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在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的同時,還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促進學生的良好發(fā)展。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直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質量是體現小學生綜合水平的指標之一。把寫作技巧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可以深化理解課文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眼界。本文就小學語文寫作技巧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寫作;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語文寫作教學對學生綜合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需要學生熟悉掌握語文的詞匯和修飾手法,并進行相關的造句寫作,是語文教學綜合訓練的重要部分。同時,小學語文寫作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情感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邏輯能力、語文綜合運用等多方面的塑造和提升。因此,如何提高語文寫作技巧直接影響著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和水平,語文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開展寫作教學。
一、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觀察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我們周邊充滿著很多美好的事物,只是我們還沒去發(fā)現和發(fā)掘,通過拓展學生的眼界和視野,可以有效地豐富學生對語文寫作的感受和體驗。語文寫作主要是通過素材的積累,充實自己的知識庫,這樣才能寫出具有深度和廣度的文章。在寫作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通過結合課堂的實際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生活,成為生活的留心人和有心人,在生活中累積素材,并把素材運用到寫作中,從而提高寫作的水平。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春夏秋冬》《彩虹》《要下雨了》這類課文的時候,語文教師先通過講述課文的重點內容和分析,然后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就如《要下雨了》這篇文章,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一些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和人物,下雨天是怎么樣的,會發(fā)生一些什么事情,等等。通過對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等進行觀察及思考,不斷累積足夠的素材,從而更好地學以致用。把語文寫作教學擴充到實際生活的點點滴滴,有利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課外活動,讓學生主動在生活中有所發(fā)現、有所感悟,如組織學生走出教室的大自然活動,爬山、野炊、掃墓等活動,通過多渠道進行收集和體驗?;蛘邊⒓有@豐富的教學活動,繪畫比賽、歌唱比賽、舞蹈比賽、書法比賽等,還有社會的一些議論“焦點”,學生能抓住機會,不斷提高自身的素材量和視野,讓小學寫作真實和靈活。通過自己的真實經驗寫出更為真實且富有感染力的文章,避免一味地人云亦云而缺乏創(chuàng)新。
二、多讀文章,提高學生的感悟觀
除了生活中的實例素材,學生應該多讀書刊和報紙新聞,里面很多的內容都是有利于小學生寫作的積累,是學識的累積和文化的累積。在閱讀書籍或者新聞的時候,看到一些好詞好句,學生可以摘錄到自己的筆記本中進行積累,這樣的作文更具真實性和具體性。由于小學生年輕尚小,知識儲備也不是很多,對于很多事物的感受和理解并不是很深,加上認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閱讀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和學習方式,通過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和見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又可以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教師可以適當地為學生推薦一些報刊讀物,如《兒童文學》《創(chuàng)新作文》《中國少年報》《青年周刊》等報刊資料,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是讓學生感受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累積優(yōu)秀的文字表達方式和修飾手法,還可以掌握到作者的寫作技巧。例如, 班上有個學生小樊很喜歡讀書,在讀書過程中她經常把自己感興趣的一些好詞好句摘錄下來。如在閱讀《兒童文學》中的一篇文章《對門兒》,讀完之后覺得印象深刻,于是把自己的內心感受寫下來,她每次讀完有興趣的文章后都會把自己的感受寫到日記本中,這樣的習慣是值得大家學習的。這樣的善記和多讀相結合,慢慢地把寫作水平真正提高起來。
三、突破思維,加強學生的個性寫作
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是按照寫作要求,或者平時語文教師講授的一些知識或者格式進行模仿寫作,把自己的寫作限制于條框之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創(chuàng)新和突破,所以寫作水平一直未能有明顯的提升和進步。由于學生的思維和學習掌握情況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其思維方式也有很大的區(qū)別,因此語文教師可以打破常規(guī),大膽地讓學生嘗試個性化寫作,加強學生的想象力,任由其自由發(fā)揮進行創(chuàng)作。加強個性寫作的訓練,能夠有效地發(fā)掘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寫作風格,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例如,語文教師給出一個命題作文是《大樹與小草》,并在作文要求中出示了一幅小草在大樹的樹蔭下生長著的圖片,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在寫作的時候,教師并沒有進行詳細的講解和分析,放手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談感受和看法,并用文字進行描述和表達。語文教師讓學生進行自由發(fā)揮,讓學生進行多層次和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大腦意識。有些學生寫到大樹的無私奉獻和偉大,一直能夠為小草遮風擋雨;有些學生寫到大樹有點自私,遮住了小草吸收陽 光,影響其正常生長。這時候語文教師再進行點評和總結,給予學生不同角度的肯定,并鼓勵學生從多角度進行分析,開拓自己的思路和思維,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文章。
四、審題訓練,注重寫作技巧的指導
想要寫好作文,可以按照以下四個步驟進行:審清題意,認真選材,描述具體,條理記事。審題是寫作文的關鍵所在,往往決定著文章的質量,因此語文教師需要指導學生走好第一步,教導學生掌握審題的技巧,避免學生跑題。一般情況下,審題要確定的主要內容是:理解題目的意思,明確題目與文章的中心關系,文章應該寫什么內容。審題是語文寫作的重要步驟,通過審清楚題目的大意及主要方向,才能確定好寫作的大綱及內容補充,因此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審題訓練,從而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當學生弄懂了題目的意思,寫作的內容才能切合題意,才能更好地展開論述。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寫作審題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分析審題法、比較審題法、補充審題法等等,語文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對寫作題目進行熟悉并研究,并根據具體的內容而選取適當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師不需要要求學生急著下筆,而是重點要分析清楚題目的本意及內涵,這樣寫出來的作品才能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分析審題法主要是通過分析題目中的詞語,弄清楚幾個詞語之間的關系,掌握題目中的關鍵詞。例如,在一次教學寫作《寫一個熟悉的人》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審題分析。首先,題目是熟悉的人,那么了解到這篇作文是寫人的,而且是自己所熟悉的,從而確定了寫作的范圍。當完成審題后,再根據題目的意思和要求進行文章的構思,對人物的外貌、形象、心理進行深一層的描寫,并列舉有關的實例進行論證,從而增加文章的豐富度。
總的來說,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也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為了實現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和水平,語文教師必須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技巧。通過觀察平常的生活,讓學生多總結和積累相關寫作素材,多借鑒和學習優(yōu)秀的作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進行個性化寫作,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思考能力,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每一篇寫作都是一個整體,需要從每一個細節(jié)和部分上花心思,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
參考文獻
[1]張雪英.關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7(16).
[2]林雯.網絡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實施[J].華夏教師,2017(3).
作者簡介:郭圣林,1965年生,本科,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qū)苗山鎮(zhèn)長勺小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