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寫作是一種情感性極強的活動,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實地流露。要想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離開生活實際是不行的,否則只會寫出味同嚼蠟一樣地文章,材料東拼西湊,結構零亂不堪,毫無章法,語言乏味。其實《語文課程標準》中早已明確提出:要加強寫作與生活的聯系,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在生活和學習中多方面地積累素材,多想多寫,做到有感而發(fā)。讓自己真實的生活,從筆下自由流淌,是學生寫好作文的關鍵。
如何讓學生真實地表達自己,讓真情自然流淌呢?有一段話給了我真切的感受,也讓我在生活工作中有了一種遵循。
“真者,精誠所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著,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fā)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者,神動于外,是所以貴真也。”
一、仔仔細細地觀察周圍的生活,描寫的是真事
1.真事從自己的生活中來
學生作文的取材主要來源于生活。多彩的生活,每天都在撥動著人們的心弦。生活本身蘊藏著十分豐富生動的寫作材料,要寫好一篇作文,就必須深入生活,用心靈去感受生活。聯系生活學寫作,學生自己的故事是最好寫的。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告訴學生多看看自己身邊的故事,老師的、同學的、爸爸媽媽的,每天都在發(fā)生著許多有趣的、令人深思的事情。常常有一些同學害怕寫作文,覺得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其原因大都是對生活缺乏觀察,或是不習慣于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會,小至學校和家庭,叩擊我們心弦,引起我們關注和興奮的事時有發(fā)生。
為了能夠讓學生去寫自己真實的生活,我從班內發(fā)生的事情入手,就寫學生看到的事情,經歷的事情,一開始縮小范圍,故事發(fā)生在誰的身上,誰就去寫,然后一點點地擴大范圍,最后拓展到全班。
有一次,班內三個學生在二宮打籃球,被別人領走了押金,一開始他們彼此猜疑,互不信任,甚至要打群架。以此為契機,我讓三個當事同學寫作文,大家共享,要把文章寫到一波三折,開頭結尾要美麗、深刻。幾易其稿,最后的故事生動有趣,更令人深思,學生獲益匪淺,都說作文不難寫,寫自己的故事就好了。
2.真事從積累中來
我們中學的語文書,其中不少是經典名篇,文質兼美,很多篇目的立意、內涵,充滿了智慧的哲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法特點,并在自己的寫作中進行嘗試,或者把課文的材料運用于寫作之中,將讀與寫結合起來,增強表現力。
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可以擴大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培養(yǎng)他們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培養(yǎng)他們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由課內向課外延伸,閱讀一些文質兼美的作品。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曾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英國戲劇作家莎士比亞也這樣談讀書:“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時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這些論述都形象地指出了讀書的必要性和優(yōu)越性。而讀書對寫作也是重要的真事,書中的故事也可以積累起來。
二、實事求是的抒寫自己的心靈,訴說的是真情
1.正確引導,感受心靈深處的悸動
情感對人的認識和行動起著刺激的作用。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育不僅要重視學生語文知識及能力的培養(yǎng),更要重視對學生情感的感染熏陶。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正是我們每一個人心靈深處的悸動。作文更應該重視學生內心深處真實的思想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2.多些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失敗是成功之母”,眾所周知,其實,“成就更是成功之母”。成就,是每個人的終生追求。有了成就,無論其大小,就等于有了人生的輝煌。成功的作文經歷也會極大的鼓舞學生。
一次,一個女生沒有教作文,平時他的語文成績常讓我頭疼,作文更是字不像字,文不成文。我找到她,讓他在辦公室里,看著她完成了作文。當時我就給她批改,告訴她,這句寫得特別好;開頭很有味道,很感人;結尾觀點也很深刻。她一下開心起來,半信半疑的看著我,我也真的發(fā)現如果事件再寫到一波三折就更好了。轉天我在班上范讀了她的作文,大家一起學習、修改,并當堂布置給她專門作業(yè):要求她修改中間事件,轉天我會在班上繼續(xù)讀她的文章。第二天一大早,她就交來了作文,有了很大的進步,并得到了同學們的掌聲。她很開心,我又幫他把作文細改后放在了優(yōu)秀作文里展覽,從此后,她的作文總會有亮點,得到大家的肯定,她的作文進步了,語文成績也有了大進步。對于學困生作文,教師更應善于使用“表揚”,把作文批改時的“挑刺”變成“贊美”,努力尋找亮點,即使再差的作文,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哪怕只有某句話寫得順暢,也要把它像發(fā)現新大陸一樣,帶著一種愛與驚喜,努力去夸。久而久之,寫作就成了一件輕松的事,會愿意寫出自己的故事,寫出自己的真心。
三、認認真真地修改作文
“三分寫,七分改”。一篇好作文,修改所占的分量是顯而易見的。給學生批改作文,最有效的辦法是當面批改,讓學生一起參與,邊改邊講。包括審題的視角,以及如何立意、組材等寫作思路,一一思量,加以評析批改。這樣改,對學生的觸動較為深刻,能切身體會到文章的長處與不足,知其所以然。這種作文批改方式,對學生的幫助是很大的。改一篇作文不能著急,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三遍,一直到改好為止。
修改作文還有意外收獲,尤其是對學困生,他們的潛力會被發(fā)掘出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認真地學語文。
在這個越來越民主,越來越個性的年代里,真實的自我越來越珍貴,能有人分享真情也是一件幸福而快樂的事,要教會學生實實在在的表達自己。真實人生,大寫意,這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中學生能夠真實的書寫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內心,的確是一件很令人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