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枝
菏澤市立醫(yī)院高壓氧科,山東 菏澤 274000
腦梗死作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發(fā)于老年群體?;颊吲R床特征是突發(fā)性昏厥、半身不遂、言語智力障礙、不省人事等[1-3]。伴隨人們日常生活方式的改變,該病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日漸攀升趨勢,致殘致死率較高,已對人們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同時也加重了社會和家庭的負擔。目前,臨床對腦梗死患者多采取溶栓治療,然而溶栓后易引發(fā)出血轉化,使其腦損傷進一步加重,而出血轉化當前暫無特殊療法。出血轉化腦損傷機制十分復雜,其中各類炎性因子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核轉錄因子-kB(NF-kB)、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等均參與腦損傷過程[4-5]。有研究顯示[6],高壓氧屬于一類有效且安全的治療方式,已被廣泛應用到臨床,其對腦梗死具有一定治療作用,能使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得到改善,梗死灶體積大大減少,分析原因可能與高壓氧能增加缺血區(qū)氧供相關。還有研究顯示[7],對行高纖溶酶溶栓的腦梗死患者開展高壓氧治療能提升其療效,減輕其腦水腫。研究顯示[8-9],高壓氧預處理能使腦梗死后的出血轉化明顯減少,分析原因可能是高壓氧對炎性因子的表達具有抑制作用,進而有效減少炎癥反應。然而高壓氧預處理在現(xiàn)階段臨床較難實現(xiàn)。本文分析腦梗死后出現(xiàn)出血轉化患者高壓氧治療的效果及有關機制,為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
1.1一般資料采用分層抽樣法抽選山東菏澤市立醫(yī)院2018-01—2018-12收治的78例腦梗死后出血轉化患者納入本次實驗。納入標準[10]:(1)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的診斷標準。(2)均經CT或MRI確診為腦梗死。(3)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并簽署有關書面說明。(4)得到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5)有完整的臨床資料。排除標準:(1)腦出血或者昏迷患者。(2)存在其他嚴重并發(fā)癥者。(3)存在意識障礙和精神類疾病者。(4)腦部存在其他器質性病變者。(5)無法配合此次研究者。78例患者中,44例男,女34例;年齡46~80歲,平均62.58歲;病程2~14 a,平均6.85 a;梗死部位:基底節(jié)區(qū)36例,腦干20例,腦葉15例,多發(fā)性7例;并發(fā)癥:32例伴高血壓,20例伴糖尿病,26例無并發(fā)癥。采用均等雙盲劃分法將其中39例納入對照組,39例納入觀察組,2組臨床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治療,包括擴血管、抑制血小板、抗凝以及溶栓治療等。高血壓患者予以降血壓治療;糖尿病者予以降血糖治療;顱內高壓者,需根據其梗死面積大小以較快速度滴注相應劑量20%的甘露醇,同時開展降壓、調節(jié)水電解質平衡、改善腦部細胞代謝等其他對癥治療。
觀察組于常規(guī)治療前提下加以高壓氧治療,患者生命體征完全平穩(wěn)之后盡早開展,選擇FLY2260型號空氣加壓艙,在0.25 MPa下進行20 min吸純氧,共進行3次,中間間歇2次,單次時間為5 min,吸入艙內空氣,通常每日進行1次治療,共治療30次,即治療時間為30 d。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1.3觀察指標
1.3.1 治療有效率:依據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和病殘程度分級對2組療效開展評估[11-12],NIHSS評分越高,說明神經功能缺損情況越嚴重,病殘等級越高,說明病殘程度越重。治愈:病殘0級,NIHSS評分下降≥91%。顯效:病殘1級,NIHSS評分下降46%~90%。有效:病殘2級或者3級,NIHSS評分下降18%~45%。無效:病殘3級,NIHSS評分下降≤17%[13]。治療有效率=(有效+顯效+治愈)/總例數(shù)×100%。
1.3.2 腦水腫及腦血腫體積、NIHSS評分: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后30 d對2組腦水腫及腦血腫體積、NIHSS評分開展觀察。
1.3.3 血紅蛋白含量與NF-kB蛋白表達、TNF-α及IL-1β水平: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后30 d檢測2組血紅蛋白含量、NF-kB蛋白表達、TNF-α及IL-1β水平,其中血紅蛋白含量選擇分光光度法開展檢測,NF-kB蛋白表達選擇免疫印跡法開展檢測,TNF-α及IL-1β水平選擇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開展檢測。
1.3.4 治療滿意度:采用山東菏澤市立醫(yī)院自制調查問卷,內容包含滿意、一般和不滿意等選項,對總滿意度進行觀察。總滿意度=(一般+滿意)/總例數(shù)×100%。
2.1癥狀體征CT早期大面積低密度變化強烈說明發(fā)生出血轉化,低密度梗死背景下存在不均勻、散在高密度出血區(qū)域,密度不及血腫高,也不及血腫均勻。當出血量較大時,低密度區(qū)中存在高密度血腫影。對不規(guī)則型出血,CT檢查顯示少量血液分布于梗死病灶中呈現(xiàn)小片狀,出血量較少,無高顱壓征,預后良好。
MRI顯示腦梗死除T1加權像低信號、T2加權像高信號之外,存在不同階段腦出血表現(xiàn),對于慢性期和亞急性期開始階段,其出血在T1加權圖像上表現(xiàn)為多個分散斑點狀高信號,在T2加權像中因被梗死引發(fā)的高信號遮蓋而無法顯示。
