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摘 要:英語報刊閱讀這一課程是一門重要的課程,是幫助學習者了解世界的課程。但同時也是較難的一門課程,不僅學生學習難,教師教得也難。如何使得該課程的教學有效率,一直是很多教師在研究的問題。本文針對該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探討了在教學中的一系列問題。
關鍵詞:英語報刊;閱讀教學;教學方法
英語是一門世界性的語言,世界上學習英語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在我國也有數(shù)量龐大的英語學習者。然而我國目前的英語教學仍然是以精選文章的精細閱讀為主,這樣容易使學習者局限于那些經(jīng)典文章之中,忽視了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有著很強的生活性、時代感。實際上,能夠充分反映英語這兩方面特點的是英語報刊文章,具有幾個特點。
第一,內(nèi)容生活化。英語報刊涉及的內(nèi)容都與人們的生活相關,是對大千世界的一個精彩濃縮。
第二,語言有時代特征。不同的歷史階段,都會產(chǎn)生出不同的歷史主題,應運而生了許多富有時代特征的新詞語。
第三,文章有借鑒意義。出現(xiàn)在英語報刊中的文章,多是經(jīng)過作者及編輯精心組織和提煉的,在準確性、可讀性等各方面,都可以說是英語學習者的范文。
正因為英語報刊是真實英語(authentic English),所以在??茖哟我陨系挠⒄Z專業(yè)課程中都有相關的報刊閱讀課程。本文將就英語報刊閱讀課程的教與學進行初步探討。
一、 英語報刊閱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英語報刊閱讀歸根到底是閱讀,但又不是普通的閱讀。課程的教學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會產(chǎn)生出一些問題。
(一) 學習者方面的問題
第一, 詞匯量不足,學習困難。
英語的報刊因為使用的是真實的英語(authentic English),和大多數(shù)英語教材中的文章不一樣。首先,詞匯量大。教材中的英語報刊文章沒有采用與我國相對應的英語分級體系,因此一篇文章往往是生詞、難詞不斷,對于習慣于分級學習的學生來說,是很不適應的。其次,由于英語報刊的時代性強,常常用一些詞典上查不到的新詞語(neologism),有些是有規(guī)則的,有些是沒有規(guī)則的,使學習者有些不知所措。最后,英語報刊中充斥著大量的俚語、成語和俗語,很多學習者都缺乏這方面的積累,看到這種文章就毫無頭緒。
第二,對英語報刊文章的句子結構不熟悉。學習者對常用的英語句型一般都有所掌握,但是報刊中的英語句子往往有自己的特征,不為學習者熟悉。
第三,學習者對英語新聞的特點不了解,常常望文生義,很難真正理解文章內(nèi)容。英語新聞的標題就很有特點。比如常用一般現(xiàn)在時。為了使讀者有一種新鮮感,不管什么時間發(fā)生的事都可以用一般現(xiàn)在時。比如過去發(fā)生之事,如:13 Die as crowded Van Crosses M4。
第四,學習者的新聞背景知識面窄。在英語報刊文章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terrorism,了解時事的學習者自然會聯(lián)想到2001年9月11日發(fā)生的客機撞樓事件、本拉登、阿富汗、伊拉克、薩達姆等等。然而大多數(shù)學習者缺乏這方面的知識。
(二) 教師方面的問題
1. 教師對學生的英語水平不了解。由于英語專業(yè)的課程教師安排是不固定的,所以如果教授英語報刊閱讀的教師之前沒有上過這個班的課,對該班的英語水平就不能很好的了解,往往造成授課內(nèi)容偏多、偏難,學生接受困難,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效果差等等很多問題。
2. 授課形式單一。由于英語報刊閱讀歸根到底是一門閱讀性的課程,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容易使用普通閱讀課的上課模式——先講單詞,然后找大意,分結構,最后翻譯。其實,這門課程的內(nèi)容和范圍決定其教學難度要大于普通的閱讀課程。首先,單詞量大。在上課時間內(nèi)無法完成對所有生詞的逐一講解。其次,句子結構復雜。英語報刊中的文章常常用倒裝句,從句也夾雜在里面,使得學生對于句子乃至段落的理解困難重重。再加上單詞量少,一旦遇到某一段生詞多、句子復雜,不僅教師講解困難,學生的理解也困難。有時候為了講清楚一句話,得用十多分鐘的時間,這樣教學的效率是相當?shù)偷摹?/p>
