(jié)刻畫。那么,文章怎樣做細節(jié)刻畫描寫的?這就需要讓學生自己來閱讀課文,讓學生在精讀中靜思,讓學生在探討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例如用動作描寫展示“長媽媽”愛切切察察的毛病,文章這樣寫: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方或自己的鼻尖。要求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建構情景,讓學生在精讀與精思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合作探究。這段話刻畫了“長媽媽”怎樣的性格特征,作者對“長媽媽”這樣的性格是喜歡還是憎惡?這句話中簡簡單單的三個動作——豎起、上下搖動、點著,惟妙惟肖地刻畫了一個愛饒舌、愛多事的農村婦女形象,傳達作者的不耐煩與憎惡之情。那么,請同學回想自己以往的寫作方法,寫一個愛饒舌、愛多事的人,你們是怎么寫的?引出習作概念,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作者精彩的人物細節(jié)刻畫。學生有的說:“我會直接寫,這是一個愛饒舌、愛多事的農村婦女,讓人憎惡?!苯處煂⑦@句話板書在黑板上,并將文章的描寫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對比、默讀、精思,從而讓學生體會作文應該這樣寫。
三、在習作中展開細節(jié)描寫
讀寫結合課不僅要重視讀,還要重視寫。課時的最后,要安排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讓學生遷移閱讀課的寫作知識,并將之內化為己用。例如《阿長與山海經》這節(jié)課結束之后,要求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記憶中難忘的人》。那么,應該怎樣引導學生,讓學生將《阿長與山海經》優(yōu)秀的寫作手法(詳略結合與細節(jié)刻畫)應用到習作中。對此,教師需要再做一個簡單的引導。
第一,看一看。
“雖然背地里說人長短不是好事情……叫她呢,也不聞?!薄栋㈤L與山海經》
要求學生仔細閱讀并用橫線畫出這段話的動作描寫;讓學生在精讀中體會作者在這段話中所傳遞的對阿長的情感。
第二,展現作文《記憶中難忘的人》。
我們安靜地聽老師講課,他發(fā)出一聲“報告”,老師示意他進來,他看上去非常不好意思,并走進教室。
點評:這一段完全是平鋪直敘的敘事,語言比較單調、乏味,不能算是好作文。
我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老師講課,突然,門口傳來一陣小小的聲音——報告,我們尋聲望去,原來是他。老師微微點了一下頭:“進來!”他先探著頭,看了看我們,再從門口躡手躡腳地走進來。一雙小小的、長長的眼睛掃了老師一眼,正好對上老師的眼睛。他迅速低下頭,臉蛋紅紅的,走也不是,站也不是,只能將兩只瘦瘦的手臂放在背后,囁嚅著說:“不好意思,我遲到了……”
點評:這一段有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語言描寫,讓整個句子顯得非常生動。讀者勢必從句子的描寫中建構整個故事場景,也更加有閱讀欲望。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哪一段的描寫?”學生回答:“第二段!”“那是為什么?”引出利用細節(jié)描寫展開寫作的方法,達到遷移知識的目的?!耙驗榈诙斡屑毠?jié)描寫!”“對,這就是細節(jié)描寫,大家現在知道作文應該怎么寫了嗎?那么,大家動起筆,寫作《記憶中難忘的人》!”
以讀促寫,讓學生知道寫什么;以讀引寫,讓學生知道怎么寫,從而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
四、結論
學生要學會多角度觀察事物,能夠發(fā)現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一面,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夠抓住事物的特征進行生動描寫。那么,教師就需要為學生“搭把手”,為學生找到馳騁想象的方法,讓學生在語文課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本文以“精讀課文抓細節(jié)描寫”為切入點,提出精讀精思的閱讀方法,旨在讓學生體會到原來情感的表達不一定要平鋪直敘,反而可以將情感寄托在文章的細節(jié)描寫中,從而感悟作文應該怎么寫。
參考文獻
[1]鄧長軍.論“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9(4).
[2]楊誠霞.部編版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以七年級上冊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