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克昌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和推進,隨著新時期國家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人才也不再只是意味著學好一門學科或者幾門課程就可以了。而是需要適應時代和社會發(fā)展,并能夠在愈發(fā)激烈的人才競爭中保持自己的全面優(yōu)勢。與此同時,教育已經不再是應試和升學的敲門磚,而是實實在在幫助同學們全面發(fā)展自身的進步工具。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的注重美術的培養(yǎng)。故此,美術課也不再是從前可有可無的邊緣學科,也歸類入重要學科行列之中,獲得了更重要的教學地位。所以我們作為美術老師應該摒棄從前環(huán)境下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方法,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為初中美術做好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生本教育;初中美術;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6-0200-01
引言
郭思樂教授在《教育激揚生命-再論教育走向生本》書中的提到了德育觀:以兒童的美好學習生活為真正基礎。[1]當今社會對人才、對好學生的定義已經不是單純的學習成績好,同時更應該具有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能力,當今時代的教育更加突出情調個人修養(yǎng)、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fā)展、合作參與和創(chuàng)新實踐。要求學生具備終身發(fā)展所必需的,與國家、社會公認價值觀相吻合。它既注重學科基礎,也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fā)展所必備的素養(yǎng),這其中就包含著藝術素養(yǎng)。對此我們應該對從前初中美術教育模式進行完善以適應教育風向的這一變革。為此作者提出了初中美術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意義,并根據結果提出了初中美術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具體策略,通過對美術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思考。
1.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美術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
在當代傳統(tǒng)的教育中,美術被當作娛樂游戲并不被重視。把美術帶入課堂教育中是一個很尷尬的境地。其實美術教育是對學生們進行藝術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并且有可能可以通過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拓寬學生們日后的擇業(yè)面。而通常情況下的美術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普適性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美術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通過實際的美術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對美術藝術的基本鑒賞能力,并且可以調節(jié)緊張的學習氣氛,放松學生們緊繃的神經,讓同學們度過一個有藝術氛圍,有歡聲笑語的初中時期。
2.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美術高效課堂構建的措施
2.1 吸引學生注意,提升學生興趣。
美術課側重于學生藝術敏感性和學生氣質、性格、和情感方面的培養(yǎng)。得到了好的美術教育,讓學生們懂得如何用美術去表達情感,抒發(fā)內心。對學生的性格完善以及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初中美術課急需創(chuàng)新和改革,改變固有的為所謂主科讓路的教學模式,不能再讓學生們將美術課當成混和補習其他科目的時間。而美術游戲法無疑最能夠吸引同學們的注意。
例如,老師在授課時,可以找尋一些著名的繪畫作品,并進行人物的講解和繪畫作品本身的講解,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的興趣。或者,也可以在上課之前就把任務分配下去,讓學生們提前做好了解,在課堂上,就可以同學之間相互分享。也可以,由學生來進行講解,在不足之處,老師可以進行補充。
2.2 通過生本教育理念讓學生們在高效課堂中提升審美能力。
數理化等科目有實驗課,但美術也不是一門完全建立在理論上的科目,如果只對學生們進行樂理培養(yǎng),那是教不會學生的。在美術課堂上,教師應該善于觀察學生需求與教材之間存在的距離,并運用自身實際經驗適當地將各種元素更新補充到教材與教學活動當中。為了使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教師應當適當地組織同學們進行我稱之為美術實驗課的活動,讓同學們不再單純以賞析者的身份開看待美術,而是實實在在的融入其中,提升學生的興趣。
例如,老師在授課之前,可以布置提前任務,讓學生們在看見作品之后,可以自己構思還有什么色彩可以搭配的。增強提升審美能力,同時,也可以同學之間相互分享,自己的見解和思路。
2.3 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其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一名老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能夠帶給學生們的知識量是一定的,但是如果讓學生們形成了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那么能夠帶給學生們的知識量就不可限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這個道理。初中美術也是一樣,能夠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這對未來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是起到很大的幫助。
例如,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在課后可以布置學生自己去尋找喜歡的作品,并且,去了解繪畫家和作畫時期的年代背景,每個小組在上課前的十分鐘進行分享自己組的內容。
結語: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對初中生通過美術培養(yǎng)提升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符合時代需求和學生個人全面自由發(fā)展需要,同時也是同學們緊張學習生活當中的一種放松方式。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完善,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美術教育更應該根據學生們的內心活動規(guī)律,使學生們能夠明晰各種美術形式之間的差異性和普遍聯系,并且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徹底消化這些知識,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所以如果只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學生們就會對美術學習喪失興趣。因此在初中美術課堂上我們不僅要注重教學質量,還要注意教學方法。并通過自己的不斷實踐,為以生本教育理念為背景的初中美術高效課堂構建填上一道更偉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激揚生命-再論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