2.22組治療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治療有效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2.32組腦水腫及腦血腫體積、NIHSS評分比較治療前,2組腦水腫及腦血腫體積、NIHSS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30 d,觀察組腦水腫及腦血腫體積較對照組小,NIHSS評分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3。
2.42組血紅蛋白含量與NF-kB蛋白、TNF-α及IL-1β水平比較治療前,2組血紅蛋白含量與NF-kB蛋白、TNF-α及IL-1β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30d,觀察組各項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2組治療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治療滿意度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5。
表2 2組治療有效率比較 [n(%)]
表3 2組腦水腫及腦血腫體積、NIHSS評分比較
表4 2組血紅蛋白含量與NF-kB蛋白、TNF-α及IL-1β水平比較
表5 2組治療滿意度比較 [n(%)]
腦梗死屬于老年人群一類常見疾病,具有較高發(fā)病率和致殘、致死率,已給家庭和整個社會造成了嚴重負擔,該病治療始終是臨床探討的一個熱點話題。溶栓屬于腦梗死一類有效療法,然而溶栓后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出血轉化,進而影響其預后,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4-15]。與此同時,大面積腦梗后也易出現(xiàn)出血轉化。有研究顯示[16-18],血小板計數(shù)過高、甘油三酯過高、膽固醇過高、抗凝、抗血小板集聚、房顫、飲酒以及血脂異常等多種因素可使非溶栓性腦梗死患者出現(xiàn)出血轉化。因此,積極探索出腦梗死后治療出血轉化的科學、合理方法將會成為今后腦梗死治療的新方向。
目前,已有較多研究發(fā)現(xiàn)高壓氧可對神經起到保護作用,在腦梗死治療中有著確切效果[19-22]。有學者發(fā)現(xiàn)[23-24],予以腦梗死患者高壓氧治療能清除其機體中自由基,抑制細胞凋亡,對神經元細胞發(fā)揮保護作用,使患者機體中氧化抗氧化系統(tǒng)維持在平衡狀態(tài),有效阻斷腦部缺血再灌注受損,同時還能增加其抗凋亡因子表達,對細胞凋亡蛋白酶激活起到抑制作用,減少缺血缺氧性腦損害后的細胞凋亡,有效保護其神經功能。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治療滿意度均較對照組高,同時治療后30 d,觀察組腦水腫及腦血腫體積較對照組小,NIHSS評分較對照組低,說明對腦梗死后出血轉化患者應用高壓氧療效顯著,能縮小其腦水腫及腦血腫體積,改善其神經功能缺損,提升其滿意度,更符合其需求??紤]原因可能是正常壓力下氧氣不能進入的組織細胞經高壓氧能獲取足夠氧氣供應,同時高壓氧可使組織缺血區(qū)減少,提升氧彌散度。為修復失去的腦部神經細胞,需血栓松解或者減小,減緩內皮細胞損傷,緩解足部組織缺氧,減輕腦水腫,損傷組織缺氧情況得到改善,側支循環(huán)建立同時微循環(huán)血流速度也得到提升,患者腦部血供以及氧供得以改善,進而能改善腦梗死引發(fā)的血供和氧供不足[25-27]。于常規(guī)治療前提下盡早開展高壓氧治療,能改善患者神經功能,降低其腦水腫及腦血腫體積,提升其療效[28-29]。本研究發(fā)現(xiàn),高壓氧能使炎癥反應減輕,對腦梗死后出血轉化的患者療效明顯,說明高壓氧對于腦梗死后出血轉化具備一定治療效果,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炎性反應相關。
腦梗死發(fā)生后,梗死灶附近炎癥反應是引發(fā)神經功能缺損一個重要的病理過程。腦梗死后各類炎性因子被釋放出來,使白細胞集聚活化于梗死區(qū)域,并釋放出大量蛋白水解酶以及氧自由基等多種物質,使腦損傷進一步加重[30]。TNF-α、IL-1β在炎癥級聯(lián)反應當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IL-1β可對白細胞產生吸引力,促進炎癥介質的釋放,引發(fā)炎癥反應[31]。TNF-α屬于腦梗死后一個重要的炎性因子,能對腦組織產生直接性損傷,并能誘導局部組織生成炎性因子,誘發(fā)炎癥級聯(lián)反應。NF-kB屬于炎癥反應調控中一個重要因子,在腦梗死早期就會被激活,而激活后有助于TNF-α、IL-1β等炎性因子轉錄與表達,使組織出現(xiàn)炎癥級聯(lián)反應,最終引發(fā)腦損傷[33]。高壓氧有較好的抗炎效果,對TNF-α、IL-1β炎性因子表達均有著抑制作用。本研究顯示,腦梗死后出血轉化患者TNF-α、IL-1β、NF-kB蛋白表達水平均有一定升高,說明該類患者的炎癥反應已經被激活,盡早予以高壓氧治療能有效降低其TNF-α、IL-1β、NF-kB表達。據此筆者推測,高壓氧可利用抑制TNF-α、IL-1β、NF-kB等炎癥因子表達以緩解炎癥反應,進而對腦梗死后的出血轉化起到治療作用。需引起注意的是,腦梗死后出血轉化引發(fā)的腦損傷是多類因素以及多個機制一同參與的結果,高壓氧能利用ATP、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沉默信息調節(jié)因子2相關酶1信號通路對血腦屏障進行保護,進而充分發(fā)揮其治療效果。有關腦梗死出血轉化行高壓氧治療的作用及機制仍需臨床深入研究。
高壓氧治療腦梗死后出血轉化患者效果明顯,能有效降低其腦水腫及腦血腫面積,改善其神經功能缺損,提升其滿意度,其機制可能與高壓氧能抑制TNF-α、IL-1β及NF-kB等炎性因子表達、緩解炎癥反應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