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學校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入,我們逐漸意識到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學校的事,家長對孩子的影響也至關(guān)重要,為了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自尊心,所以要學校和家長結(jié)合起來,相互促進,形成互補。
關(guān)鍵詞:孩子;健康;家校合力
一、 案例描述
小成,男,13歲,塘市初級中學初一學生。剛進新班,上課時喜歡做鬼臉或搞出聲音引起老師注意,或上下課故意招惹同學,老師和同學都很不喜歡。他經(jīng)常不及時完成作業(yè),有時做了作業(yè)也不交。他有個3歲的妹妹,活潑可愛,母親照顧老二多一點,更喜歡談?wù)撆畠?,朋友圈也?jīng)常曬老二。父親工作較忙,碰到他犯錯,會暴打一頓,他不愿意聽父母的話。出現(xiàn)問題他愛狡辯,但說到叫他爸爸來校配合教育,他立馬來一個180度大轉(zhuǎn)彎,態(tài)度變得端正,認錯極快,但過一兩天老毛病繼續(xù)。
二、 問題分析與評估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實際上就是期待獲得別人贊賞的需求。新環(huán)境中的小成上課做鬼臉或搞出聲音,上下課招惹同伴,企圖用這些行為來引起老師和同學的關(guān)注。出現(xiàn)問題他愛狡辯,但說到叫他爸爸來校配合教育,他認錯極快,他怕爸爸不喜歡并受到爸爸暴打。他也想讓父母認為他像妹妹一樣乖巧懂事。其實想得到父母的認可。這將是個艱巨的過程。
三、 解決方案
孩子需要得到家長、老師、同學等周圍人的認可。小成上課做鬼臉或搞出聲音,他想用這種方式引起老師同學的注意,然而適得其反,所有老師見他頭大,同學也經(jīng)常來向我告狀。我只能請求家長幫忙,家長來后他變得很乖巧,但講到他的種種“劣跡”時,他矢口否認,不斷辯解,鼻涕眼淚滿臉都是?!罢巍焙笃届o2,3天,他又恢復(fù)原狀或變本加厲。上課故意破壞教學氛圍,下課招惹同學,作業(yè)經(jīng)常不做。如此反復(fù)多次搞得我筋疲力盡,頭大無比。我天天在動腦筋,想辦法。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實際上就是期待獲得別人贊賞的需求。
(一) 老師多肯定,多鼓勵——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上課時他的特別舉動或表情,有時我會故意轉(zhuǎn)移視線,實在沒辦法,我盡量用嚴厲的眼神來制止,這樣減少了在全班批評他的次數(shù)。然后課后會和他探討上課那行為的危害:上課內(nèi)容沒聽到;老師同學不喜歡;這次老師為照顧她面子才沒好好批評。開始他會找各種理由辯解,然后也會臉紅。不過,在得出來,他在思考。老師盡可能找他的優(yōu)點全班表揚,如他愛動腦,有新點子。午睡時他不睡覺,他喜歡在下面偷偷看書。我也轉(zhuǎn)個角度看問題:肯定他雖不愛睡覺但對其他同學很好,第二喜歡看書真好。慢慢地,課堂上他故意搗蛋的行為明顯減少了。盡管他上課還是不怎么聽,作業(yè)不怎么做,不管怎么說,他在進步。同學及任課老師向我告狀的次數(shù)明顯少了。
(二) 引導(dǎo)家長注意孩子健康自尊心的培養(yǎng)
1. 努力形成民主融洽的家庭氛圍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首要任務(wù)就是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孩子的自尊心更重要的一點是家長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所決定的。家長應(yīng)創(chuàng)設(shè)一個民主、融洽的家庭氛圍,暴打,只能讓孩子更感受不到爸爸的認可。拉開和父母的心理距離。他更不愿意聽父母的話。建議遇事別急著打罵、批評、指責、教育孩子,那只會破壞孩子的面子、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爸媽不妨多事后教育,對孩子做事后的引導(dǎo),既顧全了孩子的面子、又能讓孩子在事后回歸理性時,更能聽進去你的話?!昂⒆?,昨天那件事,爸爸覺得這樣可能會更好一點……”“孩子,上午這件事,如果我們能這樣和老師溝通,會不會更好些?”
2. 制定合理家規(guī)
一些硬性的家庭規(guī)定會讓他更有安全感,這比孩子做錯事后隨意處理更讓人接受和心服口服。他愛玩游戲,家規(guī)中就寫清什么時候玩,玩多久。如雙休做完作業(yè)后可以玩半小時等。這中間可能要一遍又一遍地重申,但用不了多久他就會如你所愿地遵守這些規(guī)定。
3. 切勿攀比
建議父母不要隨便拿他跟老二比,不貼標簽、不比較。朋友圈也經(jīng)常發(fā)發(fā)老大的事情。仔細找到他的某一強項,如他的動手能力很強。有意無意地讓他幫忙,讓他意識到他也很“厲害”!這能幫孩子認識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優(yōu)勢,也有劣勢,他不必因為自己不夠完美就自我否定。
4. 切勿過度保護,避免假自尊
父母會因好面子,對自己孩子護短、護錯、護丑、護“利”,父母孩子都形成了假自尊。其實,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問題,適當?shù)馗惺芟率 ⒉蝗缫夂髸欣诤⒆幼宰鹦牡慕】蛋l(fā)展。比如,上文的小成做錯事后狡辯,胡攪蠻纏,哭鬧,我們不妨試試“暫時隔離法”冷處理,讓孩子體驗受懲罰的感覺;在和孩子玩競爭游戲時,我們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虛榮心而故意輸給孩子,應(yīng)讓他嘗嘗失敗的滋味;等等??傊?,該批評的還得批評,該讓孩子承擔的責任得讓他承擔,否則錯誤就可能一直存在,最終受害的還是孩子。
一旦孩子有了自尊,他就會在內(nèi)心里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就會變得接納自己、喜歡自己、尊重自己。在老師和家長三年共同努力下,小成已從一個對人充滿敵意的小搗蛋變成一個臉上總洋溢自信微笑的陽光男孩!
尊重和愛孩子吧。記住你的每一個贊許的眼神,每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次耐心交流會影響孩子一輩子!家校合力,再難得事情也會——so easy!
作者簡介:
徐春芳,江蘇省張家港市,蘇州張家港市塘市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