3. 教材選擇面小,很難找到適合學生水平的教材。目前很多學校所選的教材難度都很高,往往教師要花很多時間來備課,花大量時間搜集相關材料。在課堂上教師還要不斷嘗試用簡單的語言來解釋文章的內(nèi)容,對教師的壓力較大。在學生方面,他們往往不加區(qū)分地背誦課文的生詞,這樣往往效果很差。因為大多數(shù)生詞都是學生很難遇到的,背下來的實際意義不是很大。當然,也有的教材把生詞按照級別標示出來,這種嘗試是值得肯定的。這樣學生能有針對性地學習生詞,教師也能夠有的放矢,提高教學效率。
二、 教學策略探討
英語報刊閱讀課程是很重要的,是學習原汁原味英語的重要鋪墊。但在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及其解決方案值得研究。
1. 學生應該盡可能地擴大詞匯量。但這并不意味著遇到每一個生詞都要記住。問題往往出在有很多常用的詞匯,學生一般只熟悉他們的基本的、常用的意思,一旦文章中出現(xiàn)其他的含義就會遇到理解障礙。
2. 加強對新聞英語特點的了解。很多時候,對于一篇英語報刊文章覺得難以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新聞英語的特點不夠了解。每一篇英語報刊文章都有一個標題(Headline),在未讀文章之前就需要理解標題,了解標題的特點。要想對文章有一個總的把握,需要了解英語報刊文章的行文習慣和特點,這樣才容易抓住重點,而不是拘泥于一些細枝末節(jié)。
3. 選擇合適的教材。目前很多學校使用的英語報刊閱讀教材種類較少,往往局限在幾本著名的教材里,這樣使得教材老化,時代感不強,不容易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而且這些教材都取材于英語原版文章,難度頗大,不能很好的滿足一般水平學生的需要。
4. 教學模式的選擇。由于英語報刊閱讀課程既要求良好的閱讀技巧,又要求有廣博的新聞及相關的背景知識,因此若采用普通閱讀教學模式,先講單詞,再解釋句子、段落,不能很好地完成課程的教學任務。對于這門課程的教學模式,有一些方面可以討論。
第一,英語報刊閱讀課程教學可以結合日新月異的多媒體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有的教師習慣于將這門課程視作普通的閱讀課,只是單方向地向學生灌輸相關知識,學生處于比較被動的地位,只能跟著教師走,激發(fā)不起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這樣使得課堂教學沉悶,效果不理想。實際上,借助當今不斷發(fā)展的多媒體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是有可能改變,至少改善教學效果的。學生對直觀形象的材料比較容易接受,教師就可以在講課文之前利用相關的視頻或音頻資料,讓學生對課程內(nèi)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形成一個基本的輪廓。這樣做比教師用語言描述的效果好,印象也深刻。
第二,加強教學的互動性。凡是有效的教學,都離不開互動。也就是說要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改變以往單方向的灌輸模式,這樣才能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效率。針對英語報刊閱讀課程的特點,可以按照以下的思路進行教學。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往往不預習也不復習,上課就跟著老師走,學生詞讀文章。要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教師在課前設計一些合適的任務布置給學生,讓他們先去完成任務或者為完成任務做準備,在而后的課堂教學中完成任務。這種任務型教學模式其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關鍵是任務的設計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過程。
結語
英語報刊閱讀課程的教學目的不是要學習者掌握某些具體的詞匯,不是某些具體的背景知識,而是使學習者掌握一套今后可以自己運用的通過閱讀英語報刊文章學習真實英語的方法體系。而這一體系的完善,還需要學習者和教師雙方的努力配合與嘗試。
[參考文獻]
[1] 周學藝.《美英報刊導讀》[M].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 周學藝.《美英報刊文章閱讀》精選本第二版[M].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貴州廣播電視大學(貴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