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麗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改的推進,“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作為貫穿始終的目標任務群之一,被列入2017年最新修訂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新課標對整本書閱讀的重視,既是出于對功利化、碎片化、淺表化的語文教育實際問題的解決,也是出于對語文教育更好地貫徹立德樹人、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期望。而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互聯(lián)網(wǎng)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結合日益緊密,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已不再能滿足教育的實際需求。在此背景之下,傳統(tǒng)教學與網(wǎng)絡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無疑成了持續(xù)推進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全面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最佳方式。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方式;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曾表示:“一顆大的鉆石如果打得細碎的話,這些小破片價值之總和,無法和它原本的價值相比擬……同樣,偉大的精神,若使之中斷、攪亂、破壞或轉向,它和普通精神已無任何差異?!迸c之相對應,我國教育名家葉圣陶在他的文章《論中學國文課程改訂》中也曾談道:“國文教材似乎該用整本的書,而不該用單篇短章……退一步說也該把整本書做主體,把單篇短章作輔佐。”隨著新一輪課改的推進,“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作為貫穿始終的目標任務群之一,被列入2017年最新修訂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新課標對整本書閱讀的重視,既是出于對功利化、碎片化、淺表化的語文教育實際問題的解決,也是出于對語文教育更好地貫徹立德樹人、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期望。相較于傳統(tǒng)的單篇語文教材、肢解式的篇章解讀,整本書閱讀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積累閱讀經(jīng)驗,強化閱讀體悟,深化閱讀思考,進而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
然而,由于當前語文課程基于單篇教材而設,整本書閱讀的推進缺少實施的課程空間和恰當?shù)脑u價方法;教師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只增加了閱讀的“體量”,而沒有提升閱讀的“質量”,繼續(xù)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觀進行整本書閱讀的設計和組織,重視知識傳遞的效率而忽視學生整體知識建構的質量;學生課業(yè)負擔較重,缺少深入研讀整本書的精力和時間。種種原因導致實踐中的整本書閱讀有時還流于形式,增加師生的負擔,不僅很難達成課標的目標要求,甚至也難滿足高考應試的需求。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中文測評專家祝新華教授就指出:“現(xiàn)行閱讀評估幾乎是‘為讀而讀……學生少有機會通過推理、評價、創(chuàng)意,寫出自己的感悟,運用所讀信息解決一些接近實際問題。”
這兩年,全球教育信息化趨勢不可阻擋,為了彌補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功利化、碎片化、淺表化的不足,我校引進了“睿翼”云學習平臺?!邦R怼痹茖W習平臺是一個包含老師在線教學輔導,學生在線自學和完成作業(yè),師生網(wǎng)絡在線檢測評估等多種功能在內的教學服務平臺。它具有交互功能,能為學生提供實時和非實時的學習輔導,能幫助教師及時把握調控學生的各種學習內容,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及進度。借助該學習平臺,老師可以安排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創(chuàng)設學生個性化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進行更有效的自主學習。與此同時,我們也注重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彌補網(wǎng)絡學習平臺上師生情感交流不暢通、學生學習思維連貫性弱等不足,將兩種學習方式有機結合起來,積極打造具有學校特色的語文閱讀混合式學習模式,大大提升了語文閱讀課的課堂效率和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采用混合式學習模式進行整本書閱讀,可以將學習過程分為目標導向、網(wǎng)絡互動、課堂討論、展示評價等四個環(huán)節(jié)。
1.目標導向環(huán)節(jié)。老師根據(jù)學生學情和教學需要事先制定好整本閱讀文本的學習目標和閱讀計劃,同時多方搜集各類閱讀資源并加以整合,如歷史典籍、名家解讀、圖片、音樂、視頻等,將其一并上傳至睿翼云平臺。學生在開始閱讀之前,需先登錄平臺查閱相關內容,明確老師的閱讀要求以及自己的學習任務,有針對性地開展整本書閱讀。
2.網(wǎng)絡互動環(huán)節(jié)。學生利用平臺上教師提供的網(wǎng)絡學習資源對整本書進行自主學習。老師一方面應引導學生在充分掌握資料的基礎上暢所欲言,利用睿翼平臺第一時間與大家分享自己的閱讀困惑和體會;另一方面應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局限于老師所提供的材料,努力對整本閱讀文本做出個性化、差異化解讀。學生和老師可以利用睿翼云平臺進行點對點的答疑交流,也可以進行點與面的班級層面的開放互動分享。
3.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回歸課堂,開展集體交流研討。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應充分體現(xiàn)課堂的主導作用,將學生在睿翼云平臺自主學習時無法解決的共性問題事先進行整理歸類,然后在課堂上拋出,組織學生就這些問題做透徹、細致、深入的分組研討,老師進行適時的點撥指導,促使學生進一步深化掌握的文本知識。
4.展示評價環(huán)節(jié)。積極倡導學生采用演講、辯論、情景劇等口語交際形式,多樣化地再現(xiàn)閱讀文本。在藝術再現(xiàn)的過程中,讓學生將文本知識進一步內化,同時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自我展示能力和合作協(xié)調能力等。老師在充分觀察全部流程中學生具體表現(xiàn)的基礎上,對每個學生給予多維化、多極化的綜合評價。
一直以來,作為母語的語文學科沒有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學生的語文學習普遍存在缺乏興趣、用時不足、積累匱乏的情況,更談不上良好的閱讀效果?;旌鲜綄W習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閱讀整本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體悟能力。睿翼云平臺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結合使用,在提升學生信息化能力的同時,也使得學生在閱讀中掌握更多的話語權,有效地解決了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的弊端。
教學形態(tài)向混合方向變化,這倒逼著我們教師的角色要變化,能力要變化。混合式學習放大了整本書閱讀教學課堂的時空,而“時空拓展”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信息化能力要求更高了。教師必須要實現(xiàn)自身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的徹底轉變,將原先的單純依靠課堂講解轉變?yōu)檎n前、課中、課后與線上線下的全方位指導。既要注重提升課堂上的效率,又要把握好學生課后無限的網(wǎng)絡學習。學情多變,教無定法,要想有效駕馭混合式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學生整本書閱讀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廣大語文教師仍然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德]叔本華.生存空虛說[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
[2]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1980.
[3]祝新華.能力發(fā)展導向的語文評估與教學總論[M].新加坡:中外翻譯書業(yè)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